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学术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学术专著
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第四辑)
  来源: [ ]


书画卷(第四辑)编辑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书画,皆为受赠所得。遵循“珍贵藏品既取之于社会就要回报于社会”之宗旨,择其精华编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四辑,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本辑为第四辑,收录书画图版九十六帧,中有兰竹,有山水,有人物,有花鸟。其原件始为著名作家萧军收藏,后由其家属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

本辑正文亦设“藏家档案”一项,对著名作家萧军做专门介绍,其参考了《中国作家大辞典》。谨致谢忱。

本辑中凡见于《中国近现代书画家辞典》和《明清进士录》的书画作者,均在图版说明中附简介数言;余者此项缺如。

本辑所录书画图版,以其作者姓名之音序为序。作者姓名以作品自识所署为准。如题签有名无姓,但所铃印章中注明姓氏者,则以姓氏入序列。

本辑仍以书画混合编辑。所录书画,画背或包封中时见“萧军鉴定”之印章。图版说明中除作者简介内容外,其余信息均据馆藏目录所载,编辑时未另做考证。

本辑所录书画图版,版权属中国现代文学馆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刊用。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的编选工作始于2006年7月12日,经藏品初选、信息校核、影像制作、图文合成等阶段,至9月下旬陆续送交出版社,

前后历时不过百日。时间过于匆忙,再为编辑者学识所限,缺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方家指正,以备重印时修改。



书画卷(第四辑)编辑名单


主编:陈建功

副主编:李荣胜 刘泽林 王治训

执行主编:许建辉

资料整理:许建辉 邱俊平 侯若愚 辛昭瑞

图版摄像:张新学 焦嘉生


书画卷(第四辑)目录

藏家档案
萧    军


文物图版
001
阿    长    兰竹图册(二开)
002
春    林    人物图册(八开)
003
戴鸿慈等    四人书札
004
董邦达    山水图册(八开)
005
范    宽    山水
006
方    杞    山水
007
宫鸿历    (燕山气候如江浒)书幅
008
何绍基    录苏文忠《迁居》诗书屏
009
黄    易    山水图册(二开)
010
静    山    花卉图册(八开)
011
李方膺    兰草图册(三开)
012
闵    贞    人物
013
钮    贞    山水图册(另:仲滉配诗)(八开)
014
释相润    山水图册(十开)
015
汤    密    兰竹图册(十二开)
016
廷    雍    山水图册(六开)
017
王    蒙    山水图册(八开)
018
王养田    花鸟
019
项圣谟    (临)刘松年秋江归舟图
020
佚    名    山水图册  五开
021
张    鼎    山水
022
张之万    山水图册(四开)
023
张之万    蓬莱妙境
024
赵    溶    山水
025
赵之谦    临柯丹邱笔意


书画卷(第四辑)编后记

许建辉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书画,大多从其生命之始,就与文学、与作家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缘:它们或因作家而生,或系作家手创,或由作家持购,或为作家收藏,或曾满载情谊流转于作家之间,或以其倍受青睐的高贵而为作家装点过书房。最后它们殊途同归,齐集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为作家向世人开启的文学之外的另一扇心灵之窗。独特的经历增添了它们独特的内涵助长了它们独特的魅力,因此有理由认为,这些凝结着作家的心血与汗水、蕴含着作家的才华与智慧的艺术品,其价值既在尺幅千里之间,更在翰墨丹青之外。

惟其如此,《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中的“珍品”概念,与其说是艺术的,不如说更是文学的;遴选书画“珍品”的目光,与其说投注于笔墨功力,不如说更重视人文内涵。简而言之,“物以人贵”,是编辑过程中用以称量“珍品”的基本准则。谁画的?谁写的?为谁而画为谁而写?谁送谁收谁藏?

一个“谁”字举足重轻,往往在决定取舍的关键时刻发挥着四两拨千钧的作用。

也惟其如此,遴选工夫便主要花在了字与画的“附件”上——辨析印章,研读题跋,在龙飞凤舞的落款中追索姓名表字,再登录互联网查对相关信息验证核实。

待此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如仍有“谁”之悬疑未决,则须求教于方家,或咨询于相关知情人。于是便有了苏叔阳先生对其手制墨宝中“成”字笔划结构的细致描述,有了陈恕先生关于《白头偕老》图之作者“此‘于化’非彼‘于化’”的耐心解答;于是俞汝捷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提供了最“实用”的帮助,国家图书馆工具书库则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后援……

承蒙多方眷顾支持,《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四辑如期编定。欣幸之余,却有几幅本该收录而未能收录的画作横在眼前挥之不去,其中尤为清晰者是冰心老人捐赠的《峨嵋猕猴》图轴。画面上一群猴子惟妙惟肖,留白处有作者自识:“壬子七二年冬月写。××作。”因“××”二字面目生疏,又未钤印可资比照,故虽多方征询,却终于不得确认。曾疑似画家刘大为先生所写,便通过美术工作者协会联系求教。画家在电话中说他的确为冰心老人画过画而且画的的确是猴子,但为慎重起见,必须亲眼看过才好确切答复。满怀希望地等待之后是又一次失望,因为“这”一群猴子不是刘先生笔下的“那”一群,“××”为谁仍然不得而知。最后只好接受书画研究院一位朋友之建议“忍痛割爱”。其他几幅情形类似结局亦然,从而酿成了一份不知日后将如何做才能够弥补的缺憾。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四辑的编辑进程,恰与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三个大型展览之筹备同步。大量参展文物的筛选提留使人略不得闲,编辑工作只能安排在八小时之外。文物翻拍阶段又适逢天气多雨,摄影师一口咬定非其不可的“自然光”变得乍明乍暗捉摸不定。无情岁月把字画文物磨折得沟壑纵横,以翻番的摄制 难度砥砺着人的技能与耐心。六百帧书画图片需要的储存空间数十倍大于我们的电脑,工欲善其事却遭遇“器”之大不利……所有这些“进行时态”中的负面力量,进入“过去时态”后都变成了回味征服的欢愉,拉拉杂杂记下来,以期得到更多的宽容与理解,同时也藉以备忘,向所有曾经雪中送炭的专家学者作家朋友们致以由衷的谢忱。




2006年10月15日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