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青年批评家专刊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青年批评家专刊
瞻仰和随行的历程
  来源: [ ]

按照直观印象,考虑到年龄,这两代人多大程度上位于文学史内部。一部分70后批评家实在地参与了文学史进程,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但仍有关于“70后论者没有集体出现”呼声,至于大部分80后,历史更是还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其次,今天的70后、80后批评基本还是属于前代人开辟的文学场域中活动,谈论这两代人其实大体可以等同为一直以来谈论的“新生力量”、“青年学者”等话题,虽然当时并没有代际的概念,因为代际在这里并不意味彻底的叛变和起义。文学史视野下的代际问题就有了另一种理解方式,即在时间准备并非充分、并未完全历史化的情况下怎么理解70、80后的历史意义,或者简单地说,7080后如何接续起5060后成为文学史链条上严丝合缝的新一环。

整体上来看,7080两代人基本是5060的子辈,并且分别受着5060两代学者的教导和两代作家的引领。相比上一辈人,7080的特点或许在于连续的正统教育,尤其是完整的高等教育。从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到本硕博的全程学习,决定了这代人大多具备一种“乖孩子”特质,特别是70年代末部分地区试点、80年代全面施行的独生子女政策让这代人生活在一种倒转的家庭结构中,被寄予的希望更大,接受的管束也更多。对于7080两代以文学为业者而言,1990年代确立起来的等级森严的学术体制和高校体制操控着他们的起步,关于学校和导师的出身论,关于期刊和出版社的级别,关于学术论文的规范操作模式,是他们被约定俗成需要严格遵守的契约,1980年代托起前辈学人的自由的大环境不复存在并未引发后代们直接的痛感,毕竟对之完全没有体验。如此环境成长起来的同辈,大抵很难有真正的反骨。正如5060一代暗笑7080一代面对90后宣称经历过“苦日子”一样,前者对后者温柔的叛逆也报以淡然表情。生活上年轻一代有条不紊地按照前代人的经验前行,专业上也一样四平八稳地学习业已铺就的道路。虽然70后最初以身体写作亮相、80后最初以残酷青春或问题少年示人,大抵都是满足了这一代人对无可能生活的一种想象,正如男性对战争片、女性对言情片的热衷。因此在传承方面,7080一代是应该具备了匠人之心,按照祖传手艺做活,但也因此被认为是提前衰老的一代,相比前一代人的青葱岁月缺乏年轻人特有的不破不立的霸气。

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学习链条完备,知识的原始积累却未必,以我个人为例,本科阶段现代文学史的课程基本没有着意关注过左联或左翼文学,文学理论对别车杜也无涉猎,大学教学以教师兴趣为大纲,5060后在80年代特殊氛围下关注的恰恰是对之前的一个反拨,他们的学徒后辈记忆的起点早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晚的是南巡讲话,课堂就成了当时认识历史的唯一方式。问题在于7080后不对再是80年代学术热点的那部分内容接受得不全面,但5060后却是满仓储备秘而不宣,因此他们在知识结构上或能平衡,但年轻一代不论从学或自补难免有所偏颇,并进而影响思维方式,所以或许我们应该寻求一种更全面的继承,同时不为继承所困。毕竟文学史的承续虽不能学舌,但至少也要有一个稳定的体系,每一代人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身份立场对所传习事物进行不同的解读,也是一个不断激发文本内在能量的过程,照本宣科实际是抹杀经典作品的经典性,一味颠覆也相当于抛弃了一些基本的根基,最终造成文学史的动荡,以及自身文学史视野内形象的闪烁跳跃。

最近看电视剧《少帅》,习惯性地打开了弹幕,作为一种网络舆情或者特殊的文本短评,弹幕是一种直接快速的信息获取方式。关于弹幕,对年轻一代来说司空见惯,甚至不少人要求院线放映弹幕版影片,然而年长一代人对此却不知何谓,甚至询问弹幕的弹发音是子弹的弹还是弹簧的弹。其实弹幕乃是借词,很早就作为军事术语出现,作为密集火力压制或者拦截导弹的常用手段,网络视频的弹幕正是根据这一特性指代密集飞过屏幕的言论,有趣的是一个熟词因为附着了网络元素,在年长者眼中便自带陌生化效果,是个值得玩味的现象。这倒不是说一定有一个顽固/开放的清晰界限,不乏心态年轻乐于尝试的年长者,但或许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机制令他们被动接受时会自然形成对既往经验的屏蔽。网络语言、网络行为折射出的是相应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青年批评家作为自身代际群体的一分子,同时属于后一个词“批评家”和前一个词“青年”两个范畴,因此每一代新人必然有他们特殊的自在价值,因此每一代新人必然有他们特殊的自在价值,并且具备理论上的沟通两个范畴的先天优势。

