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过刊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过刊文章
邵燕君 雷宁 | “文学奇观”和“变迁推手”——全球网络文艺格局中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
[ 作者:邵燕君 雷宁]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

《盘龙》英译版有声电子书封面

 

 

内容提要

从全球网络文艺发展的总体格局考察,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独成奇观”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高度产业化的文学生产。通过原创的文学生产机制,中国网文令类型文学在新媒介环境中取得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积累起一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合乎网络传播规律的大众文艺作品。中国网文的“出海”,是其作为“内容高地”自然溢出,经由北美的网络粉丝渠道“不胫而走”,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开启了全球性的文学新视野。中国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爽文”以内容上的特殊吸引力与产业优势,促成了其在北美最初的核心读者群体的形成;随后,国内网文平台纷纷出海,主动参与进入发展变化的全球网络文艺格局中,扩大了中国网文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伴随着AI翻译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入与IP开发的升级,中国网络文学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

 

关  键  词

网络文学 网文出海 AI翻译 新时代文学 新大众文艺

 

自2014年底起,中国网络文学开启了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历程。十年之后,“网文出海”已经不仅是令人振奋的故事,更是实在的经济增长点。[1]从“内容输出”到“模式输出”和“套路输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历经几番腾挪跳跃,随着海外原创、AI翻译和流量经济的加入,旧的发展瓶颈陆续被突破,新前景则伴随着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只有在全球网络文艺发展的整体格局中考察,才能对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动因有清晰的认识。这一包含“他者”的视野,可以更准确地定位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成就和独特价值,更有效地把握其动力机制的发展潜能。如此,中国网络文学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加深其影响力,在激发其作为新时代文艺的活跃创造力的同时,推动世界范围内文学生产的媒介变迁进程。

 

一 “独成奇观”和“不胫而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网络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一个拥有悠久文学传统和最广大文学消费人口的大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繁荣景况。[2]谈到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成就,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为什么媒介革命在全世界发生,网络文学却在中国“独成奇观”?[3]

从全球网络文艺发展的总体趋向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成就确实具有某种特例性。当人类从印刷文明进入网络文明之后,在互联网的媒介环境下,相对于更强调互动性的电子游戏,以及能诉诸视觉、听觉等多种感性体验的影视,以抽象文字符号调动想象力的文学整体而言正逐渐被边缘化、“高雅化”,成为标志着人类印刷文明成就的文艺丰碑。事实上,近年来纸质文学的影响力已逐渐降低,这成为世界性的问题。[4]下滑的文学阅读的日常需求,依然被纸质文学出版体系凭借强大惯性力量维持着,网络文学很难找到成长机会。

中国网络文学的创生者们正是抓住了媒介革命的契机,借助国内大力发展的网络基础设施,基于当时中国特定的文学生产机制与文化消费环境,创造出一套完全根植于互联网媒介属性的生产机制。[5]这一诞生于Web2.0时代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生产模式,由起点中文网于2003年10月起成功运行,后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发展成为行业规范的“起点模式”(包括VIP付费阅读制度、职业作家体系和粉丝推荐体系),成为中国网络文学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诞生于网络空间的新文学生产机制绕过了纸质出版机制在物质和政策层面的限制,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媒介潜能,不但补上了中国原有文学机制内消费文学生产长期空缺的关键一环,更激发起深层的“爱欲生产力”,让千千万万的人实现了文学梦和写作梦,这就是中国网络文学“独成奇观”的原因。[6]

 

 2003年起点中文网VIP会员制度试行办法

 

2014年12月22日,美籍华人RWX(金庸小说人物“任我行”拼音的首字母,中文名赖静平)在北美建立了中国网络小说英译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拉开了中国网络小说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序幕。随后,Gravity Tales(引力故事)等其他粉丝翻译网站纷纷涌现。在中国网络文学自身的发展进程中,2014年也是标志性的一年。这年,国内的网络文学用户达近3亿人[7],政府监管力量和资本力量的强势进入,以及IP开发和移动转型的推进,标志着网络文学进入产业成熟和主流化的阶段。网络文学不再是“圈地自萌”的“化外之地”,而是真正变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博弈的文学场;它也不再局限于亚文化社区的“文学园地”,而是蜕变成各种流行文艺的内容库和孵化器。

