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杏坛

文学沙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杏坛 > 文学沙龙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丨报告文学获奖作品综论:文学的旋律与和声
[ 作者:] 来源:作家网 [ ]

编者按

2022年11月2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将于北京盛大开幕。这是中国作家协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部署,更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努力构建文学事业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举措。在文学盛典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作协各媒体平台将陆续推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专题报道,这既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巡礼,也是对优秀写作者的致敬。敬请关注。


文学的旋律与和声——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作品综述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与往届相比,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自然、历史与人类的语境。作家们面对的是已经和正在发生着的变化,这些变化骤然突袭,振动了每个作家的神经。报告文学作家们敏感地触摸和玩味着这个丰富而多向的现实,书写触及国运、民生、人性的话题。在呈现时代精神、展示大国风范之外,多了许多人文关怀、文化思考与深度的精神挖掘。

 

尽管338部参选作品进入最后榜单的只有5部,但在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中,在评委们激烈交锋的讨论中,我们窥见到了这届报告文学作品的鲜明刻度。我们可以从题材、表现手法、叙事深度等方面看出这届参选作品的一些特征。

首先是作品题材的丰富性、广泛性。仅就获奖的5部作品看,已经覆盖了自2018年以来的诸多社会焦点靶心,如建党百年(丁晓平《红船启航》)、航天科技(龚盛辉《中国北斗》)、时代英模(钟法权《张富清传》)等。特别是脱贫攻坚成为2020年最重要的战略和政治任务,我们也读到了全面描写国家扶贫行动的《国家温度》(蒋巍),以及反映区域脱贫攻坚行动的《江山如此多娇》(欧阳黔森)。

 

丁晓平的《红船启航》穿越时间,写出了“从红楼到红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开天辟地到共同富裕”的建党百年史诗。龚盛辉的《中国北斗》以航天科技亲历者的身份,描写了大国重器研制与发射组合的全过程,作品宏大壮阔。蒋巍以他有力的步伐跑遍多省扶贫地区,以细腻而优美的文字完成了《国家温度》。可以说,这部作品的厚实度是近年来报告文学创作所少有的。欧阳黔森的《江山如此多娇》以激情昂扬的文字,发出了贵州人民脱贫攻坚的声音,读来给人以震撼之感。钟法权的《张富清传》是一部独特而又新颖的作品。张富清是一位隐藏功名60载的英雄人物,受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表彰,该书用细节完满地还原了传主90余年的本色人生。

 

进入公示的10部作品除了以上类型外,还有从一个精神病患者角度叙述的关于抑郁症的作品《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李兰妮);有书写曾经影响了新中国一代人的“大三线”建设主题的《热血在燃烧——大三线峥嵘岁月》(鹤蜚);有描写影响了几代人的楷模焦裕䘵的作品《大河初心》(高建国);有全景式呈现青藏高原科考历程的《青藏光芒》(马丽华);有描写隐姓埋名的志愿军英雄柴云振的《迟到的勋章》(王龙)等。

第二是表现方式的多样并重。传统的单线结构、顺时叙事不再是唯一的呈现方式。表现国企改革后工人命运的《百炼成钢》(唐朝晖),以口述实录的方式和客观冷静的叙事姿态,描述首钢工人搬迁后的遭际。在历史叙事中,有些作品不但是在叙述历史,还在历史的密林深处窥见到了历史的另一副面孔。何建明的《革命者》、徐剑的《天晓:1921》等作品正是在历史话语中攫取出独特的叙事空间,从而让人耳目一新。即使是主题创作的作品,在主观视角之外,也能够看到客观呈现和多维突进并举的状态,形式与内容、故事与话语都具有了令人惊异的表现。

第三个特点是本届参选的作品在题材的新鲜程度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作家们在现实题材中找到了新视角,在历史话题中有了新发现。航宇的《路遥的时间》从作家朋友的角度出发,有深度、有新料,也有贴近的观察、理性的叙事,让我们看到了作家路遥平凡的真实。蒋巍的《国家温度》虽然是宏观描写扶贫,但是作家却找到了几个不同的独特的切入点,找到了宏大架构下进入微观的方式。高建国的《大河初心》写的虽然是焦裕䘵,却发现了新的材料,找到了独特的表述语言。作家不只是事件的复述人,更是观察与发现者,他们挖掘到了叙事对象的与众不同,并果断地以文学的方式介入现场。

