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文物撷英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文物撷英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十期
[ 作者:王十] 来源: [ ]

   聊借画图怡倦眼, 只研朱墨作春山。

 

 

书中的风景,永远没有人群的熙攘。各种新奇与浪漫,都许你安然独享。让我们一起慢下来,细细品味这些文学佳作。

 

 

玖拾壹《虹》

 

 

1930年3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

《虹》是现代作家茅盾1929年在日本创作的长篇小说,1930年首次出版。这部小说通过一代知识分子战胜挫折,寻求革命的心路历程,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内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由封建制度叛逆者到革命者转变的艰苦历程。相对于之前的《蚀》系列小说沉闷灰暗的色调,《虹》无疑是增加了一抹亮色的,它标志着茅盾思想的转变,是对于自己由大革命的失败而产生的悲观、消沉情绪的否定。

封面满铺天青色,白色线条勾勒出的白云,仿若天空般,并有一条弯弯的彩虹纵贯封面,呈现浪漫清雅的格调。

 


 

 

玖拾贰《流言》

 

 

1944年12月五洲出版社初版。

《流言》收录张爱玲23-24岁间创作的随笔散文,主题丰富,不仅谈论读书作画,还有日常生活记趣,以及姑姑与好友炎樱的轶事摘录,读者能在这里看到更有温度的张爱玲,了解她成名前后的所思所想。

该封面由张爱玲亲自参与出版设计,炎樱绘制了封面,张爱玲绘制文中的插图。封面只用黄黑二色,黄色轻快明亮、黑色沉重严肃,二者搭配既醒目又使色彩得到恰当的调和。中间偏左位置以黑色线条勾勒出身穿古装、散披头发、脸上没有五官的女子,她上半身穿着清装,下半身依稀可见是黑色的旗袍,上半身衣服领口和袖口有黑色滚边,在右斜腰部是向外凸起的云头图案。女子身体处于封面的黄金分割线位置,因头往左偏而不至于呆板具有微微倾斜的美感,这形象俨然是炎樱为张爱玲画的个人肖像。

 


 

 

玖拾叁《子夜》

 

 

1933年1月开明书店初版。

《子夜》是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作品背景广阔,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语言简洁、细腻,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生动。

该书封面为布面精装,简洁大方。封面篆字题名为叶圣陶书写,字型淳朴,墨色匀称,入眼非常舒服。扉页将书名和作者姓名置于书页上方,并用英文“The Twilight:a Romance of china in 1930”打底。本册扉页有茅盾亲笔签名。

 


 

 

玖拾肆《幻灭》

 

 

1928年8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幻灭》是茅盾创作的中篇小说,历来被认为是书写革命低潮期小知识分子幻灭感的佳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对革命抱有美好幻想的“静女士”,三次梦想和憧憬被残酷现实一一击碎的经历。

该书封面设计独特,在以黑为底色的封面中有两团明亮的燃烧的火焰,火焰中两名女性正在起舞,展示了一种艰难、幻灭的状态。

 


 

 

玖拾伍《篁君日记》

 

 

1928年9月北平文化学社初版。

《篁君日记》是沈从文创作的现代中篇小说。篇中《记五月三日晚上》以前部分,最初分12次连载于1927年7月13日至9月24日《晨报·副刊》,署名“璇若”。1928年9月,全文由北平文化学社结集出版。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描写了生长于大户人家的篁君在一个多月中的爱恋心态。

该书封面设计细致优雅,展现一对情侣在站台等车的场景。男士拄着文明棍,女士手拿鲜花,是当时时兴的打扮。

 


 

 

玖拾陆《恢复》

 

 

1928年3月25日上海创造社初版。

《恢复》是郭沫若创作的诗集。与《前茅》相比,《恢复》生活实践更丰富、世界观更成熟、战斗情绪更激昂、革命态度更坚定。

该书封面设计独特,封面采用粗线框装饰,里面有印刷鲜明的书名和出版社,封面醒目位置还设计了甲虫图案,它仿若在一片黑暗中,向着前方的光明前驱。

 


 

 

玖拾柒《回春之曲》 

 

 

1935年5月,上海普通书店初版。

《回春之曲》写于1934年底,1935年1月31日至2月2日由上海舞台协会首演,同年5月收入普通书店版《回春之曲》剧本集;1954年修改,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田汉剧作选》。作品热情讴歌了包括华侨在内的中国人民英勇抗敌、抵御外侮的民族正气和斗争精神,并预示了抗战必胜的光明前途。同时还对国民党政府对敌妥协退让,实行“不抵抗主义”“打自己人”和某些人甘当“顺民”的亡国奴思想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该书封面用艺术字写作书名,封面右下角的图案以红色为背景,上有一位穿着绿色长裙的女士手拿一把吉他似在弹唱,正好和题目相互呼应。

 


 

 

玖拾捌《火车集》

 

 

1939年8月上海杂志公司初版。

短篇小说集《火车集》收入老舍《“火”车》《东西》《人同此心》《杀狗》《我这一辈子》《一封家信》《一块猪肝》《浴奴》《兔》共9篇作品。

该书封面设计为左文右图:左边写作书名和作者,右边设置绿色花纹,二者相互映衬,简洁大方。

 


 

 

玖拾玖《集外集》

 

 

1935年5月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初版。

《集外集》是鲁迅的第一本佚文集。除译作、旧体诗14篇外,还收入《斯巴达之魂》《梦》等31篇新文学创作,另有附文1篇。卷首《序言》云:“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知道悔呢?……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夜,鲁迅记于上海之桌面书斋。”

该书封面上的题目为鲁迅自书,典雅简洁。

 


 

 

壹佰《剑北篇》

 

 

1942年5月重庆大陆图书公司初版。

《剑北篇》是老舍在抗战期间用大鼓体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老舍生前出版过的唯一一部长诗。1939年6月26日至12月9日,老舍代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赴西北八省慰问抗日将士。他将这次慰劳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新诗形式记录下来,最终形成此篇。

该书以牧牛图为封面,所画笔墨娴熟,神韵自然。整幅图以平远法构图,中景为一株茂盛的大树;近景为一人一牛在水边闲适地行走;远景则为大量留白,上题写书名和作者姓名。

 


 

 

“民国书衣100品”书籍装帧设计展

 

展览时间:2024年4月20日至2024年4月28日10:00-19:00

展览地点:北京嘉德艺术中心B1层

 

 

相关链接:

新文学的装帧艺术 永不消逝的魅力

新展预告 | 书籍装帧设计展——民国书衣100品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一期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二期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三期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四期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五期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六期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七期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八期

读书日 | 现代文学书籍推荐 第九期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