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客座研究员(第一批)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研究方阵 > 客座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第一批)
梁 鸿
  来源: [ ]

梁鸿,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文学博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发表乡村调查报告《中国在梁庄》,学术专著《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学术对话《巫婆的红筷子——作家与文学博士对话录》。曾在《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等核心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数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转载。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2011年度、2009年度《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2008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中国在梁庄》获“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2010年度最具现实主义精神图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等。


批评观:

当代的文学批评似乎越来越陷入泥淖和困境之中。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既具有建构新的文学价值标准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批评与文化批评,能够产生社会影响力。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不但很难产生社会功能,就是对时代文学和文化本身,我们也很难给出恰切的判断,同时,对自己的生活与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也充满怀疑。我们回到了自身,却无法从自身再走出去。学院批评对事物自身的深入探查变成了自说自话,这也使得我们这一代的批评家无法找到自身精神的安置点。所以,如果要谈文学批评的精神本源的话,首先要处理的一个问题是“自我”的问题。如何能让学术与生命、心灵,与时代发生关联?寻找自我的精神起点。这并不是简单地让文学批评重回公共空间,重新实现它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功能的问题,它是如何让学术与自我生命价值感相一致的问题,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文学话语、时代精神和文化生活中的问题。否则,我们永远是分裂的存在:写着貌似深刻的文字与思想,实则空虚无比。

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不只是学问,它还是一种参与,是社会整体结构、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只有在对自我精神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才能对流行于当下批评话语和思想话语中的一些词语、文学文本、文学现象与潮流有反省能力和思考能力,才能最终达到一种真正的立场和坚持。

反过来,知识和严谨的学科态度成为一种必要,因为在全媒时代,话语过于多元,最细小的心理微尘也可能演化为历史,许多富含意义的事件是以充满谬误与误导的方式开始的。许多时候,纯粹的情感立场和简单的义愤容易陷入某种话语的纠缠之中。文学批评、学术思考不应该成为某种工具和利器,不应该让所谓的社会关怀与政治立场遮蔽了你的研究对象本身,但同样,也不应该只是自我生产与消费的内循环。知识与学问应该成为你精神的元素,是为了寻找到更为恰当的精神方式而服务。藉此,才能在文学的个体秘密与公共性之间寻找到某种通道。

努力使批评、知识生产与自我精神对接,从自我生命的实感出发,去理解文学,辨析我们所处的时代及其困惑之处。这样,文学批评既是自我精神的依托地,也是我们建构新社会意识和理想图式的起点。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