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借画图怡倦眼, 只研朱墨作春山。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花夹岸,百草丛生,都是春天。在读书日,让我们走进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大家娓娓对谈,也和自己深度相见。
壹《呐喊》

新潮社初版本于1923年 6月付印,8月出版。从第3版起改由北新书局发行。此为北新书局1927年3月第7版。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该书封面由鲁迅设计,采用深红色作底色,显得沉重有力,深红色象征着受害者的血迹,又预示着斗争和光明,书名如石刻般雕刻其上,最独具匠心的是鲁迅先生把自己的名字一同放在了黑色方块之中,象征着鲁迅先生和广大志士们站在同一立场,一同“呐喊”与斗争。
贰《桃色的云》

1923年7月新潮社初版,此为1935年4月上海生活书店再版。
《桃色的云》是俄国童话作家爱罗先珂以日文写作的三幕童话剧,由鲁迅译成中文。此书包括《桃色的云》和另两篇短童话,一曰《海的王女和渔夫》,一曰《两个小小的死》。
该书封面由鲁迅设计,封面饰带采用汉画像砖风格,绘人物、禽兽以及流云,形式上古典雅致,与朝霞般的红色显得极般配,充满人类文明初期那种天真、率直而生气勃勃的幻想色彩,点明了《桃色的云》的童话主题。
叁《唐宋传奇集

1927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唐宋传奇集》是鲁迅耗时15年,从数百篇“唐宋小说”中精选出的唐宋小说合集。由于鲁迅选本取舍有序,择目精审,校勘详细,此书被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唐宋传奇”选本之一。
该书封面由陶元庆绘制,他为鲁迅创作过很多封面画,有时是指定为某本书作画,有时是作好画后,由鲁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此封面原是陶元庆1926年为《莽原》所做,仿汉魏碑刻上的画像方式,十分古雅。但鲁迅出于印刷成本的考虑,写信给陶元庆:“因为《莽原》书小价廉,用两色版的面子是力所不及的。我想这一幅,用于讲中国事情的书上最合宜……我想留作另外的书面之用……”。次年,鲁迅所辑录的《唐宋传奇集》出版,以此画为封面,与内容相映生辉。
肆《朝花夕拾》

1928年9月,北平未名社出版。
《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10篇回忆性散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可谓融抒情、叙事和议论为一体。
封面由陶元庆设计,封面上部橘黄色的色块里,一女子在花园中亭阁边,手持一无花之枝而行过,橘黄的底色加重了人生秋意,颇有寓意。
伍《彷徨》

1926年8月初版,此为1927年5月北新书局再版。
《彷徨》收录鲁迅《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该书封面由陶元庆设计,封面以橙红色为底,几何线条构成的三人呆坐椅上,面对一轮圆而不圆、颤颤巍巍的深蓝色太阳,令人生出百无聊赖之感。鲁迅赞赏这个设计:“《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
陆《坟:1907-1925》

1927年由未名社出版。
《坟》收录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娜拉走后怎样》等24篇杂文。此书突出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
该书封面由陶元庆设计,封面上方分为三行书写的“魯迅 墳 1907-1925”为鲁迅授意,他还对封面设计要求:“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但陶元庆画的封面还是用三角形的图像象征出了坟、树、台的意象,却无荒凉萧瑟之感,有一种凄美的静寂,符合鲁迅伴随着“淡淡的哀愁”告别旧我的自然平和心境。画面颜色微妙、雅致,灰而亮,似可看出西欧印象派的影响。
柒《苦闷的象征》

1924年12月初版,由新潮社(《未名丛刊》之一)发行。
《苦闷的象征》是日本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的文艺评论集,苦闷的象征,即是文艺。人有欲望力,外有压制力,两种力量相碰撞,遂产生了文艺。
该书封面由陶元庆设计,一位双手反绑在身后的痛苦女人,周围红色剪影如同一个个冷漠嘲弄的看客,外部社会拿着尖锐的三叉戟抵着女人的脖颈,将她束缚在尖锐如同荆棘刺的圆圈中。插图完美地传达出了“苦闷”的意涵,原画采用红色为基调,鲜明强烈,鲁迅很满意,认为这样处理“使这书披上了凄艳的新装”。
捌《野草》

1927年7初版,此为1934年6月北新书局第8版。
《野草》收录鲁迅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秋夜》《影的告别》等23篇散文诗。诗集以独语式的、音乐性的抒情散文形式,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
该书封面由孙福熙设计,初版封面题字署名为“鲁迅先生”,后按鲁迅意思改为“鲁迅著”。主要元素有云、远山、暗绿色的草,采用山水画构图。《野草》成文于鲁迅人生中最为黑暗的时刻,地上稀疏的草与本书《题辞》相互照应,其白描似的线条的构成与《好的故事》类似。在《野草》的“统觉共享”中不难发现文字与图像的共同特点:或是像木刻一样颜色分明、线条粗犷刚硬,或是像水墨一样笔法汪洋恣肆、构图巧夺天工。
玖《小约翰》

1928年1月初版,1929年5月未名社再版。
《小约翰》是荷兰著名作家弗雷德里克·凡·伊登(即作者F·望·蔼覃)创作于1887年的长篇童话诗,鲁迅从购买《小约翰》德文版,到寻找合作伙伴联袂翻译,最终出版发行该书中文版,时间跨度逾20年。
该书封面由鲁迅设计。图案采用勃伦斯的《妖精与小鸟》,并手写了“小约翰”三字,整个封面设计明朗活泼、天真烂漫,贴近儿童视野,与小说的风格完美契合。
拾《吴钩集》

1940年2月初版,此为1940年7月宇宙风社再版。
《吴钩集》为周黎庵的杂文集,收录《清代文苑杂录》《西洋人与跪拜》等28篇文章。扉页印有:谨把这册小书,献给——一位寂寞的老人。幼时,她给我读许多书的环境;同时,她也是世界上最爱着我的人。
该书封面以线条和色块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以极具艺术性的曲线和书名组成,下半部采用深色色块,形成强烈的对比呼应,极富形式感。
“民国书衣100品”书籍装帧设计展
展览时间:2024年4月20日至2024年4月28日10:00-19:00
展览地点:北京嘉德艺术中心B1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