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度论文奖颁奖暨“学科传统与守正创新:《丛刊》编委座谈会”在京举行
今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45周年。6月5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度论文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学科传统与守正创新:《丛刊》编委座谈会”同期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李敬泽出席并致辞。刘勇、白烨、戴锦华、杨联芬、李洱、赵京华、范智红、陈汉萍、张莉、刘大先等专家学者,孙郁、黄平、邓小燕等获奖作者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等主办方代表,以及李静、卢桢、裴亮、臧晴等青年学者代表与会研讨。颁奖仪式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主持。
颁奖典礼现场
“不仅是一份编辑工作,更是从前人手中传承下来的志业”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致辞
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感谢《丛刊》所有作者和学界前辈、学术中坚以及学界新锐对《丛刊》的信任,这份信任对一份刊物来说弥足珍贵。作为一份对学术共同体负有责任的学术刊物,我们始终秉持严肃、认真、公正的原则,这不仅是工作上的自我要求,也是伦理上、道德上的自我要求。今年是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对于王瑶那一代学人来说,他们将《丛刊》视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一块基石,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精力。因此,《丛刊》对于我们编辑部而言,不仅是一份编辑工作,更是从前人手中传承下来的志业,它意味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责任,对整个时代学术和思想的责任。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主持颁奖仪式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宣读获奖名单及授奖词
经丛刊执行编委、责任编辑推荐及评委投票,孙郁的《鲁迅对章太炎学识的取舍》、蔡翔的《“小日子”的政治、经济和美学想象——重读芙蓉镇》、倪伟的《刻画江山,铭写自我——郁达夫 1930 年代游记新论》、黄平的《“往前看,别回头”:<漫长的季节>与普通人的救赎》、赵刚的《白色恐怖下如何知行合一?——陈映真的1960年代》,邓小燕的《再造“故乡”——以乔叶<宝水>的乡建书写为中心》,曹前的《以穆尔为中心的吴宓阅读史初探——兼论美国新人文主义的多样性》等7篇论文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度论文奖,其中邓小燕、曹前的论文分获新作研究奖和博士生奖。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作为评委代表在现场宣读了获奖名单及授奖词。
李敬泽、白烨、刘勇、李洱、戴锦华、陈汉萍、赵京华分别为获奖者颁奖。
曹前发言
赵刚、曹前作为获奖作者代表发言。赵刚在书面致辞中谈到,对陈映真而言,文学的炽热生命力体现在它的志识,而非文辞。“陈映真曾说:‘鲁迅给了我一个祖国。’从陈映真那儿,我学习着把自己看作中国历史长河里的一滴水珠,为这个我也是一分子的全体尽一分力量,水滴虽小可大,只因有源有流。”曹前谈到,《丛刊》为青年学人提供了包容而不失严格的成长空间,让许多青年学人不仅通过这份学术刊物了解现代文学的学科历史、发展现状与前沿话题,也受惠于《丛刊》的培养和支持,并在其引领下走上研究道路。期待更多年轻学人与《丛刊》共同成就双向奔赴的学界佳话。
获奖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坚守学术传统,挖掘文学“新质”
颁奖仪式后,“学科传统与守正创新:《丛刊》编委座谈会”举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刘勇认为,在45年的创刊历史中,《丛刊》始终引领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方向,展示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记录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进程,其发展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的发展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与学术史同体共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丛刊》如何在繁杂的话语体系、变革的时代风尚中持续葆有生命力,既传承现代文学优良传统、接续历史使命,又积极回应当下文学发展的新情况和文学研究的新态势,这是未来值得思考的方向。白烨认为,要聚焦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办刊思路,在史料研究方面加强挖掘、整理和阐释,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守正创新提供坚实的学术研究基础。孙郁谈到,《丛刊》在传承、包容和创新的基础上,不仅要打捞现当代文学经典化视野之外的“遗珠”作品,也要发掘注同时代那些保持生命本真、思想本真的的当代作家作品,保持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争鸣。
戴锦华认为,如何对二十世纪历史进行言说和书写,已经变成一种世界性症候。如何重新思考和定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并在这个框架下讨论现代文学,可能对《丛刊》的发展思路具有创新意义。李洱从《茶馆》的写作史、演出史和批评史举例谈起,认为可以《丛刊》可以考虑以专栏等形式,将经典作品的戏剧、电影、小说文本及批评史等打通研究,这对呈现时代与文本的互动、经典作品的生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也对青年学者研究大有助益。赵京华谈到,《丛刊》鼓励思想史、史料及文化研究等理论范式的介入,但落脚点应当在于文学文本本身,这是守正创新的“正”,要坚持下去。
