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学术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学术专著
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第二辑)
  来源: [ ]


书画卷(第二辑)编辑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书画,皆为受赠所得。遵循“珍贵藏品既取之于社会就要回报于社会”之宗旨,择其精华编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四辑,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本辑为第二辑,收录书画图版凡一百三十二帧,其原件全部为未经流转而直接与赠中国现代文学馆之作。中有出于专业画家之手的极个别者,与作家之作混合编排,不做特意说明。

本辑正文设“书画家档案”一项,为以文学创作名世而又擅长丹青且把个人书画作品批量赠予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周而复、马识途、管桦、高莽等作家各做数百字小传一则,其文字脱自《中国作家大辞典》。

本辑以书、画混合编辑。凡书法作品,目录中以“书幅”或“楹联”字样标示,无此标示者均为画作。无论书、画,原作无题者,其题目皆为编辑者代拟——画取其意,字则录其首句。如有不妥,敬请海涵。

本辑所录书画图版,以其作者姓名之音序为序。作者姓名以作品自识所署为准。如题签有名无姓,但所铃印章中注明姓氏者,则以姓氏入序列。

本辑所录书画图版,版权属中国现代文学馆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刊用。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的编选工作始于2006年7月12日,经藏品初选、信息校核、影像制作、图文合成等阶段,至9月下旬陆续送

交出版社,前后历时不过百日。时间过于匆忙,再为编辑者学识所限,缺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方家指正,以备重印时修改。

 


书画卷(第二辑)编辑名单


主编:陈建功

副主编:李荣胜 刘泽林 王治训

执行主编:许建辉

资料整理:许建辉 邱俊平 侯若愚 辛昭瑞

图版摄像:张新学 焦嘉生

 

书画卷(第二辑)目录


书画家档案
周而复
马识途
管桦
高莽
文物图版
001
白金      怡然
002
鲍河扬      我在山水之间 书幅
003
陈忠实    (横眉冷对千夫指)书幅
004
楚图南    (痛步谒高碑)书幅
005
楚图南    (八十书怀)书幅
006
戴振宇    国色天香
007
戴振宇    春艳
008
戴振宇    双春图
009
邓林    老梅著花愈艳
010
邓拓    (访求醉白图)书幅(另:舒乙题跋)
011
端木蕻良    葡萄
012
端木蕻良  (录黄庭坚诗)书幅
013
端木蕻良    诗配画
014
二月河    十年磨练  
015
二月河    (已被秋风教忆脍)书幅
016
方成      苦读未悟图
017
方之中    (九十周年庆诞辰)书幅
018
冯骥才    (万千龙凤归文巢)书幅
019
冯杰       雄鸡
020
冯其庸       葡萄
021
高建群    (遍搜天下秀才书)书幅
022
高莽    (认识自己)书幅
023
高莽      鲁迅画像
024
高莽      茅公画像(另:茅盾题诗)
025
高莽      冰心画像
026
高莽      叶圣陶画像
027
高莽      曹靖华画像(另:曹靖华题跋)
028
高莽      杨沫画像
029
公刘    (文学的生命是真实)书幅
030
管桦      醉竹
031
管桦      劲竹
032
管桦      花含轻烟
033
管桦      秋声秋色
034
管桦    竹梅情
035
管桦    荒野之兰
036
胡絜青    太平景象
037
胡景芳    (松影落池鱼上树)书幅
038
胡昭衡    (战地政坛勇曾鼓)书幅
039
黄衣青    婆娑起舞
040
黄衣青    翠竹之歌
041
黄衣青    好鸟枝头亦朋友
042
惠彪    鱼戏荷间
043
火华    (梅雪精神)书幅
044
贾宝泉    (曲与流莺同婉转)书幅
045
贾平凹    (聚英集粹)书幅
046
蒋子龙    (大道广容)书幅
047
静斐    (大江歌罢掉头东)书幅
048
雷加    (生活至尊)书幅
049
雷霆    千帆
050
雷霆    百花
051
雷霆     罂粟
052
李進    梅花
053
李人毅    梅花
054
李苏卿    硕果累累
055
李英儒    卧病归来习墨竹
056
李英儒   (强欲登高去)书幅
057
李凖   (秦时明月汉时关)书幅
058
凌淑华    王者之香
059
凌淑华    康特春画
060
刘炳森    (人只有讲真话)书幅
061
刘汉    屈原像
062
刘平    国色天香
063
刘斯奋    (金陵津度小山楼)书幅
064
刘亚舟    (凝神明性)书幅
065
刘玉民    (世有芝兰堂)楹联
066
鲁彦周    (万古江河水)书幅
067
骆文    (冰梅杏梅叠瓣梅)书幅
068
马识途    (暮从碧山下)书幅
069
马识途    (芳林新叶催陈叶)楹联
070
马识途    (桂湖集序)书幅
071
马识途    (盛会空前)书幅
072
孟繁森    出淤泥而不染
073
孟伟哉    艺事者如荷在水
074
木青    (读懂社会)书幅
075
聂鑫森    燕雀也有凌云志
076
秦兆阳    (黄河之水天上来)书幅
077
秦兆阳    香风十里
078
秦兆阳    (奇峰悬肝胆)书幅
079
秦兆阳    山水老树
080
任光椿    (右军书法摩诘画)楹联
081
任光椿    泰山云岚图 
082
任光椿    荒原鹤唳   
083
阮章竞    山水
084
杉松    红梅
085
史•赫里路    汪玉良    聊赠一枝春
086
谭谈    (人生滋润文学)书幅
087
谭谊    莹虾畅游求索千里
088
田永清    (文学的力量)书幅
089
汪曾祺    雨打梨花深闭门
090
王超    酸哉不食也
091
王超    黄花红果
092
王成纲    (佩缤纷其繁饰)楹联
093
王成喜    铁骨生春
094
王成喜    《家》中之梅
095
王钢    (看潮头)书幅
096
王巨才    (为国藏珍)书幅
097
王统照    (积阴连日岁将除)书幅
098
王统照    (亭亭北山松)书幅
099
王辛笛    (漫成七律三首录一)书幅
100
王瑶    花下觅食图
101
王一地    菊韵
102
王玉珏    秋去春来
103
魏继新    瘦梅
104
魏军    牵牛花
105
闻频    白荷
106
向红    轻筠滴露
107
徐光耀    (风华正茂)书幅
108
许淇    牧驼图
109
许淇    芦荡惊雁
110
许淇    水仙
111
许均安    花鸟
112
许均安     花鸟
113
杨本儒    清风亮节
114
杨延文    跨越夔门
115
杨子忱    着墨东篱色
116
姚雪垠    (作家资料中凝结着心血)书幅
117
叶晓山    (正是金秋桂香飞)书幅
118
叶晓山    群游红鲤戏菱堂
119
袁运甫    荷花
120
苑茵    蝶恋花(另:叶君健题识)
121
翟泰丰    (世纪沧桑沉九州)书幅
122
张长弓    高山仰止图
123
张长弓    (艺术良心艺术魂)书幅
124
张恩和    (莺歌燕语)书幅
125
张贤亮    (昆仑一出中华龙)书幅
126
郑彦英      人生得意须尽欢
127
周而复    (青天有月来几时)书幅
128
周而复    (怀君属秋夜)书幅
129
周而复    (作家心血)书幅
130
周而复    (素练风霜起)书幅
131
朱希江    风自花间过来香
132
宗鄂    故乡三月

