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杏坛

文学沙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杏坛 > 文学沙龙
丹丹看展 | 此地江河浩荡——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年回顾展
  来源:京华丹心微信公众号 [ ]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现代文学馆承载着厚重的文学使命与记忆,驶过整整40载光辉航程。为纪念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近日,“此地江河浩荡——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年回顾展”对公众开放。丹丹来到展厅和您一起共赴这场以“此地江河浩荡”为主题的文学盛事,踏入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时光航道,感受文学浪潮的磅礴力量。

 

 

1985年1月5日,中国作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启航。同年3月26日,文学馆在万寿寺西院开馆,点亮第一盏守护文学星光的灯;翌日,茅盾故居向公众敞开大门,让历史与当代在此交汇。2000年5月23日,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的新馆扬帆,以3万平方米的体量拥抱浩荡江河。至2024年5月18日,这座藏品达98万件的文学殿堂荣膺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成为璀璨星河中一座醒目的航标。

 

展厅展示

 

 

 

回望四十载春秋,从巴金先生构想的文学资料馆,到集茅盾故居、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研究中心及博物馆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巨舰,其以守护文明根脉、照亮复兴征程、让文物活起来为航标的航程,在世界文学版图中刻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坐标。

 

 

 

第一单元 馆史物语

 

 

 

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美的丰富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我们的新文学是散播火种的文学,我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传给别人。

 

——巴金

 

本单元以中国现代文学馆倡建者巴金先生的感人话语作为开篇,并呈现了巴金的手稿、书信,“筹建委员会”的文件和照片等,讲述了中国现代文学馆诞生前后的往事。

 

展品展示

1981年4月,在“随想录”专栏中巴金专门写了篇《现代文学资料馆》。1982年8月17日,又写了一篇《再说现代文学馆》。这两篇文章阐明了巴金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愿景和构想。

 

 

第二单元“此物最堪思”

 

 

文学馆的每一件藏品都是一颗星辰,每一位捐赠者都是一个守望人。积小致巨,百川来汇,目前文学馆的藏品已突破98万件,国家珍贵文物达到785件。手稿、信札、文物等珍贵文献如繁星汇聚,构筑起璀璨的文学星河。此刻,我们每个人皆可成为抬举星光的人,以捐赠之手,让散落世间的文学记忆汇入民族精神的星河。

 

展品展示

本书为鲁迅编选并作序,1936年三闲书屋出版,线装本,珂罗版宣纸精印,共收德国女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版画21幅。封面题字出自鲁迅之手,书前有鲁迅自序、茅盾译史沫特莱序文,艺术性与革命性兼蓄,极其珍贵。该书共印103本,此本为第七本,为鲁迅赠予巴金,巴金一直珍藏,书中多处钤有钱君匋所刻“巴金”“李尧棠印”。巴金捐赠。

 

 

第三单元让人敬重的文学阵地

 

 

从典藏万千作家手稿的文学方舟,到建设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巍然气象;从全国文学馆联盟,到中国博协文学博物馆专委会;从创办《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擎起学术旗帜,到构建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与客座研究员制度组成的立体化学术网络——这座承载民族记忆的文学殿堂,始终以江河之势汇聚文学力量。

 

展品展示

严家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84年第4辑上的《编后记》手稿,说明下一期转到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

 

 

第四单元人气活跃的文学现场

 

2024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与茅盾故居全年迎来27万访客,巡展足迹触及33万人次。四十年间,这座无墙的文学殿堂以浩荡的胸怀接纳每一朵浪花:无论是庄严肃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团队,还是清晨排队盖章打卡的市民;无论是驻足凝望作家雕塑的游客,还是儿童活动室笑语起伏的学生,每一滴水都折射着人间烟火。这里,涌动的不仅是文脉,更是生生不息的人潮。

 

展品展示

 

乔叶在创作《宝水》时绘制的《泡村地图》手稿。

 

第五单元数字赋能文学的靓丽窗口

 

 

数字浪潮正在重构文学的河床。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联合发布全国首个《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这个文学数据团体标准正在将个体性数据连接成“数据共同体”。在数字长卷上绘制贯通古今的中国文学谱系,开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气象,这一趋势正扑面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装置与设施,等候观众探索体验。例如,在“文学留声机”处,观众可以轻握听筒触动按键,连通作家的时空专线。还有限量放送的“馆舍九绝”卡片,观众可以抽取专属“九绝探秘卡”,化身文学侦探!根据卡片线索,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大师花园”中寻觅对应的九处景致。找到目标后,举起卡片与实景创意同框,让镜头帮忙,完成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美丽邂逅!

 

互动展示

 

观众互动区:文学留声机

 

“馆舍九绝”卡片限量放送,先到先得,每人限领一张,请联系展厅外工作人员领取哦!

 

四十年不过长河一瞬,而中国现代文学馆始终是那艘打捞星光的船。一代代文学守望者以赤诚之心,守护着文学记忆的航船。当捐赠者将文学资料放入文学馆的瞬间,他们便与作品的文字一同永驻星河。这不仅是文学的传承,更是精神的接力。中国现代文学馆,这艘打捞星光的船,将继续在文学的星海中航行,守护着民族的记忆,传递着时代的光芒,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展厅展示

 

   


 

观众有话说

 

 

前来观展的画家李老先生这样评价展览:“在展厅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文学巨匠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展厅和展品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文学的力量和使命。珍贵的手稿、照片和书籍,就像是一扇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文学家的心路历程。”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