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青年批评家专刊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青年批评家专刊
馆中谈艺三分钟 | 《繁花》的空间逻辑
[ 作者:林云柯] 来源: [ ]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繁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次馆中谈艺三分钟,林云柯从新的角度出发,探讨《繁花》背后的空间逻辑和“沪性”底色,发现它与更广义的现代都市文学的紧密联系。

在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产生与都市空间的改造是相辅相成的。这个进程的主要特征就是从互相孤立的封闭空间走向一种空间的贯通。空间观的转变对小说家的写作技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他特别喜欢详细描绘琐碎的物品,因为在他的时代,人们的知觉是被封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之中的。而到了福楼拜的时代,小说中的人物知觉的流转变得更加流畅、开阔。这都源于都市空间感的打开。

 

巴尔扎克 《高老头》 傅雷译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

 

在《繁花》中,我们可以看到空间展开的逻辑基本上复刻了这样的过程。剧情一开始就展示了多个互相不贯通的空间,如宝总的办公室、外贸大楼、夜东京、麒麟会的游泳池、舰队的阁楼等。这些空间都有各自的一套规律,有掌握规律的人,对外来人来说是严酷的结界。而宝总,他就是一个空间跃迁者,同时也是一个空间破坏者。

 

 

此外,《繁花》中的至真园建筑被形容为一个像鸟笼的建筑,将路过的人吸进去。这个比喻实际上是整个剧情空间逻辑的起点。李李想要将宝总吸进自己的结界中,而宝总则总是躲在红鹭不出来。这两个人在各自的空间中隔窗对望,几乎没有语言交流,只有各自规则的博弈。

相反,越是松弛的有合作希望的空间,就有越多的交流。比如夜东京在剧中基本上是被作为黄河路空间的一个对立面而设置的,大家在这里可以吃饭、打情骂俏。随着剧情的推进,这种紧张感逐渐疏解,高节奏的商战推进到感情戏,叙事节奏开始放缓,这都是伴随着空间的打开而进行的。

 

 

这个空间逻辑在宝总这个角色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单枪匹马闯诸暨,将自己的商业空间逻辑带入并破坏了对方的封闭空间。他与汪小姐的相识,没有止于隔着玻璃去看,而是打开了茶水间的门,进入了对方的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跳黄浦江的那场戏,宝总和那个厂长一起跳进了黄浦江这个上海最浩大的公共空间,然后达成了合作。这场戏让我们感受到黄河路的封闭空间逻辑在这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繁花》剧照

 

除了宝总之外,剧中的其他角色几乎都固守着自己的空间,只有他敢于去跃迁,所以他才是男主角。《繁花》通过这样的空间逻辑展现了更普遍的时代感。这个体现了空间逻辑的时代进程并非独属于上海,它实际上涵盖了一些传统上对于都市文学的理解,如城乡二元、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之间的矛盾等。

总之,《繁花》通过独特的空间逻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都市世界。希望这个视角能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