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经典作家专刊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经典作家专刊
【艾青】:命中注定的相遇——艾青与《大堰河——我的保姆》
  来源: [ ]

说起艾青,自然无法绕开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透过艾青几十年跌宕起伏的人生,我憬然有悟,这首将艾青推向文坛的诗歌,命中注定要与艾青相遇。

“我曾听说,我的保姆为了穷的不能生活的缘故,把自己刚生下的一个女孩,投到尿桶里溺死,再拿乳液来喂养一个’地主的儿子’——我。”艾青说,“自从听了这件事之后,我的内心里常常引起一种深沉的愧疚:我觉得我的生命,是从另外的一个生命那里抢夺来的。这种愧疚,促使我长久地成了一个人道主义者。”(艾青《赎罪的话》)艾青口中的“保姆”即是大堰河,大堰河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名字,而是大家给予这位保姆的一个别名。艾青出生在一个叫畈田蒋的村子里,离此不远有个村庄叫大叶荷,保姆大堰河就来自于这个名叫大叶荷的村子,她在很小的年龄被卖到畈田蒋村做童养媳,由于年龄较小以至于她自己都记不清自己的真实名字,因此大家索性以村庄“大叶荷”给她命名,而艾青诗中的大堰河正是大叶荷的谐音。

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给予了这位普通平凡的女性极高的敬重并赋予浓厚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大堰河在艾青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1910年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艾青出生时难产,母亲生了三天三夜,出生后按照当地的风俗由算命先生看了生辰八字,算命先生断定艾青与生身父母命相不和,属于“克父母的命”,艾青因此成为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随后艾青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家里抚养,这位农妇就是大堰河,艾青在大堰河家生活了五年,五年之后艾青被领回了生身父母家里,但是依然只能称呼父母为叔叔婶婶,这段不幸的童年经历在艾青心里留下厚重的阴影,艾青曾回忆说自己是在一种被冷漠、被歧视的氛围中长大的,幼年时期的艾青生活里缺失了“父母”这一至关重要的亲情角色,而大堰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种空缺,在大堰河身边生活的五年里,艾青得到了一份正常的母爱,尽管家庭贫困,但大堰河仍竭尽全力的照顾艾青的成长,大堰河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对小艾青疼爱有加,“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我的保姆》)可以说,是大堰河给予了幼年的艾青最初的母爱,让他缺失温暖的心灵有了停靠的港湾,艾青与大堰河的几个孩子像亲兄弟一样一起在泥土里玩乐,一起享受童年的乐趣,一起沐浴在大堰河温润的母爱里。

艾青出生地畈田蒋隶属于浙江金华,这是一个艺术之乡,艺术氛围浓厚,代有名家巨匠,艾青受此影响,对美术绘画颇有偏爱,而且展现出不俗的天赋,大堰河就曾把艾青小时候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到自己家灶边的墙上以示对自己乳儿的喜爱。成年后的艾青四处奔波求学,曾到国立西湖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在此,他受到了著名画家林风眠的指导,并在林风眠的建议下远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留学期间,艾青在绘画技能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意料之中的绘画收获相比艾青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艾青在学习绘画之余开始接触欧洲现代派的文学,从马雅可夫斯基到果戈理,从叶赛宁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艾青进行了广泛的文学阅读,其中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的诗歌对艾青影响最大,影响了艾青后来的诗歌创作风格,艾青在这一时期的文学阅读为此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归国途中所作诗篇《当黎明穿上了白衣》、《阳光在远处》、《那边》等诗作已开始见诸报端。

1932年,艾青回国抵达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开始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与此同时,艾青同一批青年画家,共同成立“春地艺术社”,弘扬美术文化,这一社团因得到鲁迅、冯雪峰等人的支持而逐渐声名鹊起,在当地艺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春地艺术社的活动很快引起了上海当局的注意,1932年7月12日晚上,艾青与几位同仁被当局逮捕入狱并以牵强的理由被判刑6年。 入狱后的艾青极为苦闷,精神抑郁无处排解,而严重的肺病也在一点一点吞噬着艾青的身体,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病痛使艾青觉得此生可能再无施展才华的机会了,于是他想在有限的时间里留下一些精神财富给后人,在狱中艾青无法继续作画,因此他想到了文学,想到了诗歌,艾青回忆说:“我过的是囚徒的生活,我和绘画几乎断了关系,我自然而然的开始接近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思考的更多、回忆的更多、议论的更多。诗,比起绘画,是它的容量更大。绘画只能描画一个固定的东西,诗却可以写一些流动的、变化着的事物。我在监狱里写了许多诗。从《芦笛》开始,《透明的夜》、《马赛》、《巴黎》……决定我从绘画转变到诗,使母鸡下鸭蛋的关键,是监狱生活。”(艾青《母鸡为什么下鸭蛋》)艾青在狱中完成了艺术方向的转变,从绘画彻底转向了文学,在狱中艾青一边翻译国外的文学作品,一边进行诗歌创作。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天气寒冷,牢房外雪花漫天飞舞,大地被覆盖上一层洁白的雪,牢房中的艾青思绪随着飘舞的雪花在记忆里游弋,艾青想到了童年的伙伴、想到了故乡的村庄,想到了村庄里的邻里乡亲,想到了曾给予自己无数温暖和母爱的大堰河,而慈祥的大堰河此时已不在人世,艾青思绪万千,铺开稿纸写下了著名的诗篇。

这首虚实相间的诗歌,集写实和想象于一体,情感诚挚,是一首诗歌,亦是一篇祭文,凝结了艾青对大堰河无尽的爱与追忆。一生受尽苦难的大堰河把珍贵的母爱给了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乳儿,从生命源头上哺育了一个诗人的灵魂,如今这位乳儿身陷囹圄,生死茫茫,而大堰河也早已在困顿中含恨逝去。天上人间,生死两隔。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诗歌完成之后艾青托人从狱中辗转带出,并于1934年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为了逃避当局的审查,艾青根据自己名字蒋海澄的谐音取笔名为“艾青”,这首诗也成为作者第一次以“艾青”为笔名发表的作品,作品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轰动,艾青的名字开始为文坛所关注。1935年,艾青出狱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并以《大堰河》命名,由此可以看出艾青对于大堰河的深厚感情。可以说,是大堰河与艾青相遇成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使艾青的创作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大堰河,这位平凡的母亲,不仅哺育了艾青的生命,而且带给了艾青无尽的文学灵感。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