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经典作家专刊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经典作家专刊
【郁达夫】:郁达夫著作版本遗存
  来源: [ ]

      郁达夫于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1913年9月到日本留学,次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同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一样,郁达夫后来也是弃医从文。1921年6月,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发起成立创造社,成立大会在郁达夫的寓所召开,会议决定出版社刊——《创造》季刊。《创造》季刊是创造社所有刊物中比较有分量的一种,郁达夫担任创刊号的主编,于1922年3月15日发行。此后,郁达夫还编辑过《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

     1921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了郁达夫的处女集——《沉沦》,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泰东图书局出版的《创造社丛书》的第三种,前两种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和朱谦之的论著《革命哲学》。小说集《沉沦》收《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三个短篇,并附歌德的诗作《迷娘的歌》译文。《沉沦》一出版即引起轰动,但作者本人似乎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他在7月30日的《自序》中写道:“我的三篇小说,都不是强有力的表现。自家做好之后,也不愿再读一过。所以这本书的批评如何,我是不顾着的。”

      过了整整两年,1923年10月,泰东图书局才出版了郁达夫的第二部集子——小说散文《茑萝集》(创造社《辛夷小丛书》之三),而且也只收了三篇作品——《血泪》、《茑萝行》、《还乡记》。此后的两年,郁达夫又是没有一部集子问世,给人的印象是他似乎对于汇文结集兴趣不大。1926年,郁达夫终于出版了三部新集,但都是有关文艺理论的,而且除了《文艺论集》之外,其余的两部——《小说论》、《戏剧论》——都是专著。然而到了1927年,这种局面就彻底改变了。

     1927年,郁达夫不仅有多部创作新集问世,而且竟然是打着“全集”的旗号。为自己编辑全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第一人!他在全集的《自序》中这样解释:“在未死之前,出什么全集,说来原有点可笑,但是自家却觉得是应该把过去的生活结一个总账的时候了。……自家的作品,自家没有一篇是满意的。藏拙删烦,本来是有良心的艺术家的最上法门,可是老牛舔犊,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这全集里,又把我过去的作品全部收起来了。”《达夫全集》共七卷,1927-1933年间先后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开明书店、现代书局、北新书局出版:

     第一卷《寒灰集》,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6月初版,收文十一篇:《茫茫夜》、《秋柳》、《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零余者》、《十一月初三》、《小春天气》、《薄奠》、《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烟影》、《一个人在途上》。

     第二卷《鸡肋集》,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10月初版,收文八篇:《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胃病》、《血泪》、《茑萝行》、《还乡记》、《还乡后记》。

     第三卷《过去集》,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11月初版,收文十八篇:《过去》、《清冷的午后》、《风铃》、《中途》、《孤独》、《怀乡病者》、《青烟》、《秋河》、《落日》、《离散之前》、《海上通信》、《一封信》、《北国的微音》、《给沫若》、《寒宵》、《街灯》、《祈愿》、《南行杂记》。

     第四卷《奇零集》,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3月初版,收文三十篇:《谁是我们的同伴者》、《乡村里的阶级》、《农民文艺的提倡》、《农民文艺的实质》、《在方向转换的途中》、《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公开状答日本山口君》、《〈创造日〉宣言》、《〈民众〉发刊词》、《历史小说论》、《小说的技巧问题》、《电影与文艺》、《杂评曼殊的作品》、《〈兰生弟的日记〉》、《〈鸭绿江上〉读后感》、《日记文学》、《给〈世界日报〉副刊的编者》、《立秋之夜》、《艺术家的午睡》、《牢骚四种》、《骸骨迷恋者的独语》、《送仿吾的行》、《苏州烟雨记》、《人妖》、《考试前后》、《一女侍》、《马尔戴及她的钟》、《春天的离别》、《爱的开脱》、《初次的播种》(最后五篇为译文)。

