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杏坛

文学沙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杏坛 > 文学沙龙
巴金与十个寻求理想的孩子
  来源: [ ]

1985年4月,巴金收到了一封来自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的信,这是该校五年级三班十位同学的来信,向巴金爷爷求教理想问题。面对社会上商品经济的影响,人们“一切向钱看”的风气,使他们感到困惑与迷茫,他们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寻求理想”的主题班会活动,他们写信给敬爱的巴金爷爷,向他倾诉心中的迷茫:社会上大人们都热衷于追求金钱,并以金钱来鼓励孩子取得好成绩,为金钱工作、为金钱学习,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这难道是我们80年代的少年应该追求的理想吗?孩子们问巴金爷爷:“您伏案写作的时候,您想的是什么?您写了那么多的书,您追求的是什么?”81岁的巴金看着孩子们的信,陷人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少年时代的巴金也曾有过困惑和迷茫,也曾锲而不舍地寻求着理想。在他15岁那年,正值五四运动的高潮,国外的各种新思想涌入中国,巴金如饥似渴地读着各类进步书刊。在读了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之后,他惊叹道:“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书!”“这里面全是我想说而没法说得清楚的话。它们是多么明显,多么合理,多么雄辩。”这本小册子让巴金激动得睡不着觉,他给翻译此书的陈独秀写信寻求指导,未收到回信。他把小册子放在床头,每天晚上都要读一遍,“读了流泪,流过泪又笑。”“从那时起,我才开始明白什么是正义。这正义把我的爱和恨调和起来。”这本小书让他懂得了如何爱人、爱人类。

在接到十个小朋友的来信后,病中的巴金怕孩子们等得着急,立即回复了一封短信:“我在养病,身体很不好。拿起笔写字很困难。倘使我能够把回信写出来,我会寄给你们的,请你们耐心等待吧。”这之后,巴金用了三个多星期的时间,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三千字的长信,满满的十页纸回答了孩子们关于理想的探索,他告诉孩子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拜金主义的‘洪流’不论怎样泛滥,如何冲击,始终毁灭不了我的理想。问题在于我们一定要顶住。我们要为自己的理想献身。”他还悦:“理想就是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位置放在个人之上,这样的人、才永远不会‘迷途’。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上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最后巴金鼓励孩子们悦:“不用害怕,不要看轻自己,你们绝不是孤独的!昂起头来,风再大、浪再高,只要你们站得稳,顶得住,就不会给黄金潮冲倒。”后来这封长信以《寻找理想》为题,收进了巴金的《随想录》。十个孩子怎么也没想到文学大师会给他们写这么长的信,这不光是他们兴奋不已,整个钱桥中心小学都沸腾了,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这年l0月,十位同学中派出四个代表,专程到上海看望他们仰慕已久的巴金爷爷,巴金送给每个孩子一本《童年的回忆》,还把自己收藏的一个小瓷牛送给孩子们,并对他们说:“牛是默默无声的,但它水远是在勤勤恳恳地工作。我把它转送给你们,也希望你们像牛一样地学习和工作。”这件事在钱桥中心小学传开之后,孩子们心中仿佛点亮了一盏灯,他们有了学习的榜样:人生要像巴金爷爷那样,把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分给别人,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后来,巴金先后五次与钱桥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班主任严克炎老师通信,向他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思想情况。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十个孩子现在都已进入了而立之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地工作着,有的在大型企业做部门经理,有的在水利局当团支部书记,有的供职于会计事务所,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当他们回想当年与巴金爷爷通信的情况时,无不感慨巴金爷爷高尚的品格,他们一直把巴金爷爷作为人生道路上的榜样,时刻激励着自己,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二十多年来,钱桥中心小学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但巴金的信就像一团火、一盏灯,始终指引着全校师生为理想而奋斗。当年巴金爷爷送的小瓷牛,现已变成巨大的铜牛坐落在校园里,成为学校标志性的建筑;学校把巴金的名言悬挂在校园走廊,随时激励着全校师生;学校还创作校歌《理想之歌》,成立“巴金文学研究社”、并把每年11月定为“理想教育月”;围绕理想教育,学校编制出版了各年级不同内容的校本教材《巴金伴我行》。学校参加“全国城乡小伙伴手拉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活动,和巴金爷爷家乡四川省坪坝乡中心小学结成“手拉手”联谊学校,同学们纷纷把文具用品、零用钱、衣服捐献出来,不到半个月就收到零用钱1600多元,仅硬币就有15公斤重。在钱桥中心小学的资助下,坪坝乡先后有160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进入21世纪以来,钱桥中心小学又开展“祝福巴老,寻找理想”活动。重温巴金回信,走访身边有理想的人。他们牢记巴金爷爷的话,争做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少年。

 

文章选自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的《文人的另一种交往》一书(主编陈建功)。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后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文学月刊》主编,《烽火》杂志创始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9年后历任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届理事,第二、三届副主席及第四、五、六届主席,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主编。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8年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称号。著有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寒夜》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第四病室》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散文集《随想录》(五卷)、《再思录》等。译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等,出版了《巴金文集》(14卷)、《巴金全集》(2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