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中国现代文学馆2024年工作打算
  来源: [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现代文学馆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地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事业心推进文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人气活跃的文学现场、让人敬重的文学阵地、数字赋能文学的靓丽窗口。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举办庆祝文艺工作座谈会10周年相关活动。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之际,举办具有高度学术含量、强大社会效应的“新时代文学成就展”主题展览。围绕“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家活动周”等,加大新时代文学作品征集力度,充分展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成就。发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丛刊》年度优秀论文奖、“青春之歌”奖学金及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特邀研究员作用,深入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青年文学理论评论队伍建设,形成更大共识、更多合力,更好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二、开展博物馆定级,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积极参加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继续抓好革命文物的征集、申报及数字化、研究、展示工作,利用好预防性保护政策。继续开展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经典文学作品相关文物文献的定级工作,更好地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针对文物定级、馆藏增多、客流量增大等因素,采取科学管理方法和保护技术,论证推动书报刊电子标签系统建设,加大周界外围红外报警、楼宇自控系统管理力度,确保文物安全。从馆藏征集、研究开发到运用拓展,全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按照中央级博物馆开放服务保障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规范和标准,提前编制文学馆2025年服务保障项目预算。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更加注重经济效应的提升。按照博物馆规范扩大经营范围,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超前谋划筹备文学馆建馆40周年活动。

三、弘扬中国文学优良传统,营造尊重作家的良好氛围。承办金庸、罗广斌等作家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举办巴金、丁玲等作家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与上海巴金故居联合举办展览,与中国丁玲研究会联合举办丁玲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王瑶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等,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王瑶学术文献展等,回顾老一辈文学大家走过的极不平凡的道路,激励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时代文学的创造。

四、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在数字化建设上有所突破。积极探索全媒体时代文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打造文学馆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使话题、文案、影像等内容更符合新媒体平台传播规律,发挥密集宣传效能。拓展红色经典文学传播的新方法新路径,带入影视剧、舞台剧改编及短视频等多种领域,实现跨界融合。开展数智博物馆项目建设,打造中国文学数字地图,提升作家书房展数字化水平,建设茅盾故居数智场景,推动制作线上展览,探索打造具有凝聚功能的社交互动平台。

五、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持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与服务项目,强化馆校合作,建设儿童营地,打造网红打卡地。加强讲解团队建设和宣传推介力度,继续巩固党建群体,拓展学校和旅行社群体,让文学走进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完成茅盾故居升级改造,确保春季开放,举办丰富多彩的研学宣教活动。打造“中国语文课”等标志性品牌,面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传播中国文学精神,培养中国文学后备力量,唤起人们热爱中国文学的热情。超前谋划,提升展览策划能力,提升承接和服务保障能力,提供对象化目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六、深化全国文学馆联盟和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工作,扩大文学馆公众影响力。发挥全国文学馆联盟秘书长单位和中国文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作用,召开全国文学馆联盟年会,开展文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进一步提升文学博物馆、名家故居的公益服务水平,推动成员单位加强资源共享、联合办展与推动巡展等,让优质文学资源和特色资源流动起来,充分发挥文学公共场所的服务作用。

七、积极推进港澳台及海外华文作家资料征集,热情周到做好参访和交流工作。开展“台湾作家口述历史”,稳步推进陈映真学术研究。承办好“港澳作家活动周”,与香港文学馆联合举办“南来作家手迹展”,与澳门日报社举办《新园地》文学资料捐赠仪式。与有关高校联合举办国际手稿学研讨会。不断增进两岸三地和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交流、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共同传承发展中华文化。

八、加强团队文化建设,营造山清水秀、其乐融融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加强文学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四强”党支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强用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建立健全工青妇组织。把“严管”和“厚爱”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为干部职工排忧解难,充分调动积极性,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机制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有效发挥绩效考核激励作用,探索拓宽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及研究、编辑序列职称评审渠道,发挥学术研究、馆藏研究人才作用。切实做好基础工作,做到基本制度健全、基础资料完整、基本功扎实,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行政运转效率和服务保障水平。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