     第五卷《敝帚集》,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4月初版,收文三辑,A辑《人物和书》六篇,B辑《艺术杂论》四篇,C辑《书序批评及翻译》七篇,共十七篇。

     第六卷《薇蕨集》,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2月初版,收文九篇:《二诗人》、《故事》、《逃走》、《纸币的跳跃》、《在寒风里》、《灯蛾埋葬之夜》、《感伤的行旅》、《杨梅烧酒》、《十三夜》。

      第七卷《断残集》,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8月初版,收文四辑,A辑《论文之类》九篇,B辑《序文之类》五篇,C辑《琐言猥说》二十四篇,D辑《断残译稿》四篇,共四十二篇。

     《达夫全集》的出版绵延七年之久。在这个阶段中,除了出版全集,郁达夫还推出了一系列单行集,既有创作,也有评论和译作:

创作——

      《日记九种》,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9月初版,收文九篇:《劳生日记》、《病闲日记》、《村居日记》、《穷冬日记》、《新生日记》、《闲情日记》、《五月日记》、《客杭日记》、《厌炎日记》。郁达夫在《后叙》中对日记的内容介绍说:“半年来的生活记录,全部揭开在大家的眼前了,知我罪我,请读者自由判断,我也不必在此地强词掩饰。不过中年以后,如何的遇到情感上的变迁,左驰右旋,如何的作了大家攻击的中心,牺牲了一切还不算,末了又如何的受人暗箭,致十数年来的老友,都不得不按剑相向,这些事情,或者这部日记,可以为我申剖一二。”郁达夫写过《日记文学》的短文,把日记与文学划等号,他自己确实是用文学的笔法写日记的,并非鲁迅日记式的日常生活流水账,形同于创作,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在生前就得以结集行世,而其中有关他与王映霞之间的曲折情事更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一大卖点,因而《日记九种》出版后颇受欢迎,重版达十余次。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集,厦门世界文艺书社1929年6月初版,收文四篇:《故事》、《逃走》、《马蜂的毒刺》、《在寒风里》。

     《忏余集》,小说散文集,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2月初版,收文十篇,“小说”部分为《马缨花开的时候》、《东梓关》、《碧浪湖的秋  夜》、《迟桂花》、《瓢儿和尚》,“散记”部分为《钓台的春昼》、《志摩在回忆里》、《沪战中的生活》、《沧州日记》、《水明楼日记》。

     《迷羊》,中篇小说,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1月初版。郁达夫在《后叙》中说:“我们的愁思,可以全部说出来,交给一个比我们更伟大的牧人的,因为我们都是迷了路的羊,在迷路上有危险,有恐惧,是免不了的。只有赤裸裸地把我们所负担不了的危险恐惧告诉给这一个牧人,使他为我们负担了去,我们才能够安身立命。教会里的祈祷和忏悔,意义就在这里。”同年,月份不详,上海开明书店印行,把书名改成了《恋爱之花》。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4月初版。作者在《后叙》中写道:“写到了如今的小说,其间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我觉得比这一次写这篇小说时的心境更恶劣的时候,还不曾有过。因此这一篇小说,大约也将变作我作品之中的最恶劣的一篇。”其实,郁达夫对自己的作品是极少有满意的,所以,《她是一个弱女子》的问题倒不在于“恶劣”与否,而是出版后不久即被当局指为“普罗文艺”并遭查禁。于是作品经过删改,书名改为《饶了她》,1933年12月由现代书局再一次“初版”,并在扉页注明:“本书原名《她是一个弱女子》,奉内政部警字第四三三号批令修正改名,业经遵令删改,呈部注册,准予发行在案。”

     《浙东景物纪略》,游记,杭江铁路局1933年12月初版,为《杭江铁路局导游丛书》之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由《方岩纪静》、《烂柯纪梦》、《仙霞纪险》、《冰川纪秀》四部分组成。

