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追光 学以成人:对外经贸大学第一届文学节开幕式举行 | 中国现代文学馆作“一座城市与文学馆”主旨演讲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2025年4月17日,世界阅读日前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一届文学节暨朝阳公益影厅“进高校”启动仪式在求索楼一层报告厅举行。本届文学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思想的凝聚固信仰之本,以文化的创造铸时代之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接过电影——这个文学的接力棒,与北京朝阳区文化中心联合发布朝阳区公益电影地图,以电影为媒、以文学为桥,让“红色电影摇篮”与“经济研究前沿”交织交汇交融,推动国际贸易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应邀作《一座城市与文学馆》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的现代文学馆的整体情况,文学馆馆藏98.04万件藏品,不仅是文学史的见证,更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文化资源;文学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和活动,将文学融入公众生活,成为北京市民和游客了解中国文学的重要窗口;现代文学馆对于北京的意义在于这是文化地标与精神象征。文学馆的馆徽是逗号造型,标志着一种延续,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学馆深挖文学资源的丰富矿藏、植根文学传统,从过去走到今天并将继续迈向未来。

王军介绍,中国现代文学馆在成立之初,就和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建馆前,在北京市帮助下先后在潭柘寺、颐和园藻鉴堂、东总布胡同等地选址,馆址最终选定在西郊万寿寺西院。不过,万寿寺作为文物建筑,当时还无法增设现代博物馆保存文物所需的必要设施。对此,文学馆的倡议人巴金先生呼吁,希望能在北京有更合适的场地。他说:“文学馆是我一生最后一个工作……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2000年5月23日,文学馆迁至朝阳区芍药居新址,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这时巴金已经96岁,他没有前来,但是开馆仪式上宣读了他的贺信,每位嘉宾都幸运地与巴金“握手”,因为文学馆每个门的把手都是按照巴金的手模制作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位于朝阳区芍药居小关街道高原街社区,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近邻。文学馆坐落在北京,也始终在回馈北京。我们面向中小学生的“文章万物——文学中的北京”公益研学课程就是一例。我们采用“大语文”+“大思政”的模式,与这些故居纪念馆合作共享资源,开展文学讲座、新书发布会、主题党日、研学课程,努力将文学类博物馆打造成人气活跃的文学现场、让人敬重的文学阵地、数字赋能文学的亮丽窗口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也是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书香京城建设及打造博物馆之城的生动实践。我们通过特色展览活化文学史、以创新活动连接公众、以开放功能服务社会,构建了一处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活力的文化空间。
王军介绍,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从巴金先生当初设想的文学资料馆,发展成为包括茅盾故居在内的把图书馆型、档案馆型、研究型、展览型、故居型、博物馆型综合起来的理想的文学馆,这在全世界的文学馆中难得一见。

中国现代文学馆(万寿寺)
图书馆型
作为图书馆型。在建馆前,1983年9月,我们接收了巴金捐赠的首批文献,总计3161件。涵盖《家》《春》《秋》《寒夜》等中长篇小说,以及《海行杂记》等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其中既有为躲避国民党审查而以美国旧金山平社名义自费印制的《雪》初版本,也有巴金大哥李尧枚(《家》中觉新原型)的绝笔信。这些文献中许多已成绝版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巴金先生共捐赠了十二批文学资料,他还在1981年7月捐款15万元作为建馆资金,又陆续捐献再版稿费,至1985年累计达17万元。这些资金为文学馆早期运营提供了关键支持。我们用巴金先生捐献的文学资料成立了文学馆第一个作家文库——巴金文库。现在我们已经拥有142个作家文库。目前最大的文库是唐弢文库。2000年派了一支五人组成的小分队走进唐家,用两个多月时间整理、接收了这位藏书家毕生搜集的4万余册珍本,涵盖1915年至1949年的文学期刊、初版本及作家签名本。这些珍本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体系的空白,也使得文学馆的学术视野兼具了历史纵深与国际格局。

巴金在家中整理捐赠图书
档案馆型
作为档案馆型。早在1981年4月,国家档案局便在《档案工作情况》专刊中强调:“文学作品的手稿和有关资料,是国家文学艺术事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档案资料应该由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他们认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是非常必要的,希望“中国现代文学馆”早日建成。他们愿意尽力协助。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正式将中国文学艺术档案馆列为中央四大专门档案馆之一,明确其职责包括收集管理全国文学家档案,文学馆的权威性国家档案馆地位法定确立。老舍《四世同堂》手稿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一辑。文学馆数字化资源库还保存着老舍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讲课录音等珍贵音视频资料。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100年来,北京话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这部教材不仅是研究作家老舍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和近百年来北京话发展变化的宝贵资料。

1982年10月1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召开成立会。参加会议的有周扬、贺敬之、王政柱、张大中、刘白羽、艾青、曹禺、王瑶等。胡乔木等为“筹建处”挂牌。
研究型
作为研究型。我们有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设有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丛刊》论文奖、《青春之歌》奖学金,我们还拥有123人的客座研究员、特邀研究员队伍。我们紧扣“做人的工作”,去年承办或主办了金庸、梁羽生、王瑶、朱子奇、丁玲、罗广斌等纪念座谈会及贺敬之、宗璞创作座谈会等,举办巴金、马识途、王瑶展,营造尊重老作家、尊崇文学、致敬经典的文化氛围。同时举办台湾作家陈映真研讨会、琼瑶文学回顾展,同香港文学馆联合举办“南来作家手迹展”,热情周到做好港澳台和海外作家参访交流工作。

展览型
作为展览型。过去三年,中国现代文学馆累计推出35个主题展览,5个展览入选国家级、省部级展览推介项目。“坐标展”获北京首届策展人大会十大优秀案例,获朝阳区博物馆三·十提质工程的“十佳展览”奖项。“作家书房展”2024北京博物馆月“优质展览推介项目”。2024年文学馆参观人次达到276404人。2024年在新疆、广西、浙江、湖南、山西、香港等地巡展,参观人次达到33.8万人次。

故居型
作为故居型。茅盾故居是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981年3月26日,孔罗荪在《人民日报》发表《一项重要的文学建设》中记述:“前些日子,我曾经访问过茅盾同志,他非常赞成这个建议,并表示要把他全部创作资料提供给文学馆。他还讲到三十年代初创作长篇小说《子夜》,原来的题目叫《夕阳》,是讽喻国民党日趋没落的光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说,原以为这部原稿已毁于上海一·二八的战火中了。后来才发现《夕阳》原稿竟然还保存下来了。这部写于半个世纪之前的原稿,还能幸存,实在感到无限的庆幸。他说,文学馆成立的时候,他将把自己全部著作的各种版本、包括《夕阳》在内的原稿,都送由文学馆保存。”3月27日,中国作协首任主席茅盾溘然长逝。茅盾逝世后,茅盾故居以及包括《子夜》手稿在内的文稿、资料和生活用品等9100多件被全部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其中,“1932年茅盾《子夜》手稿”“1945年茅盾五十寿辰题词册”“1948年茅盾《锻炼》手稿、大纲”和“20世纪50年代茅盾《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手稿”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博物馆型
作为博物馆型。2024年5月18日,中国现代文学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藏品总量至2024年底达到98.04万件,鲁迅《域外小说集》、茅盾《子夜》手稿、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作等国家珍贵文物达到785件。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小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天然石,这块石头来自北京房山深山野林。石头中间有一个天然缺口,像极了逗号。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逗号的出现恰恰代表现代。文学馆的馆徽也是逗号造型。这标志着一种延续,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学馆深挖文学资源的丰富矿藏、植根文学传统,从过去走到今天并将继续迈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