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下午1时至4时,北京联合大学的6名听障同学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进行衍纸等手工实践活动,开展了一场庄重而富有教育意义的针对听障群体的红色研学内测活动。

内测实践活动成员合影
北京联合大学无障碍博物馆策划与设计团队提前组织听障同学和团队成员集合。在文学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首先前往A座二层参观“‘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同学们先是在展厅门口观看手语导览视频,以便对展览的作品呈现和无障碍设计有基本的掌握,大致了解展厅布局和重点展品,更自觉有效地欣赏文学、感悟历史。

部分成员观看手语讲解视频
接着,同学们在一部部红色经典作品前驻足,认真倾听手语讲解员讲述吴强《红日》、杨沫《青春之歌》、周立波《山乡巨变》等作品背后的奋进故事和伟大精神;也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更多内容,了解前辈们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感受中国现代文学馆为不断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发挥革命文物集中地的红色基因库作用所作的努力。在参展过程中,同学们饶有兴致地与展览的艺术装置互动,增进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如《红日》连环画的拼装、“我有一个作家梦”等。最后,同学们在留言处盖章打卡,写下观展后的想法,留下美好的纪念。王佩芳同学留言:“浏览过程中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付出,山河无恙,祖国强大起来了,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跟随手语讲解观展

体验《林海雪原》展区的互动装置

在《红日》展区观看视频

在打卡处盖章留念
随后,同学们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活动室,体验衍纸红旗的手工制作,继续激荡一代人的红色记忆。首先,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聆听了江姐绣红旗的革命故事,并展开交流,感受罗广斌笔下白公馆战友们诚挚的爱国之情。其次,同学们观看衍纸制作讲解视频,学习如何借助衍纸艺术制作属于自己的红色记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纸板上层层展开,同学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也激起强烈的爱国之情,期待着为新时代奋斗。此次“红岩魂 手工颂”内测活动,综合采用跟踪观察、个人意义映射、问卷调查三种观众研究方法。例如,在问卷调查中设置 “关于文学作品《红岩》,您还会联想到什么” 这样的问题,旨在探究不同听障程度、不同先期认知以及是否有手语介入等变量,对听障人士理解展览与体验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同时研究无障碍观展服务的应用与推进对听障学生观展效果的帮助,期望能为后续正式开展相关活动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红岩魂 手工颂”衍纸红旗制作活动




部分测试问卷
最后,主持人做活动结语。文学馆的张欣阁老师代表馆领导为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赠送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专属文创礼品。半天下来,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对红色经典和红色革命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与传承。团队参与成员也表示,希望把所学所得融入到无障碍博物馆的策划与设计中,为传承红色文化、推动博物馆无障碍事业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为听障同学举办红色研学内测活动,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文化的平台,加深对红色文学经典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为面向特殊群体完善博物馆无障碍设施注入了新的灵感动力,充分展现了现代文学馆的人文关怀与专业素养。未来,中国现代文学馆还将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化无障碍服务理念,提高工作人员无障碍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发挥好文学馆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增进文学馆对特殊群体的可及性、包容性和关怀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