     《屐痕处处》,游记集,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6月初版。集中除《浙东景物纪略》外,增收《杭江小历纪程》、《钓台的春昼》、《临平登山记》、《半日的游程》、《感伤的行旅》、《西游日录》、《出昱岭关记》、《屯溪夜泊记》、《游白岳齐云之记》、《黄山札要》,共十一篇(另附黄肇敏《黄山纪游》一篇),把游踪从浙东扩展到了江浙皖。但是,“算将起来,区区的游迹,只好说是从卧房到了厨下,或从门房到了大厅的一点点路,说游真正还说不上。不过室内旅行,也可作记,……那么,我的游记,自然也不妨收集起来,作一次对徐霞客的东施之效”(郁达夫《自序》)。对于留过洋的作者来说,这些当然是自谦之辞。

评论——

     《小说论》,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1月初版,共有六章:《现代的小说》、《现代小说的渊源》、《小说的目的》、《小说的结构》、《小说的人物》、《小说的背景》。

     《文艺论集》,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6月初版,收文十四篇:《艺术与国家》、《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文艺赏鉴上之偏爱价值》、《批评与道德》、《〈茵梦湖〉的序引》、《赫尔惨》、《自我狂者须的儿纳的生涯及哲学》、《〈黄面志〉及其他》、《诗的意义》、《诗的内容》、《诗的外形》、《北国的微音》、《读了珰生的译诗而论及于翻译》、《介绍一个文学的公式》。有趣的是,上海仙岛书店于1930年10月再版《文艺论集》,篇目未有任何增加,却冠以“增订”之名(见封面图)。

     《戏剧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7月初版,为《百科小丛书》之一,共有六章:《戏剧之一般概念》、《戏剧发展的径路》、《近代戏剧的发生》、《近代剧之开展与分化》、《近代生活的内容》、《近代剧之形式及技巧》。

     《文学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8月初版,为《百科小丛书》之一,共有六章:《生活与艺术》、《文学在艺术上所占的位置》、《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内在的倾向》、《文学在表现上的倾向》、《文学的表现体裁之分类》。

译作——

    《小家之伍》,小说集,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4月初版,收文五篇:德国Fr.盖斯戴客《废墟的一夜》、德国罗道勒夫·林道《幸福的摆》、芬兰约翰尼·阿河《一个败残的废人》、美国玛丽·衣·味儿根斯《一位纽英格兰的尼姑》、爱尔兰奥弗拉赫德《浮浪者》。

     《几个伟大的作家》,评论集,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3月初版,收文四篇:俄国麦克西摩·高尔基《托尔斯泰回忆杂记》(附俄国戈理基《一封信》)、俄国I.杜葛纳夫《〈哈孟雷特〉和〈堂吉诃德〉》、英国哈孚洛克·蔼理斯《易卜生论》、德国菲力克斯·璞本白耳格《阿河的艺术》。

      在1926-1934年间,郁达夫除了上述单行集外,不用说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未结集的作品,使得《达夫全集》变得名不副实。于是,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特别注重编辑自己的全集和文集的作家,郁达夫又出版了一系列的分类文集: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10月初版,上册收《银灰色的死》、《血泪》、《采石矶》、《空虚》、《怀乡病者》、《茑萝行》、《秋河》、《落日》、《春风沉醉的晚上》、《离散之前》、《十一月初三》、《薄奠》、《烟影》、《纸币的跳跃》、《东梓关》、《清冷的午夜》、《寒宵》十七篇,下册收《街灯》、《祈愿》、《逃走》、《微雪的早晨》、《过去》、《在寒风里》、《杨梅烧酒》、《十三夜》、《马缨花开的时候》、《迟桂花》、《瓢儿和尚》、《迟暮》、《碧浪湖的秋夜》、《唯命论者》、《二诗人》十五篇,共三十二篇。

