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经典作家专刊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经典作家专刊
【冯雪峰】:冯雪峰现实主义理论的几个特点
  来源: [ ]

在现实主义的建构中,冯雪峰是对现实主义理论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也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多次文艺论战的当事人和“左联”的领导人。他的现实主义理论在他丰富的文艺理论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具有强烈的历史在场性,因而冯雪峰成为研究中国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坐标式的人物。基于现实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质,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参照去回答这样的一些问题:为何现实主义与20世纪初期革命的中国有如此强烈的亲和力?除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上的特征,它有什么样的实质性和迫切性使之一度成为“君临”状态的文学理论?而作为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建构者的冯雪峰又是如何抓住了现实主义的内核使之左右了新文学走向的?

现实性和阶级性——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内核

在1952年的《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原为《文艺报》解答读者所提问题而做)一文中,冯雪峰梳理了中国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脉络,他认为“五四”新文学发展到现在的主潮是现实主义,它的来源之一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这种“平民文学”及其革命精神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这种革命精神首先是以中国社会内部的革命为基础,贯穿了中国社会中以阶级斗争和新旧斗争为主的矛盾斗争;二是欧洲近代和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尤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借助其“战斗性和进步思想”反对旧文学、建立新文学。进入中国的现实主义思潮既借助古典现实主义,又不断被“民族化”而成为中国的现实主义。他在《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中说:“文艺思想上的现实主义,是应着民主主义的民族革命的要求,应着反帝反封建的的思想和文学革命的要求,从西欧、北欧和俄罗斯输入到我们民族里来了,但立即就开始着‘民族化’的过程。而这‘民族化’的过程,就是我们新文艺的创造和生长的过程,是经过了我们反映着现实革命斗争的二三十年来的思想斗争和文艺斗争而表现出来的。”(《雪峰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121)所以,决定现实主义的发展及其各方面问题的是一个根本的现实基础,就是中国革命的社会性质、任务及其发展。“这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及其现实主义的社会基础。很明白,从‘五四’以来的我们的现实主义文学,首先是受我们文学所负担的革命的、政治的任务所决定的。因此,我们无论考察它的来源,它的发展,它在各个阶段中的一般特征,都应当首先注意这一个社会基础。”(《冯雪峰论文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486) 所以,在冯雪峰看来,现实主义在中国是植根于中国的现实矛盾中的。恰恰是因为植根于中国的现实矛盾中,因而现实主义会随着矛盾的发展和深化而发生变化,这是现实主义的“现实性”,“现实主义自身的法则,能够解决现实主义文艺自身的矛盾和问题,那就因为现实主义的法则正是反映着现实的发展的规律的缘故,它正在不断地从现实得到修正,扩充和发展的缘故。也正惟这一层,才是现实主义最根本的精神,它不同于别的艺术态度和方法的地方也就在此;它首先的态度就是使艺术及其方法不离现实及现实的发展。”(《雪峰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162)

因为植根于矛盾中的现实性,所以文艺在阶级社会中便具有不言而喻的阶级性。在《常识与阶级》一文中,冯雪峰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几乎一切事物都有阶级性,因为人们的生活既已分为阶级了,则各人生活上所需的东西,也当然有阶级的分别。”(《冯雪峰论文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25)人们生活中最起码的常识都有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就苏汶提出的“第三种文学”引起的争论中,冯雪峰非常果断地认为一切文学“都是斗争的武器”,一切文学都是有阶级的。如果做一个最为直观的界定,那么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倾向是文学的反映论,也就是说任何文艺作品不仅反映着某一阶级的意识形态,还要反映客观现实和客观世界。但是这种反映不是被动地作为现实的镜像,而是上文所说的处于矛盾之中对现实的介入,因而他非常强调文学的真实性,也强调典型的创造性和创造典型时“社会的,世界的,历史的矛盾的斗争和在这斗争中人的实践”(《冯雪峰论文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75)。同时,“这种反映是根据着作者的意识形态、阶级的世界观的,到底要受着阶级的限制的。”(《冯雪峰论文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00)但是,受到阶级的限制不是说文艺丧失了能动性,恰恰相反,文艺的阶级性反映出文艺的阶级任务和“做阶级斗争的武器”的意义。同时,冯雪峰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认为任何阶级都具有本阶级的局限性,而只有无产阶级有“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的思想”,才能接近客观的真理。这一点正如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分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始终从个别资本家的立场出发来观察经济生活,而资产阶级又具有独断论的历史观。所以,个人利益与自然规律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就是资产阶级缺乏历史的整体观的矛盾。“只有阶级才能在行动中冲破社会现实,并在这种现实的总体中把它加以改变。因此从这种观点做出的‘批判’是对总体的考察,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在这种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中,阶级既是历史-辩证过程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既是历史-辩证过程的反映,也是它的动力。无产阶级作为社会思想的主体,一下子打破了无所作为的困境,即由纯规律的宿命论和纯意向的伦理学造成的困境。”(《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11:92-93)因为无产阶级的优越性,所以冯雪峰提倡“人民力”,也提倡无产阶级文学和文学的大众化。

