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青年批评家专刊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青年批评家专刊
 再次回到语文学
  来源: [ ]

这个题目来源于从《桥》上所看到的,梁鸿在2016两岸现当代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工作坊上的发言,她当时的题目是:《回到语文学:文学批评的人文主义态度》,她从萨义德出发,谈论作为一个人文学科从业人员首先应该具备的,对于发生在言辞内部的种种语言进程的探询能力。我觉得梁鸿提出了一个对于当下两岸文学批评都至关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文学批评从业者,有没有最基本的语文学能力?但从工作坊后来的观察员报告中,我遗憾地看到,梁鸿的诉求被极大程度的歪曲了,被等同于某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纯文学概念,一种保守自闭的拒绝跨学科历史潮流的做派。我觉得这样的观察报告,可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它代表着类似政治、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爱好者对于文学的误解和轻蔑,而这种误解和轻蔑其实反过来,也正是对于整个人文学科的误解。

特里·伊格尔顿在《文学阅读指南》((How to read literature)的前言里说,“如果人对作品的语言没有一定的敏感度,那么他既提不出政治问题,也提不出理论问题”。这句话值得所有从事人文学科工作的人认真反思。

《桥》创刊至今,我觉得它显著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帮助内地治当代文学批评者更多了解台湾当下创作和批评现状。因为文学的出版传播总有一定滞后性和选择性,因为《桥》的存在,至少对我而言,可以快速了解很多国内未曾出过简体版著作的台湾作家,或者即便是出过,也可以借机了解台湾文学批评现状。二是帮助台湾读者了解内地当下创作。因为《桥》只在台湾发行,所以这第二点可能更加直接和显著。我觉得吕正惠老师的编辑思路大概也主要侧重在第二点上。他做的事,是台湾之前出版业可能没有做过的事。与内地出版业只盯准类似朱天文朱天心唐诺张大春骆以军等少数名家一样,台湾出版业似乎之前也只瞄准莫言王安忆等等50后60后作家,而吕正惠老师相当于是在台湾播下一点当下最有活力的内地汉语文学的种子,其筚路蓝缕,功莫大焉。

但因为这次讨论会是文学批评的会议,就文学批评而言,我拜读了《桥》上大多数文学批评文章,我觉得一种简单的社会学批评和政治经济学批评几乎弥漫于其中,无论内地,还是台湾,两岸文学批评从业者似乎共享同样的困境。如今,类似萨义德和伊格尔顿这样的学者,在两岸都有翻译,但更多时候,他们是被视为跨领域的有政治关怀的文化理论家,但他们作为学术基础的文本细读和修辞能力,被极大忽视了。我们必须清楚,修辞,乃至与之相关的语文学,自从诞生以来,就是和政治密切相关的事情,而不是反政治或无政治的。我们很多时候,因为对于一个领域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将之简单化,并迅速企图用另一个我们同样也知之甚少的领域来充实它,这样的结果,看似是跨学科实践,其实只是双重无知的实践罢了。

当代文学批评在持续几十年的理论高烧之后,突然又有一种退回到最粗笨肤浅的主题批评的倾向,像洪水过后的蛮荒。这就是伊格尔顿的中译新书《如何读诗》(how to read a poem,又是一个how)里所谈到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面对一篇小说或一首诗,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通常所谓的‘内容分析’,他们解释文学作品描述了什么,或许在当中夹杂着少量评论。”这种现象,在中文的语境里,被称作“夹叙夹议”。我们稍有留心就会发现,它同样也正充斥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现场,小说批评被简化为情节批评,诗歌批评被改造为思想分析。

或者,我们还会经常遭遇一类遁入某种历史主义和问题意识的荫蔽之中的批评样态,其中,不同级别和层次的、品质千差万别的文学文本被拉平为同一平面上的史料、论据和事例。这也许是一种颇具生产(再生产)性的学理批评,但已经不再是文学批评。

这已经并非一个是否要细读的问题,而是说,作为一个批评者,他是带着什么样的感官和辨识工具在读,因为他不仅要感受和辨识,还要如何有效地传达这种感受和辨识。这很多时候和才华无关,只在于训练,而一切训练的秘诀都在于分解,将一个整体性的行为或感受分解为一个个细部,如将乒乓球运动分解为步法、挥拍、击球、还原,将一首乐曲分解为音调、旋律、和弦、配器,等等。同样,一部文学作品也可以分解,但不是粗暴地分解为内容和形式,而是进一步地、做文本符号学意义上的分解。这也就是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曾经说过的,“得体的批评”。“它并不预设立场,也不会开出准则认定只有哪种作品才能提供阅读乐趣,而是向我们解释和展示文本如何生产出乐趣”。

文学批评的前提和文学创作一样,是感受力,是对细微差别的辨识力,但它又不同于文学创作,它本身又是一项每个认真的读者都能从事的活动,只要你手上掌握合适的称量工具。就像不是每个人都能炼出黄金,但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仪器来辨识黄金纯度。比如说,色差表告诉我们很多种颜色的差异,我们由此才能在没有手握玫瑰和矢车菊的情况下,对类似“黎明垂着玫瑰红的手指”和“最深处的海是矢车菊的颜色”这样由荷马或安徒生描绘出的图景保持某种共识;此外,几何画板教给我们圆形和正多边形的异同;精密天平帮助我们感受一克拉和八克拉之间的鸿沟(倘若被称量物是钻石的话)……也就是说,一旦谈到“怎么说”的问题,立刻就意味着对于很多种“怎么说”的收集、分类、比较和鉴别,意味着对于过去已经存在之物的熟稔,意味着某种基本的人文素养。

作为一个文学批评从业者,再次回到语文学,就是再次去寻找一些基础性的感受和辨识工具,并且对过去曾经存在的文学作品有具体和整体性的亲近和理解,先磨砺自身的语文学修养,才有可能批评文学。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