 

2014年底刚建站的Wuxiaworld首页

 

在此背景下,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走红海外”成为政府、媒体、学界和网文行业等各方关注的焦点。[8]此前,网络文学作品主要在东南亚地区传播,至此却一举跨出“汉文化辐射圈”进入英语世界。网络文学向以北美为代表的更多国家、地区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令人振奋,2017年5月15日,阅文集团海外门户Webnovel(起点国际)正式上线,随后其他国内网文平台也纷纷出海,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将国内的产业模式与经验“移植”到不同的土壤。目前,翻译方面,受益于技术突破,AI翻译以每年几千部的效率提升翻译出海的速度,且翻译质量较高;原创方面,海外的Z世代创作者开始在平台上崭露头角,在推动海外原创网文增量发展的同时,在年龄结构上也与国内接轨,他们与中国的年轻创作者共同捕捉、汲取和反映全球范围内的时代新气息;[9]流量平台、短剧出海、IP开发与国际共创的兴起,则为整个中国网络文艺打开了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

 

 Webnovel网站首页

 

自2014年至今,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路不仅走通了,还走“宽”了,并展现出源源不断的后继之力。时至今日,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已不仅仅是单向文化传播行为的源头,而是正迈向一种全球性的文化事业。在更加复杂、实时的文化交流空间或将诞生的时刻,回头重审2014年底中国网文在北美影响力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海外传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在网络文学在国内趋于主流化的阶段,其在拥有发达流行文艺的英语世界也涌现出一批爱好者,是纯粹的偶然吗?他们的信息传播渠道是什么?它是如何被打通的?是什么吸引这些爱好者跨越文字和文化的阻隔?在全球网络文艺格局中,中国网络文学处在什么位置?其“文学奇观”与“不胫而走”之间存在何种深层联系?

 

二 亚洲文艺爱好者论坛的涌现和东西方粉丝渠道的打通

 

Wuxiaworld等粉丝翻译网站的出现给人最大的震动是,它们是通过趣缘社群的信息渠道在粉丝间自发传播的,与以往的国家或资本推广方式截然不同。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第一次走进欧美人的日常生活,切中他们的阅读趣味,甚至培养出阅读黏性。然而,中国网络小说的北美粉丝群体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有前人开道。

RWX在Wuxiaworld上最早连载的翻译作品是网文作家我吃西红柿的奇幻小说《盘龙》(起点中文网,2008.5.21—2009.6.12,336万字,译名Coiling Dragon),其最初的一批读者来自亚洲流行文艺爱好者论坛Spcnet。据爱好者追述,Spcnet论坛建立于2001年,是北美最早讨论亚洲文化的在线论坛之一。[10]20世纪60年代初,以动画为代表的日本ACGN(Animation、Comic、Game、Novel,即动画、漫画、游戏、小说)文化进入欧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累积起一定的影响力。以武侠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流行文艺则在70年代的美国掀起“功夫热”,并在80年代末引起美国主流文化方面的兴趣和尊重。以影视剧为代表的韩国流行文艺也在2000年后开始登陆欧美。[11]同时,新兴的互联网使信息的传递变得便利,网络空间中诞生了许多兴趣各异的在线论坛,维系着一个个线上趣缘群体,也促生了许多粉丝性的信息搬运和交流行为。为方便分享,他们通常会顺便做一些简单的翻译工作,一种跨国、跨文化、跨语种的传播和交流行为就此发生,形成一条星散分布的“交流暗河”。

 

Spcnet论坛首页

 

