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讯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 馆讯速递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研讨会召开
  来源:黄尚恩 [ ]

以中华文明的总体视野观照文学课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

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研讨会召开

 

研讨会现场

 

6月14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主持会议并讲话。主题教育中央第二十八指导组成员梁汉,中国作协机关党委副书记臧宏涛,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副馆长李宏伟,以及20位学界代表及文学馆负责人参加会议。

 

李敬泽主持会议并讲话

 

李敬泽在讲话中说,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站在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高度,对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的阐释,提出了新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开展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为我们思考文学问题提供了宏阔的视野。比如“连续性”之于现当代文学研究就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过去有着严格的学科划分,有时连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之间都有壁垒,在研究范式上有时过度强调断裂性而对连续性重视不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以中华文明的总体视野来看待现当代文学学科,对整个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有总体的把握,在发展变化中确立连续性,并基于此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些重要论述都为我们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打开了广阔的话语空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不断提高思想站位和政治站位,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对于文学博物馆行业的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把那些不知激励了多少人的老作品、老片子“拿出来看一看、放一放”,真正践行文学馆、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的职能,在展示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在新的时代,我们这代人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拥抱新的经验、打开新的视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各地文学馆、作家故居保存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通过多样的形式进行集中展示。王军说,中国现代文学馆藏有作家手稿、书信、图书、期刊、字画、实物、照片、视频等90万件文学资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进一步加强征集工作,同时守护好文学前辈留给我们的百年中国文学宝库。中国现代文学馆拥有“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八部红色经典中六部作品的手稿。我们必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中的红色篇章。要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文学的途径,努力把中国现代文学馆变成人气活跃的文学现场、让人敬重的文学阵地。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看展,文学馆、博物馆成为极具现场感、交流感的文化场地。现在很多文物“养在深闺人未识”,需要我们进行精选、研究、转化、展示,以展览讲好“大的叙事”,也呈现“生动的细节”。山东文学馆馆长刘青、内蒙古文学馆馆长赵富荣分别介绍了两地文学馆通过展览呈现中华文明多彩画卷的举措,并探讨了通过数字赋能扩大展览影响力的途径。

 

与会的学界代表中,既有古典学和历史学领域的专家,也有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领域的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体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卫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兴陆、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梁展、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彭春凌结合具体的文献和案例分析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强调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释放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翔、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李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周展安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一代代作家和学人既强调传统、守正、坚定的本土思维,又强调现代、开放、包容的世界视野。百余年来的中国文学就是在传统文学、世界文学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并由此鲜活呈现历史发展的大势。因此,学术界需要从总体上对中华文化、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再认识”,从新的战略高度和多元的研究视野来思索现当代文学命题,找准文学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蕾、中国社科院大学文学院讲师刘月悦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现代通俗小说、谍战小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网络文学通过“设定”的方式构建“第二世界”,并在其中注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民俗风情以及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细节,体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观照。现代通俗小说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精神都对传统小说有所继承,它们大多采用章回体,喜欢在行文中插入古诗词,暗含的是传统道德观念的时代新变。谍战小说学习了古典英雄传奇的写人手法,主人公往往天赋异禀,具有超越常人的各种技能。这些都是传统在百余年来中国文学中的遗响,需要我们从中华文脉的总体视野中加以把握。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