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讯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 馆讯速递
第十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沪上颁出:将温暖的、有生命力的部分传递下去
[ 作者:张滢莹] 来源:文学报微信公众号 [ ]

唐弢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的“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每年评选一次,意在弘扬唐弢先生的学术精神,鼓励年龄45岁以下青年学者进行文学研究,奖项已成为当前国内最具权威性的青年学术奖之一。

 

11月21日上午,第十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颁奖,罗雅琳、李浴洋、丁文、石岸书、邓小燕五位青年评论家获奖。他们以各自的作品,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图景。

 

致辞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表示,现代文学研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文学有那么多的优秀作家,如果没有批评研究,没有一代代学人、批评家对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创造发展所做的学术化经典化的工作,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蓬勃发展、旺盛的当代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主编,每个月对四五十万字文稿的编辑审读,被李敬泽视作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界对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思考,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视野中,使他清晰感受到一代代前辈做出的探索和创造,“这样的探索创造放在世界范围里也是独特的,是从中国的传统、中国的现实中来的,又是具有现实性探索意义的,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正是从这样的研究中来的。”李敬泽指出,重新认识过去、认识传统,是为了更有力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并由此展开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新的创造。“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也面对着未来的当代文学,你们的参与、你们的思想和你们的话语构建至关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这个‘小奖’也很大。”

 

颁奖现场

 

唐弢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的“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每年评选一次,意在弘扬唐弢的学术精神,鼓励年龄45岁以下青年学者进行文学研究,奖项已成为当前国内最具权威性的青年学术奖之一。今后五年,唐涛青年文学研究奖的颁奖活动将都在90年前唐弢先生文学起步的上海举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在致辞中表示:“‘唐奖’回到上海,对上海文学出版界,对正在致力于打造上海新时代文学出版精品高地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文艺出版社而言,是一份凝结着中国现代文学百年辉煌百年梦想的深切寄托。”

 

评委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俊宣读授奖词。他指出,罗雅琳的《重新理解革命诗歌的“民间性”——以〈阮章竞文存 诗歌卷〉为中心》一文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展现了论者敏感的文心与锐利的洞察力。李浴洋的《“传统”的发明——“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对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的形象确立过程进行了溯源式的考证。丁文的《家族文脉:鲁迅与浙东学术的过渡环节》从考辨周氏家族文脉入手,清晰地勾勒出“地域—家族—个体”的影响模型,展现了文化积累、思想潮流、人际脉络对个体发生作用的微观过程。石岸书的《文学习性、情感政治与两种“读者”的互动——重审〈班主任〉〈伤痕〉的发表过程》从“党群关系”的角度介入《班主任》《伤痕》文本,对小说的写作、发表与经典化过程展开缜密分析,并据此来理解“伤痕文学”的发生。邓小燕的《梁鸿论——知识分子返乡书写症候分析》以梁鸿的创作为切入口,整体性地讨论中国文学中知识分子返乡书写一脉的一般症候。

 

“唐奖”奖杯

 

“这张复刻于唐弢书房椅子的奖杯常提醒我,如果唐弢先生还活着,坐在这个书房里看中国、看世界,他会思考什么、写什么?这也是我们的青年朋友应该回答的问题。”在评委代表、苏州大学教授王尧印象中,每届唐弢青年文学奖的评选过程,都是“吵”出来的,有一次评审从上午到下午,经历九轮投票才产生最终结果。“每届奖项,评委都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今天的环境中,有这样一个奖是非常不容易的。”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中,王尧见证了从唐弢到钱谷融等老一辈学人为构建学科体系的艰辛付出。“他们这一代学人,把自己的学术使命和现实关怀紧紧相连。这个传统经过一代代延续,成为新文学研究的传统。也希望青年朋友能赓续旧传统、书写新传统,为学术史谱写新的篇章。”

 

如获奖青年评论家丁文所言,个人永远只是历史的一个分子,她其实并不知道是学术史流经了他们这代人,还是他们将自己融化成了学术史的段落或者标点。除了现实的考量之外,他们最多关注的还是如何将文献、文本、文学作为一项日常功课去保持温热的手感。“学术史说到底是有人的学术,让要这种温暖的、有生命力的部分活着,然后把它传递下去,就像我们从前辈学者那里得到时一样。”

 

 

随后举办的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学术论坛中,多位学者、评论家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文学”的话题展开探讨。复旦大学副教授周展安表示,相较于史学、哲学等学科,中国现代文学的革新意识更深,是从语言开始对整个文明象征体系的革新。同时,这种创新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延续绝不是对既定存在的东西的‘拿来’,而是以创造性的否定和自我否定的方式使它得到更好的延续。”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以对鲁迅《野草》的研究为例指出,在鲁迅研究中不断有人提出“原材料”的所在,也有人认为这是对鲁迅的独创性的消解,但其实意见和讨论,都是为了正确地解释中国现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中国式的现代文明,也正像鲁迅的话,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学的展开,在各家说法中有不可避免的分支的思考,也是一个不断被构建的过程。历史是巨大的潮流,但作为学术研究的历史研究有没有这样的‘流’,是怎样的‘流’,这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需要特别警惕地加以思考。就好像读《野草》第一篇《秋夜》,不光是枣树还是枣树下面的野花野草,一定要向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发出自己的天问,这是我们学科所有,而其他学科所无的。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秉持的,五四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

 

本次活动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苏州大学江苏当代作家研究基地协办。颁奖仪式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主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长高韵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出席会议,吕新雨、文贵良、罗岗、毛尖、黄平、金理、张屏瑾、祝宇红、方岩、朱羽等多位学者、评论家与会发言。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