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讯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 馆讯速递
全国文学馆联盟年会:数字化时代,文学馆何为?
  来源: [ ]

全国文学馆联盟年会:数字化时代,文学馆何为?

 

全体大会现场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大众文化休闲旅游、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全国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文学类博物馆作为专注于文学领域的专业博物馆,同样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关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文学大数据建设,加强馆际交流合作,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省作协主办、浙江文学馆承办的全国文学馆联盟年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26家文学类博物馆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文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出席全体大会并讲话。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致辞。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全国文学馆联盟秘书长王军作2023年度全国文学馆联盟工作报告。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主持会议。浙江文学馆、黑龙江文学馆、广东文学馆、湖南现当代文学馆、陕西文学陈列室、天津文学馆、文学辽军展示馆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担负起文化建设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支撑。文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学创新的使命。

 

李敬泽讲话

 

“文学馆作为连接文学与公众、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李敬泽表示,文学馆不仅仅是作家协会主管的文学机构,更是面向公众、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场所,在文化积累与传承、文学教育与活动、文学体验与推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新时代文学馆事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文化自觉;加强自身建设,硬件和软件两手抓,形成品牌性工作和品牌性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数字化能力,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展服务渠道,提高工作效能;充分发挥全国文学馆联盟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成员间的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增进文学馆的公共服务功能,提供丰富的文学资源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范庆瑜致辞

 

范庆瑜谈到,浙江文学馆已建成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国内首个文学数字体验厅、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正在积极筹建英语国家文学交流中心。浙江省将继续支持浙江文学馆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文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融合,为文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联盟年会在杭州举行,为馆际学习交流互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加强资源的共享、优势的互补,共同探索新时代文学传承发展的新路径,为携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3文学馆工作成绩显著

 

去年10月,浙江文学馆正式对外开放;3月27日,北京茅盾故居修缮完毕并重新开放;4月28日,广东文学馆正式开馆;湖南现当代文学馆“毛泽东与文艺展”展厅完成升级改造;江苏文学馆项目建设列入2024年度省政府重点工作,已完成选址;上海文学馆、山西文学馆正在加紧建设中……这些文学馆的规划、建设与开放,为保护文学遗产、传承文学精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王军作2023年度联盟工作报告

 

王军在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以来,全国文学馆联盟紧紧围绕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乘风破浪的积极姿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推进文化产业载体建设,打造多元文学公共空间;加强馆藏资源整合,推进文学遗产保护与传播;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馆际资源共享,增进馆际合作联动;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打造文化IP;加强学术建设,激发文学交流与创作;以融入博物馆体系建设推进文学馆高质量发展等七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叶彤主持会议

 

接下来,全国文学馆联盟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合作,共享资源优势,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文物资源整合、展览活动策划、科研项目协作、社会教育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带头务实合作,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打造面向公众的品牌性工作和服务,让文学馆成为文学体验、文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既有文学知识谱系又能播种文学种子、激发文学灵感的文化殿堂。

 

数字化赋能文学馆建设

 

浙江文学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驱动,建成全国首个文学数字体验厅;南京文学馆数字化升级;内蒙古文学馆结合数字展览手段展示地域特色;冰心文学馆推出改编微电影;广东文学馆设置“鲁迅家”展览厅;巴金故居打造“现代作家作品赏读微平台”……2023年,全国文学馆联盟成员单位不断提高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能力,探索推动文学跨界“破圈”传播,拓展文学传播的新方法新路径,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

 

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浙江文学馆共同建成的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是我国首个全面、系统的文学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浙江文学馆专门开辟数字化展厅,以庞大的文学数据为支撑,同步联通文学大数据中台,随时保持更新。“将《浙江通志·文学志》中的‘文学大事记’进行数据采集,形成文学数字长卷。同时采用AI图像生成技术为古代作家生成头像,采用动画技术为画面增加流水、飞鸟、文学地标等内容,使浙江从上古到当代的‘文学大事记’由‘书页’变为了‘画卷’,改变了以往展示单一的困难。该长卷还可以通过数字收藏、制作成实体文创等,拓宽内容的传播方式。”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说。

 

为浙江文学馆提供大数据支持的,是一家由阿里的技术团队和新闻报道领域的内容团队组成的科技公司——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展馆的核心是文化数据中台,它支撑起实体展馆的常态常新和个性化展示。实体展馆注重互动体验,云端传播网络则帮助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影响力。”新华智云的代表于静静在分享文学大数据建设经验时认为,数字化不仅为文学带来了新的展示方式,还能通过互动项目,让观众深入参与文学的探索和体验。

 

“大数据的引入为文学馆的工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促进文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文化的广泛传播。”谈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陕西文学馆,陕西省作协秘书长、二级巡视员王小渭表示,陕西省作协以建馆为契机,提前谋划布局了资料数据收集,包括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编目,以及探讨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今后将以文学大数据建设为平台,继续深化合作,扩大文学管理权,并以文学大数据应用为理念,拓展创新,让数据真正“活”起来。他认为,文学大数据建设是所有文学工作者共同的责任使命,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才能有效地在文学领域发现新机遇、巩固新阵地、创造新规划。

 

作为今年联盟年会的重要议题,“文学的数字化建设”得到了与会者的深入探讨和交流。大家普遍表示,数字化是文学馆未来发展的关键,不仅能帮助文学馆提升服务质量,还能拓宽服务范围和影响力。今天发展文学馆事业,要有面向未来的视野,包括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吸引年轻一代、如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等。馆藏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同时,人才是文学馆发展的核心,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有既懂文学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以馆际交流促进发展

 

工作交流会现场

 

中国现代文学馆助力浙江文学馆举办茅盾《子夜》出版90周年特展,并为多地文学馆提供展览合作与咨询服务;巴金故居的“温暖的友情”手札展在六个城市巡展,反响巨大;天津文学馆推出“与新时代同行”藏品展;黑龙江文学馆开展萧红作品等线上展览20余次,并结合冬季旅游推出冰雪文学专题展……2023年,全国文学馆联盟积极推动馆际交流与资源共享,协同联合办展与巡展,让优质文学资源和特色资源流动起来。

 

交流会上,与会者讨论了文学馆馆际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认为,不同文学馆之间可以通过共享各自的馆藏资源,如手稿、珍贵文献、历史照片等,来丰富展览内容和研究材料。各馆之间可以定期举行交流会议和合作策划展览,分享在数字化转型、展览策划、教育活动组织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升展览的影响力和观众的参与度。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各馆可以交流最新的技术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共同探索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文学馆的展示和教育活动中。通过馆际合作,文学馆之间还可以共同培养人才,举办专业培训和研讨会,等等。

 

会议期间,还举行全国文学馆联盟理事会,表决通过了新提名理事长单位,增补了联盟理事单位和新成员单位,文学辽军展示馆成为联盟新的理事单位。与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浙江省博物馆和浙江文学馆,感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和文学领域的前沿应用。

 

全体人员合影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