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6日至26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潜山市博物馆(张恨水纪念馆)联合主办的“书生顿首唤国魂——张恨水抗战文学图片展”将在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展出。本次展览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全面呈现张恨水先生以笔为枪、以文救国的文学征程,致敬这位抗战文学先驱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罕见的“高产作家”,一生创作逾三千万字,其中抗战题材作品达八百余万字。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他辗转南京、重庆等地,以小说、杂文、诗词为武器,记录烽火岁月,唤醒民族精神。展览分为“弯弓射日笔为先”“万里辗转纾国难”“‘关头’呐喊马前卒”“激浊扬清写春秋”“功绩卓著受赞誉”五大篇章,系统梳理其抗战文学脉络。
此次展览中,张恨水先生1932年自费出版的《弯弓集》格外引人注目,书中收录的《九月十八》《仇敌夫妻》等作品直指日军暴行,发出“一腔热血沙场洒,要洗关东万里图”的呐喊。此外,《太平花》《虎贲万岁》《八十一梦》等代表作集中亮相,展现了张恨水走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坚实步伐。

《健儿词》(七首),选自《弯弓集》
本次展览不仅聚焦张恨水的文学成就,更展现其人格魅力。1937年南京空袭期间,他坚守《南京人报》阵地,直至报社被迫停刊;在重庆“待漏斋”茅屋中,他笔耕不辍,以《最后关头》《上下古今谈》等副刊针砭时弊,生动诠释了“书生顿首唤国魂”的赤忱。周恩来评价“用小说的体裁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恨水先生的《八十一梦》,不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吗!”

张恨水的抗战文学兼具历史厚度与艺术价值。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指出,其作品“以国家意识笼罩全局”,开创了“国难小说”向“抗战小说”的升华;毛泽东曾称赞《水浒新传》“配合我们的抗日战争,真是雪中送炭”。展览还收录老舍、潘梓年等文化名人的评价,彰显其“坚主抗战、精进不已”的文人风骨。
展览时间:
2025年5月16日-26日(每日9:00-16:30开放,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大厅(北京市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
预约方式:
关注“中国现代文学馆”公众号免费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