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讯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 馆讯速递
解放军驻京某部队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
[ 作者:郭瑾] 来源: [ ]

近日,解放军驻京某部队约200余人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七一”主题党日见学活动。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与部队领导座谈,介绍了文学馆发展历程及中国文学发展脉络,讲解了作家书房展及馆藏珍品老舍《四世同堂》、茅盾《子夜》(原稿名字《夕阳》)等手稿。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等参加座谈并陪同参观。

参观官兵有节奏又军戎整齐地分为四组,由志愿讲解员老师引导,先后参观了文学馆院内雕塑、百年文学史展、作家书房展。沿着时间脉络,讲解员李秀英、张秋萍、陈剑萍、倪季春四位老师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现当代百年文学史展(常设展)。讲解了何谓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的起讫时间,中国现代文学从哪里来,走过一个怎样的过程,经历过哪些文学思潮、文学运动,诞生了哪些作家、大师、文学社团与流派等,对社会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以及文学馆的级别、规模、与功能等。
 

 

 

在讲解逗号石的意义时,李老师介绍了馆徽的由来,并将工作证上的馆徽摘下来给官兵们看,大家边认真观赏边小心翼翼地传递。讲解老师突来灵感说:“现在馆徽传到谁手上,就把它送给谁,作为来文学馆参观的纪念吧。”一位士兵立即激动地高举手中馆徽,顿时被一片羡慕的目光包围。
 

 

走到艾青雕像时,讲解老师说:“看到他一脸沧桑凝神俯看眼前的一片土地,就想起他的诗《我爱这土地》里非常感人的两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下一句还没出口,队伍中就出现了整齐的声音“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瞬间,讲解老师被大家对文学的这份热爱与集体回应感动了。

走进常设展厅,着重介绍了晚清作家作品,严复与林纾的翻译,使中与西、新与旧文学产生方方面面的大碰撞,为新文学开辟了道路。战士们听得专注,常有提问,互动也好。
 

 

讲解老师针对主题党日活动,特意对陈独秀与李大钊进行专场介绍,突出新文学与党的诞生是互通互容的。陈独秀与李大钊是从两条平行线走到一起来,志同道合共同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在新文学运动和建党过程中的奉献精神,坚守信仰慷慨就义的不屈精神,尤其感染观者。还对红色经典《红岩》,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以及军旅作家徐光耀的《小兵张嘎》、曲波的《林海雪原》、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特别讲解,部队50个同志一组,围着讲解老师,几近无声,认真听,是一种沉浸式聆听。

主题党日活动后,讲解老师感慨说,部队组织纪律是真好,首长从始至终在队聆听,秩序井然,展厅里很静。据官兵们反映,此次文学馆之行,不仅追寻了老一代文学大家的足迹,也了解新文学的开创发生,更从中体悟到一代代文学家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汲取了奋斗的力量。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