首页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中国现代文学馆2023年工作打算
  来源: [ ]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开局之年。在中国作协党组的领导下,中国现代文学馆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导向,深化职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文学馆的高质量发展。

一、笃信笃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文学馆深化职能建设和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将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文博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担当,压实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强化阵地管理,坚决防控意识形态风险,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薪火相传,做好革命文物的利用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文学馆革命文物申报、定级工作,启动“红色经典薪传计划”,稳步推进革命文物征集、保护、利用一体化工作。围绕馆藏革命文物开展重点专项研究,设立“馆藏革命文物研究重点项目”;策划红色文学经典、革命文物主题展览,依托文学馆联盟场馆推动巡展工作,使红色文学经典展览逐渐形成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

三、守正创新,积极开展新时代文学史料保护

围绕中国作协中心工作、紧紧抓住中国当代文学重大活动、事件开展征集,着力打造“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典藏工程”征集工作品牌。持续深化“当代作家资源版本库”、“红色经典资源库”的建设,逐步厘清优质馆藏资源。

四、意气风发,积极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积极加入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学习借鉴先进办馆经验,不断完善文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向文学馆联盟成员单位开放文学馆的展厅,以巡展、合作办展方式,扩大文学展览与社会的接触面和影响力。鼓励青年文学创作,扶持青年文学人才,认真组织开展2023年度《青春之歌》奖学金评定工作,打造具有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持续做好“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度优秀论文奖评奖工作,积极发挥学术导向作用,培养青年学术人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