      《达夫散文集》,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4月初版,收文二十七篇:《良友版〈新文学大系〉散文选集导言》、《归航》、《立秋之夜》、《还乡记》、《还乡后记》、《海上通信》、《北国的微音》、《零余者》、《给沫若》、《小春天气》、《故事》、《骸骨迷恋者的独语》、《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暗夜》、《送仿吾的行》、《南行杂记》、《一个人在途上》、《灯蛾埋葬之夜》、《沪战中的生活》、《志摩在回忆里》、《忆四十岁的志摩》、《雕刻家刘开渠》、《追怀洪雪帆先生》、《光慈的晚年》、《记耀春之殇》、《王二南先生传》、《记曾孟朴先生》。

     《达夫游记》,《文学创造丛书》之一,文学创造社1936年3月初版,上海杂志公司发行。《达夫游记》对《屐痕处处》删除《黄山札要》及附录,增加《桐君山的再到》、《过富春江》、《杭州》、《西溪的晴雨》、《花坞》、《皋亭山》、《超山的梅花》、《龙门山路》、《国道飞车记》、《扬州旧梦寄语堂》、《南游日记》、《雁荡山的秋月》、《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共收二十三篇。

      《达夫日记集》,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7月初版,除《日记九种》外增收《日记文学》、《再谈日记》、《沧州日记》、《水明楼日记》、《杭江小历纪程》、《西游日录》、《避暑地日记》、《故都日记》。

    《达夫所译短篇集》,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5月初版,在《小家之伍》的基础上增收德国T.史笃姆《马尔戴和她的钟》、爱尔兰G.摩尔《一女侍》、爱尔兰L.奥弗拉赫德《春天的播种》三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3月初版的《达夫自选集》。虽然郁达夫对自己的创作不满意,但能够进入《自选集》的,总应该是过得去的作品吧。正如他在《自选集序》中所说的:“我把六七册全集和三四册其他的著作等,翻了一翻,觉得能够自己感到满足的东西,仍旧是只有寥寥的几篇。或者更严格一点的说起来,则我做到如今的小说散记等文字中间,可以拿出去给世界各国人看,给天下后世人读的东西,简直一篇也没有。……选了两个多星期,反复改窜了许多次数,我的自选集总算告成了,一共有小说十篇,散记五篇,合十余万字的样子。”由于都是反复筛选出来的精品,数量又不多,本文不避重复,列目于下:小说——《二诗人》、《采石矶》、《离散之前》、《烟影》、《迟桂花》、《过去》、《在寒风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微雪的早晨》;散记——《海上通信》、《一个人在途上》、《病闲日记》、《钓台的春昼》、《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还有其他一些郁达夫的文集、选集、代表作之类,因为不是作者自己亲自编选,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此后直到郁达夫在印尼遇难,他所出版的单行集只有唯一的一种,即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5月初版的《闲书》,《良友文学丛书》之二十六。该书收录《清贫慰语》、《说肥瘦长短之类》、《说沉默》、《说姓氏》、《说谎的衰落》、《传记文学》、《谈结婚》、《暴力与倾向》、《雨》、《婿乡年节》、《杂谈七月》、《杭州的八月》、《寂寞的春朝》、《春愁》、《玉皇山》、《浙江的今古》、《住所的话》、《记风雨茅庐》、《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屠格涅夫的临终》、《查尔的百年诞辰》、《林道的短篇小说》、《读劳伦斯的小说〈却泰来夫人的爱人〉》、《钱唐汪水云的诗词》、《静的文艺作品》、《清新的小品文字》、《略谈幽默》、《Mabie幽默论抄》、《谈谈民族文艺》、《谈诗》、《娱霞杂载》、《记闽中的风雅》、《梅雨日记》、《秋霖日记》、《冬余日记》、《闽游日记》、《浓春日记》共四十篇,主要是杂感、评论和小品文,这似乎预示着郁达夫在生命最后十年中的创作方向。

      1938年12月,郁达夫到达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的副刊。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逼新加坡,郁达夫又撤退至印尼的苏门答腊。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失踪,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暗杀。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民族解放殉难烈士”。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