还说《少帅》的弹幕,有两件事让我颇感不快。一个是郭松龄反奉,虽然此人不乏性格上的缺陷以及当时军人一些不良习气,但毕竟是以新思想区别于旧军阀的革新派,至少在明确美化意图的电视剧的话语逻辑中,他是为了反对军阀战争、改革旧弊、独立外交等缘由,占足了正当性,但弹幕呈现的则是一片骂声。当然这些骂声是多层次的,有的是反感郭口中的那些一点也不“日常”的煌煌“大词”,正好反映出当下年轻人生活状态的卑微琐碎;有的是秉据传统观念,认为张家待郭不薄不能忘恩负义,恰是当时时代背景和文化水平局限下普通人的心声;有的是学舌主流史观,宣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错位使用令人啼笑皆非;大部分是由于主角/配角的人物关系影响了判断。另一个是李大钊被杀,对这样的知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现代政治规则一般默认要谨慎对待,即使不站在党派立场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错误行为,然而不少网评却做出了相反的判断。

其实两场观念秀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人物序列中张氏父子作为传主的优势,尤其是李雪健的精湛演出令张作霖这个人物显得饱满,因此获得了不少观众的认可,明显混淆了对演员和对历史人物的认可。这种认可深刻影响了人物等级,第一主角张学良让位于二号,同张作霖对立的郭松龄、李大钊也无厘头地成为部分观众的对立面。如此固然体现了部分人混乱的历史观,但有益的启示是,历史问题确实可以置换为艺术问题,或者说艺术观的塑造可以帮助建立起相应的历史观。

在周明全的一系列访谈中,着意询问了关于同代人批评,几乎所有的青年批评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且必须的工作,并有不少人已经积极投身这项工作。按照陈思和教授的观念,每一代作家都是在同代批评家的关注中共同前行,因此年轻一代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注目也实在是一种文学史演进的继承,也是7080后参与文学史的重要途径。加之网络“黑话”的蔓延,更赋予了年轻一代批评家深入体察并展开交流的可能性,虽然目前仍止步于可能性,匠心而非匪气让青年批评家内在地更接近前代人,更属于高高在上的精英阶层。

另一方面,在“代际”概念被创造致使大多数人认可、受控于此,同代人的关注就显得尤为迫切。张清华教授认为:“每一代人都需要他们自己的作家,他用这一代人共同喜欢的方式,代替他们记录下共同经历过的生活,成为一种留刻在历史中的特有的‘公共叙事’。”如此说来,同代作家和批评家其实就是一种彼此合作的gay蜜关系,批评家需要作家发出自己一代的声音,作家需要批评家强化扩散这种声音。当然,集体行为或者代言都有可能抹杀个体,形成一种强行归纳的话语霸权,但或许更值得担忧的是其反面。相比有过真正共同记忆的前一代人,7080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真正的“公共叙事”的松软和匮乏,以至于80后的集体怀旧只能寄托在童蒙时期诸如小玩具、小零食这样具体的零星事物上,在残酷青春、问题少年的叙事模式被宣判无效或覆盖更迭后,一直未能找到一些哪怕是不无偏颇的群体特性的现象,或许不是这代作家批评家懒癌晚期不知探索,而正是现状的真实反映。

故此,一方面需要继承,经典作家的再论述意味着他们在年轻一代中仍然具备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按照文学史推演模式展开同代观察,携力探寻共性的描述归纳,进而通过艺术问题抵达历史问题,让“弹幕”、“80后”这样背负负面含义的概念,沉淀为“辉格党”、“三闲集”、“朦胧诗”这样洗退原初恶名的中性词语,让散状的个体集合演化为具有饱满凝聚力的历史代际群体,或许正是文学史视野所期许的未来。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