范智红、陈汉萍从所在刊物的编刊经验谈起,认为推动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要注意不同代际学人之间知识结构问题,把握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丛刊》以特选新作的栏目形式,凸显当代文本的思想性与现实性,以学术的方式回应社会现实和思想现实,未来可以在栏目策划的创新性与稳定性方面持续优化。张莉表示,《丛刊》以二十世纪文学为整体旨归,刊发的学术论文为中国百年文学研究路径提供了众多可能性。未来在坚守学术传统的同时,要也要挖掘文学文本的“新质”,“守正创新贯穿在学者对史料的理解、对理论的理解之上,更是对文学审美的理解之上”。
呼唤高标准的青年学术研究
6月5日下午,“文学馆学术青年·特选新作研究工作坊”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天津等地高校的15位青年学者围绕李修文的《猛虎下山》、鬼子的《买话》两本小说新作展开对话讨论。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与会发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主持活动。
据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从2022年第二期推出“特选新作研究”这一全新栏目,旨在聚焦当代文学现场的重要文学新作,呼唤青年批评家围绕其展开具有历史纵深,具备广阔社会、文化和美学视野,体现理论思辨的学术探讨。栏目推出以后,为在创作与批评的交流互动中提升学术研究的在场性,推进新时代文学研究,编辑部进一步以“特选新作研究工作坊”形式邀请青年学者、批评家参与讨论。
与会的青年学者从不同理论研究范式出发,围绕《猛虎下山》和《买话》的文本特色、空间结构、情感模式及语言哲理,辨析经验性写作与观念性写作的差异,并探讨背后社会变迁史中的精神结构与观念变迁等问题。大家认为,好的小说是以虚构的文学方式对人精神世界进行隐秘洞察。两部作品都创造了现实世界之外的多重文学世界,具有丰厚意蕴,在文学性维度与社会历史价值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研究阐释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度论文奖授奖词
经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编委、责任编辑的推荐和评委的投票,7篇论文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度论文奖,现予以公布(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序):
孙郁 | 鲁迅对章太炎学识的取舍
以开阔的思想史视野,从知识论和价值论层面,阐述鲁迅与章太炎在语言辞章、思维方式、治学特点、汉字观念、知识结构及政治取向等诸多方面的异同,梳理了鲁迅对章太炎学术的传承、取舍与转换,入情入理地彰显出两代学人的变革意识与文化想象之殊途,文笔精炼,娓娓道来,自如调用二人治学为文之观念,多有独到体悟,精义纷呈,启人新思。
蔡翔 | “小日子”的政治、经济和美学想象——重读《芙蓉镇》
提取“小日子”作为关键词,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史与文学史的脉络,对《芙蓉镇》所蕴蓄的政治、经济和美学意涵做出颇具创见的解读与阐释,剖析出小说所反映的公与私、个人生活向往与公共秩序建构之间的深刻关系,揭示了“小日子”时代及其主人公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无意识。紧贴文本,条分缕析,发散自如,显示出敏锐的洞察力与判断力。
倪伟 | 刻画江山,铭写自我——郁达夫1930年代游记新论
借助欧美游记研究的范式,对郁达夫1930年代游记写作进行了全面梳理,细致剖析其写作在观念层面与当时各类流行话语之间的联系与冲突,点明郁达夫游记在体式、笔法上继承与发展了古典游记传统,深刻揭示出其游记写作内在的导向自我并重建自我与现实、历史间复杂关系的动态逻辑。视野开阔,颇具创见,具有敏锐的跨学科视野与理论意识。
黄平 | “往前看,别回头”:《漫长的季节》与普通人的救赎
以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现象级网剧《漫长的季节》置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框架下予以讨论,通过与“新东北写作”中相关文学作品的对读,不仅指出网剧对原小说复仇逻辑的超越,并从沉默的父一代的自我讲述中揭示出普通人的自我救赎与和解,解读鞭辟入里,体现出论者敏锐强烈的问题意识、现实关怀与价值指向。
赵刚 | 白色恐怖下如何知行合一?——陈映真的1960年代
将陈映真1960年代的写作与思考置于台湾的复杂历史语境下,通过社会文化批评与文本细读,呈现出陈映真从危思自省到克服苦闷、确立自我的过程。论文知人论世、同情共感,将个体置于大历史与自我心灵史的双重视野中加以考察,探析其诚真与爱的母题,揭示陈映真独特的文学风貌和历史意义。开阔宏大,细腻体贴,是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批评文本。
新作研究奖
邓小燕 | 再造“故乡”——以乔叶《宝水》的乡建书写为中心
聚焦乔叶《宝水》的乡建书写,借助农村社会学、统计学方法对《宝水》原型村庄展开田野调查,讨论了小说在地方空间生成过程中“三个村庄”之间的文学结构。将《宝水》置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运动与鲁迅开启的故乡书写传统、当代主流乡土作家作品的历史纵横面中进行比较,通过文本细读剖析作家的身份嬗变与乡土意识,深入揭示出《宝水》作为“回嵌乡土”之书的现实意义,对理解新时代文学的新质有重要启发。
博士生奖
曹前 | 以穆尔为中心的吴宓阅读史初探——兼论美国新人文主义的多样性
从《吴宓日记》发现线索并提出问题,考掘出吴宓鲜为人知的对美国新人文主义代表穆尔著述长达五十余年的阅读经历,注重在历史演变中揭示吴宓对美国人文主义接受的选择性变化,由此勾勒了穆尔其人其学在吴宓精神谱系中的重要意义。开拓了吴宓研究的新面向,勾稽出早期中国学人吸纳美国新人文主义学说的广泛性。史料功夫扎实,行文稳重严谨,作为博士生之作,可谓出手不凡。
与会者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