 


书画卷(第二辑)编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书画,大多从其生命之始,就与文学、与作家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缘:它们或因作家而生,或系作家手创,或由作家持购,或为作家收藏,或曾满载情谊流转于作家之间,或以其倍受青睐的高贵而为作家装点过书房。最后它们殊途同归,齐集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为作家向世人开启的文学之外的另一扇心灵之窗。独特的经历增添了它们独特的内涵助长了它们独特的魅力,因此有理由认为,这些凝结着作家的心血与汗水、蕴含着作家的才华与智慧的艺术品,其价值既在尺幅千里之间,更在翰墨丹青之外。

惟其如此,《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中的“珍品”概念,与其说是艺术的,不如说更是文学的;遴选书画“珍品”的目光,与其说投注于笔墨功力,不如说更重视人文内涵。简而言之,“物以人贵”,是编辑过程中用以称量“珍品”的基本准则。谁画的?谁写的?为谁而画为谁而写?谁送谁收谁藏?一个“谁”字举足重轻,往往在决定取舍的关键时刻发挥着四两拨千钧的作用。

也惟其如此,遴选工夫便主要花在了字与画的“附件”上——辨析印章,研读题跋,在龙飞凤舞的落款中追索姓名表字,再登录互联网查对相关信息验证核实。待此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如仍有“谁”之悬疑未决,则须求教于方家,或咨询于相关知情人。于是便有了苏叔阳先生对其手制墨宝中“成”字笔划结构的细致描述,有了陈恕先生关于《白头偕老》图之作者“此‘于化’非彼‘于化’”的耐心解答;于是俞汝捷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提供了最“实用”的帮助,国家图书馆工具书库则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后援……

承蒙多方眷顾支持,《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四辑如期编定。欣幸之余,却有几幅本该收录而未能收录的画作横在眼前挥之不去,其中尤为清晰者是冰心老人捐赠的《峨嵋猕猴》图轴。画面上一群猴子惟妙惟肖,留白处有作者自识:“壬子七二年冬月写。××作。”因“××”二字面目生疏,又未钤印可资比照,故虽多方征询,却终于不得确认。曾疑似画家刘大为先生所写,便通过美术工作者协会联系求教。画家在电话中说他的确为冰心老人画过画而且画的的确是猴子,但为慎重起见,必须亲眼看过才好确切答复。满怀希望地等待之后是又一次失望,因为“这”一群猴子不是刘先生笔下的“那”一群,“××”为谁仍然不得而知。最后只好接受书画研究院一位朋友之建议“忍痛割爱”。其他几幅情形类似结局亦然,从而酿成了一份不知日后将如何做才能够弥补的缺憾。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书画卷》四辑的编辑进程,恰与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三个大型展览之筹备同步。大量参展文物的筛选提留使人略不得闲,编辑工作只能安排在八小时之外。文物翻拍阶段又适逢天气多雨,摄影师一口咬定非其不可的“自然光”变得乍明乍暗捉摸不定。无情岁月把字画文物磨折得沟壑纵横,以翻番的摄制 难度砥砺着人的技能与耐心。六百帧书画图片需要的储存空间数十倍大于我们的电脑,工欲善其事却遭遇“器”之大不利……所有这些“进行时态”中的负面力量,进入“过去时态”后都变成了回味征服的欢愉,拉拉杂杂记下来,以期得到更多的宽容与理解,同时也藉以备忘,向所有曾经雪中送炭的专家学者作家朋友们致以由衷的谢忱。




许建辉

2006年10月15日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