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世纪老人”冰心先生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这位在北方海边长大的南国女儿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爱的哲学”,她爱她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她生命与自由;她爱她的家庭,在给她带来快乐的同时时刻宽慰着她可能受伤的心灵;她爱大海、爱大自然,带给了她一切美好的想象;她爱小朋友,因为他们积极、善良、单纯,让她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她的博大,她的善良,她的真诚,她的正直,让她一生都在分享着爱,享受着爱。从五四一路走过来的冰心先生,经历了人生很多的悲欢离合,饱尝着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意味,用手中的笔感悟着这个世界,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冰心是幸运的,出生在福建福州的她,有一个快乐美满的家庭。童年时代的绝大部分,冰心是在山东烟台的海边长大的,慈父良母的教诲,大海的熏陶与感染让她汲取了艺术的营养,积淀着自己独特的“爱与美”的审美情趣。冰心对大海是情有独钟的,“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大海成为童年冰心的艺术摇篮。博大的胸怀,奇幻的容颜,深邃的内涵,大海孕育了冰心细腻的情感和乐观的性情。也许是受到作为海军军官的父亲的影响,冰心在童年的很多与海有关的印象都与她对父亲的热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曾经说过:“父亲啊,我怎样的爱你,也怎样爱你的海!”在那个充满幻想的年纪,大自然的浸润让她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美好,大海就这样成为童年冰心的亲密朋友。另外,这时候的冰心还有一位挚友,那就是书籍。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冰心自小就是一个聪颖的女孩子,阅读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杨子敬先生、王夅逢先生作为小冰心的启蒙老师,给冰心以后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他们的谆谆教诲下,冰心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名著,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很深厚的文学底蕴。童年家庭的温暖,大海的辽阔,书籍的熏陶,练就了冰心严肃的人生态度,博大的胸襟,直爽的性格。童年时形成的恬淡安静、乐观善良的性情影响着她的一生,在以后的岁月中,无论在什么环境中,冰心始终以一颗冰清玉洁的真心,善良单纯的童心,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体现着作为女性的纯洁和温柔,这是一种极致的美,一种人生难得的境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影响并改变了20世纪很多有识之士的命运,冰心也不例外。一心向往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的冰心,面对民族国家的振兴,毅然拿起手中的笔,用白话文做武器,表达着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注。在《从“五四”到“四五”》中,冰心写道:“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道路”。一时间,“问题小说”与散文诗的写作将这位年轻女学生推上了文坛。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搅动着冰心内心那颗关心国家命运的正直的心。于是,她拿起了手中的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记录下来,短短的时间里,写了不少问题小说和散文诗,然而,毕竟冰心骨子里是浪漫的,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冰心想用母爱、童心,来疗救社会的“疾病”,使人们快乐起来,幸福的家庭经常会带给处在烦闷与苦恼中的冰心以解脱和安慰,她想用同样的方法医治同时代人的心病,由此,她开始表达自己对童心和母爱、大自然的膜拜。《繁星》《春水》中构筑的“爱的哲学”和优美的意境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她的人生道路就此改变了。
留学生涯让冰心结识了一生中的挚爱——吴文藻先生,回国之后,两人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优美的校园,静谧的环境,甜蜜的生活,给冰心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动力。隽永、纯净的笔致之外透露出一种深沉,表达着冰心自己独特的思考。之后随丈夫游学、抗战时期转战大后方,其间冰心依然是笔耕不辍。抗战胜利之后,冰心随丈夫赴日本讲学,受爱国心驱使,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重重阻难之下,冰心和丈夫毅然回国,创作了大量歌颂新生活的散文和诗歌,影响着当时的文坛。然而,“文革”期间,冰心一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进了“牛棚”,童年养成的乐观性格让冰心淡然度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时期,因为,她相信,“有爱就有了一切”,怀着一颗乐观的心,抱有最大热情的爱,正义终归会胜利。很幸运,冰心的文学精神让冰心挺过来了,新时期冰心再一次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当中,“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冰心的勇气让我们感动,面对身体的病痛,她没有退缩,而是继续思考着,执著着自己的文学追求,她关心妇女、关心儿童、关心教育,身体力行地为全国的希望工程、农村妇女教育事业、灾区人民等捐款捐物,用笔下的文字表现着新时期祖国的一切,《想到就写》《我请求》《我感谢》《我的自传》等文章以一颗赤诚的心,表达着一位“世纪老人”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遗憾的是,这位“世纪老人”没能抗争过疾病的折磨,在二十世纪最后的日子中,世纪之门一下子拒绝了这位老人,生命突然间变得吝啬起来,在中国文坛即将进入新世纪之时,一位文坛巨星陨落了,冰心先生“要和几位老人拉着手一同跨到下世纪”的美好愿望破灭了,“百年冰心”在世纪末走完了生命最后的一段历程,虽然她走了,但是她的文学精神留下了,这种文学境界将由一代代学者传承到新世纪,从这个意义上说,冰心真正地圆满度过了百岁。
从很多回忆冰心晚年生活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晚年冰心是很忙碌的,一直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各种事业尽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忙碌之外,仍童心未泯,积极天真,俨然闺中少女般的开朗乐观,这与童年良好的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在这之余,冰心与同时代走过来的老朋友巴金、萧乾等保持着最原初的那份友谊,那是一个世纪的感情,是与整个二十世纪文坛同行的世纪友情。冰心去世之后,各地的读者朋友以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按照冰心先生的遗嘱,灵堂的设置简单,充溢着灵堂四周的,是大海一般的蔚蓝和玫瑰一般的鲜红。冰心生前的最爱是大海和玫瑰花,她曾经说过:“我爱她(玫瑰花),因为她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这犹如冰心的为人和文章,虽然清新雅静,但依然正道直言,敢说真话敢讲真话。她在一个世纪的生涯里,始终如一地将玫瑰一般的爱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这个美好的世界。
冰心走了,但她的“爱的哲学”,她的淡泊宁静,她的嫉恶如仇,她的自由超脱,这些真性情使她把一生的写作都回报给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与世纪同行的她,无愧为“世纪老人”,她“愿意悄悄地离去”,但是她是属于人民的,现在的她只是将写作转移到了天堂,她的文学精神会永远烛照着一代代青年,她的生命精神也会因此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