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讯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 馆讯速递
文末有惊喜 | 茅盾故居近日恢复开放
[ 作者:付丹宁 张欣阁] 来源: [ ]

1974年,茅盾先生迁居北京市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十三号小院。1981年3月27日茅盾先生去世后,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该地改建“茅盾故居”。1985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3月27日文学馆内属机构茅盾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疫情期间,茅盾故居启动了建筑修缮和展厅改陈项目,暂时关闭。2024年3月27日,茅盾故居将以崭新的面貌与观众见面。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茅盾先生的作品既是现实主义的典范,又有着极具“摩登”色彩的笔触,是理解现代中国历史、进入现代中国文学上佳的案例。

 

茅盾故居是先生晚年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这里以原始形态保留了会客厅、卧室,乃至浴室、冰箱、秋千等物。他在这里写作、阅览,接待着国内外的友人。故居的书房内有写字台、沙发,茶几上堆放着的他写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时,备查的旧期刊、平时收集的剪报资料以及晚年阅读过的书籍等。在这里,人们不难直观地触摸到一代大家生活的质地。

 

茅盾故居地处南锣鼓巷东侧,毗邻钟楼、什刹海、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等景点,闹中取静,逸致独成,是游春踏青、观览研学的好去处。

 

 

茅盾故居暗红色大门旁的两棵参天白杨,使人想起茅盾先生的名文《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进入茅盾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位于大门内侧的影壁,上嵌邓颖超书写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底的大理石匾额,影壁前有一口荷花缸。

 


     

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78平方米,为前后两进院落,共有大小房间22间,是民国时期建造的四合院。前院有北房六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六间,建筑均为合瓦过垄脊屋面。

 

茅盾半身雕像位于茅盾故居院中,置于一尊黑色大理石基座上,雕像的材质为汉白玉,高83厘米。

 

为祝贺茅盾故居恢复开放,众多茅盾文学奖得主特地为茅盾故居送来了祝福:

 

 

最最重要的,名家们也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准备了惊喜!小编忍不住挑选了一些与大家分享~~另外偷偷告诉你,小编已备好小板凳,准备当天夜里就去蹲守~~   

 

 

 

 

 

 

 

 

 

朋友们,3月27日,茅盾故居不见不散!也盼望您和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共同维护好茅盾先生留下的精神遗产。

 


 

开放时间:

每周二——周日开放,周一闭馆。

开放日9:00—16:00开馆,15:30停止入场。

 

乘车线路:

小经厂站:82路、107路、124路、135路

交道口南站:104路、108路、113路、141路

南锣鼓巷站:3路、4路、13路、42路;地铁8号线

 

电话:010-84619059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