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是基于中国革命的矛盾斗争和紧迫性的,文学的价值本身就是政治的价值,因而现实主义文学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还是对于现实的介入。而在这样的现实矛盾中,作为“历史-辩证过程”的反映和动力的阶级成为反映现实和改变现实的核心,而无产阶级主体和文化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无产阶级主体的构建与形成——冯雪峰现实主义理论的政治意涵

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是左翼文学理论家们要处理的最基本的问题,当然也是贯穿冯雪峰文艺理论始终的问题。但是后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往往将文艺和政治先在地看作二元对立的子项,将冯雪峰的文艺理论轨迹概括为从政治凌驾于文艺到逐渐承认文艺的自律性的过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因为其强烈的政治诉求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艺自身的规律,也确实存在过于宽泛的问题,正如温儒敏对他的评价:“冯雪峰所说的现实主义指的是一种正视并揭露现实的创作‘精神’或‘倾向’,概括面是相当宽的;甚至认为像李白这样的公认的浪漫主义诗人,其‘精神的积极方面’,也可以‘概括到现实主义之内去’。这种对现实主义的解释未免过于宽泛,多少还滑到现实主义‘独尊论’边上去了;这种理解,在过去有相当的代表性。”(《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然而在笔者看来,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恰恰因为其政治性而具有深刻的意义。

具体而言,文艺和政治本身并不是全然对立的,而这种对立恰恰是反思新文学时“去政治化”的过程所建构出来的。如上文所分析的,现实主义理论因为其现实性和阶级性而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不是被赋予文艺的,而是来自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因而就存在于文艺自身之中。在《文艺与政论》一文中,冯雪峰清晰地指出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是文艺和生活的关系的根本形态,因为文艺是生活的实践,它和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就构成它和现实社会生活之间的政治的关系;这和政治事业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实践的关系在根本上是没有两样的。”(《冯雪峰论文集》(上))因而“艺术的价值不能和政治的价值并立起来;归根结底,它是一个政治的价值。”(《冯雪峰论文集》(上))所以,对于冯雪峰的文艺理论的分析如果仅仅停留在文艺和政治的二元对立关系并得出要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的话,反而消解了冯雪峰的文艺理论的政治内涵。现实主义在革命中国具有极大的亲和力,而其有效性正在于现实主义最大程度地将文艺的阶级性实践化为新的政治主体的形成,具体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则是无产阶级主体的形成。

这一点可以借助于杰姆逊在2013年出版的《现实主义的二律背反》(The Antinomies of Realism)中的观点来理解。在《二律背反》的导言中,杰姆逊提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对知识或者真理的“认识论上的宣称”(an epistemological claim),强调真实、客观、现实等,这是现实主义最为特殊的一面。同时它又具有美学理念(aesthetic ideal)上的诉求,强调写作手法、审美风格、创造技巧等等。一方面是认识论上的宣称,一方面是审美理想的诉求,这就造成了现实主义的二律背反。因而这种背反性现实主义成了一个大杂烩式的概念。杰姆逊将现实主义这个大杂烩的概念进行理念上的剖析,他认为支撑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理念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及其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The Antinomies of Realism. London. New York: Verso, 2013. p.5)。正是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去思考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群体如何去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形成新的社会主体。如果将这个逻辑放到“五四”后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中,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极端动荡的时期,旧的社会秩序已然崩坏,新的社会秩序仍未建立,而新的社会秩序需要新的政治主体的形成和实践。所以,现实主义在革命中国形成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在中国“民族化”的产物,也是以文学作为实践空间以对无产阶级这一政治主体的询唤和构建。

所以,冯雪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政治意涵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对于现实的描写和介入,第二则是对于无产阶级形成的实践。这在《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的讲话》所引用的高尔基的原话中非常清晰地体现出来:“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雪峰文集》第二卷)所以在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大众化、人民力的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首要问题,而在左联的决议中(《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新任务》)就已经将文学的大众化问题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新路线中的第一个重大问题。

今天我们重读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时,必须跳过文艺和政治相互对立的二元论思维,在中国革命的历史性中抓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现实性和阶级性,从而从其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意涵的文艺理论中去看到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主体的登场与形成。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