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协会

专题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协会 > 历史沿革 > 专题活动
百年笔迹 世纪抒写|第二部分 第一单元
  来源:广州鲁迅纪念馆公众号 [ ]

第二部分  社团蜂起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下,新文学社团层出不穷。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成立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此后几年里更多的文学社团和刊物在全国各地涌现。从1921年到1923年全国出现大小不同的文学社团40余个,出版文学刊物50余种。它们共同标志着从初期少数先驱者侧重破坏旧文学,到大批文学生力军致力建设新文学的转向。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崭新的阶段。

第一单元: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孙伏园、叶绍钧等人,会员先后有170多人,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主要刊物。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批所谓“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因此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研究会宣言》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栅寿,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浙江绍兴人。作家、翻译家。早年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力的理论先导和批评家。

 

1910年在日本的周作人。1924年在北京大学的周作人。

1922年北京世界语学会合影(前排左三为周作人,左六是为鲁迅)。

周作人与妻子、妻弟羽太信子、羽太重九合影。

1929年周作人在苦雨斋招待友人。

1936年周作人(左一)与友人合影。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人。作家、文学评论家。1920年主持《小说月报》编务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30年加入左联,与鲁迅、冯雪峰等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3年1月,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子夜》出版,显示了无产阶级左翼文学的成绩。作品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

 

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员沈泽民、郑振铎、茅盾、叶绍钧在上海半淞园合影(从左至右)。

1925年的茅盾。

20世纪40年代重庆时期的茅盾。

 

1940年,茅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为文学系讲授《中国市民文学概论》。

1949年茅盾与郭沫若(右)、周扬(左)合影。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诗人,作家,翻译家。早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文学创作。1919年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斯人独憔悴》。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冰心与母亲、三弟合影。冰心与父亲谢葆璋合影。

1923年,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之后赴美留学。

1938年冰心在寓所与吴文藻及孩子合影。

 


 

许钦文(1897~1984),原名许绳尧,浙江山阴人。作家。1920年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课程,因乡谊与鲁迅先生过从甚密,自称鲁迅的“私淑弟子”。 1922年发表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说《晕》,此后常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和杂文,受到鲁迅的扶植与指导。1926年由鲁迅选校,资助的短篇小说集《故乡》出版,描写的多是浙江家乡的人情世故态,鲁迅先生将其归入“乡土作家”之列,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确立了艺术格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56年10月27日许钦文(左三)陪同朝鲜著名作家韩雪野(左二)访问绍兴鲁迅纪念馆。

许钦文与外孙女。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