虽然像Spcnet这样的在线论坛相比主流消费群体来说颇为小众,但经由上述活动,不同文化间开始有了相对便利和稳定的线上信息传播途径,网络趣缘群体“逐消息而居”,聚集和建立起一个个东西方粉丝渠道。除了爱好者论坛,另一类典型的粉丝渠道是导航网站。Novel Updates(NU)是一家定位为“亚洲翻译小说目录”的导航网站,它收录全亚洲地区小说的英文翻译信息,是同类网站中规模最大的之一。[12]NU为众多个人译者提供了获取读者的稳定渠道,上面最早的中国小说译文条目是2002年首发于Spcnet的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英译版,但其早期主要导向日本轻小说翻译网站;最迟在Wuxiaworld建站前后,中国网络小说译文条目开始被NU收录,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3年5月,NU上的中国网文译文条目达7000余部,远超日本轻小说与韩国网络小说的译文数量。

 

Novel Updates译文搜索页面

 

Spcnet与NU是在中国网文经由粉丝翻译得到出海以前就已存在的北美亚洲流行文艺粉丝渠道。Spcnet是亚洲文艺爱好者聚集的平台,中国的武侠小说、古装电视剧和网络小说与日本的游戏动漫、韩国的影视剧等其他亚洲流行文艺门类在其上同时得到讨论。NU则针对小说这个文艺体裁,将中国武侠小说、日本轻小说与稍晚的中国网文和韩国网络小说等亚洲不同国家的流行小说一同收在“亚洲翻译小说”的总主题下。这表明中国网络文学在北美的传播自起步之初便处于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之中。其最初的竞争对手并非欧美传统的纸质畅销书,而是新兴的日韩二次元文化、影视剧等,它们与中国网络文学共同构成了北美网络粉丝对亚洲流行文艺的整体关注格局。

 

三 粉丝翻译网站的建立和中国网文粉丝群体的扩大

 

Wuxiaworld的创始人RWX原本是一名武侠小说爱好者,是Spcnet论坛“Wuxia Translation”(武侠翻译)版最早开始翻译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的译者之一。据他回忆,自2003年前后开始,他与一些同好以个人连载或多人接力的方式,慢慢地译出了金庸和古龙的大部分小说。这项工作几乎完全建立在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耗费近半个月翻译的一个章节“也许就几百个点击量”[13]。在武侠翻译版一篇汇总传统武侠小说翻译帖的置顶帖中,汉学家闵福德译的《鹿鼎记》等纸质本译作的亚马逊购书链接与论坛中金、古小说的翻译帖链接被列在一起。两者在发布与接受模式上无本质区别,译者慢慢输出、读者“沉默”阅读,针对内容的回帖、讨论也都不多。在流行文化产业相当发达的北美地区,假如没有更多动力与吸引力的助推,武侠小说的读者只能像Spcnet论坛武侠翻译版用户那样局限在中华文化爱好者的小众群体中,他们大都是因追中国古装电视剧、港台武侠剧等流行文艺而聚集在一起,而非武侠小说这种文艺形式的直接受众。

 

Spcnet武侠翻译版的传统武侠小说翻译汇总帖

 

情况发生变化是从中国网文入局开始的。2013年8月,武侠翻译版出现了中国网文作家我吃西红柿《星辰变》的翻译帖。《星辰变》的译者是一位越南华侨,经其引荐,RWX读了我吃西红柿的另一部作品《盘龙》,并于2014年5月开始将自己的译文上传到Spcnet论坛。非典型武侠小说的《盘龙》一开始并未被武侠翻译版的老读者所广泛接受,但随着译文章节的增多,RWX的翻译帖的人气竟“滚雪球”般暴增起来,并很快与其他更早发布在版内的武侠小说翻译帖拉开显著差异。[14]《盘龙》体现出突出的传播潜力,帖子回复中开始出现相当数量的新账号,不少读者表示自己为方便“追更”和“催更”而专门注册了Spcnet论坛的账号。与此前传统武侠小说翻译帖的互动状况相比,《盘龙》译文的读者也表现出更强的阅读黏性,到Wuxiaworld建立前夕,《盘龙》翻译帖在Spcnet这个当时只有不到六万五千名注册会员的论坛上已达到每日十几万次的浏览量。[15]而有关《盘龙》读者的追读热情,最突出的事迹莫过于“捐赠翻译”习惯的建立。这源于少数读者为感谢和鼓励RWX的工作而自发进行的捐赠行为,RWX在收到粉丝捐赠后加译额外章节作为回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译者每收到一定额度的捐赠便加更一章”的惯例,这在此前的小说翻译帖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奠定了后续粉丝翻译网站的译者获得收入的基本模式。