 

第四是作品在思想深度与认识高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相当多的作品只是再度重述与复现过往的题材和事件,却从深度思考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认识。古岳的《冻土笔记》、肖林、王蕾的《守山》、肖睿的《库布其与世界》、董保存的《涅槃:北京“动批”三十年》、禾素的《春天里的人们》、詹文格的《寻路中医》等作品,在事件叙述的基础之上,对事件的起因、现状有了较为专业与深度的剖析与认识,提出了在人物与叙事之外的反思与追问。读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够清晰地厘清事件的原委,更能认识到事件的本质,至少提供了对事件的个性认识与剖析,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即使是主题创作也有较深入的探索,如厉彦林的《延安答卷:脱贫漫记》、曾平标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叶梅的《粲然》等,虽然在主题写作方面仅仅向前走了一小步,却是点亮作品、使作品升华的关键一步。留给读者思考和回味的可能恰恰就是这一小步,让我们咀嚼品味,正是在那里隐藏着作家激情之外的理性与见识,触摸到了事件的精神领地。

 

第五是作品的文学性有了明显提高。白描的《天下第一渠》、韩小蕙的《协和大院》、孔见的《海南岛传:一座岛屿的前世今生》、万方的《你和我》等作品文字厚实,叙事精当,都有较高的文学性,体现了作家们良好的文学修养与功底。蒋巍的《国家温度》显示出作家一贯的文学素养,结构严密,叙事洒脱,展现出报告文学的独特品质。马丽华的《青藏光芒》语言讲究,在文学描述之中加进了更为严谨的科学思考。

 

从根本上来说,报告文学是报告,更是文学。语言、叙事、结构都要具备新颖独特的、美的实质。总体上看,作家们自持文学理想,恰当地使用了叙事手法,让作品释放出了独特的馨香体味。

 

但从众多的参评作品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某种单一性。在主题创作中,有些作品成了简单的宣传与口号,甚至成了某种单纯的正面描述。有些撰写英雄业绩的作品,除了暧昧的赞美之外,几乎看不到作品要表达的社会、道德和文学意义,更是需要我们深刻反省的。

 

如果在作品中看不到作者的思考,不能在叙述中找到震撼与启发,作品所散发出的那些“一路激情一路歌”的情绪,除了能够暂时唤起某种冲动之外,其实是没有更大价值的。好的报告文学作品必须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思辨力特征,好作品是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之外,具有深度而独特的思想性。只有在主题写作之外加入个性化的、有深度的思想判断和哲思表达,作品才会丰富且具有灵性。

 

旋律与和声是构成音乐表现的核心,如果把文学作品比作音乐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旋律就是作品的主调和叙事主题。同时,一部作品只有主音没有和声,就会失去曲调的悦耳与和谐。只有当和声加入进来,作品才具有艺术叙事性。旋律与和声是不可分的,正是两者的配合与合理的比例才使音乐具有一定的高度。文学作品亦然,含蓄性、委婉性、语言的优美性不只是其他体裁的特点,也是报告文学创作的特征。

 

另一个现象是作品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不够。虽然有些作品触及了一些社会、精神层面的现象,但深度远远不够。这一方面反映了作家社会责任感的缺位,另一方面说明作家创作准备的不足,甚至是仓促上阵,没有想到向题材的深度和难度探索,去寻找叙事的力量。

 

虽然有上述问题的存在,但从参选的作品中也能感觉到某种大可期待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对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前路失望。

 

首先,从参选作品的数量上就能够感受到报告文学创作繁荣的态势。338部报告文学作品在所有参选的类别中数量是最多的,差不多都是几十万字的长篇,有的甚至是几卷本的大长篇作品,这表明作家们对报告文学作品创作的热情。

 

其次,大时代、大事件、大眼界为作家们提供了不尽的创作来源。我们距离五四新文化运动约略百年,而今天的百年所面临的文化变革与思想进步更加复杂、更加丰富。除了时代的变迁,还有自然、生态、社会、政治、军事等多重变革与寻路。历史交错、时代进程的大幕为作家们打开了一个个崭新的、有深度阐释价值的视域。“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在等待着无限的作家们去真实地描写和表现,这是报告文学创作无尽的源泉与不尽的矿源。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