 

RWX在Spcnet论坛连载的《盘龙》翻译帖

 

RWX搬运翻译帖更新信息到北美最大的论坛Reddit(红迪网)上的行为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不仅使许多新读者通过帖子内的跳转链接被“引流”到Spcnet论坛(后来则是Wuxiaworld),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还使《盘龙》英译版开始获得Spcnet原先用户群体,即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在北美的直接受众以外的读者,并将其吸纳进了核心读者群体。在经由粉丝渠道搬运和翻译跨文化信息时,由于对新资讯感兴趣的活跃群体容易分散在不同的网站,翻译者有时会先后在多个站点发布帖子。据RWX本人的回顾,在他将《盘龙》最新译文的链接同步转载到Reddit的Lightnovel(轻小说)版后,“在吸引到大量新读者增加了版块热度的同时,很快就彻底地攻陷了Lightnovel版——包括许多日本轻小说的老读者在内,所有人讨论的都是中国网络小说,……最终中国网络小说选择了转移到新建的NovelTranslation(翻译小说)版,同时也带走了大部分Lightnovel版的读者”[16]。从两个版块关注者数量的涨幅看,后起的翻译小说版的确在短时间内成长到与轻小说版相似的体量(见图1);截至2025年4月,翻译小说版拥有14.7万关注者,已跻身Reddit论坛活跃规模前2%的版块。

 

图1 Reddit论坛轻小说版与翻译小说版用户规模变化[17]

 

从轻小说版到翻译小说版,《盘龙》译文在Reddit的读者群体经历了从旧的趣缘群体中浮现、凸显和独立出来,参与新版块的建设,并重新合流进入新的趣缘群体的过程。从轻小说版有关中国翻译网文的讨论可以看出,这个新兴趣缘群体十分活跃,他们异军突起,兼具凝聚力与粉丝属性,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网文在北美的核心粉丝读者群的形成。版块名称的变化也反映了北美网络爱好者对亚洲流行小说的新关注格局的产生:从主要关注或更熟悉属于日本ACGN文化的轻小说,到乐于阅读与讨论来自亚洲的所有翻译小说。“翻译小说”集合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日本轻小说、中国网络小说与韩国网络小说,这与2014年以后NU收录小说的状况一致,而“翻译”则意味着这个新群体对所进行的阅读与讨论活动的跨文化性质有更明确的觉知。至此,可以对中国网络小说在北美早期的核心读者群体做出大致画像:他们是对亚洲文化抱有兴趣、对亚洲的流行文艺作品及其常用文化符号有一定了解,同时能够在线上熟练传播与交流信息的一群网民。正是这群人让《盘龙》的翻译工作持续收获超出预期的评价和捐赠,促使以RWX为代表的海外译者建立和运营专门的粉丝翻译网站,以替代论坛发帖这种比较分散和粗糙的传播方式。

拥有独立的信息发布门户后,中国网络小说的海外读者在Wuxiaworld得到集中并进一步扩大。从2014年底到2016年中,Wuxiaworld仅用一年半时间便跃升为全球排名前1500的大型网站,人气高峰时网站日访问量突破百万次。[18]在其带动下,许多粉丝翻译组织纷纷建站,2015—2016年,NU上可以看到的中国网文翻译网站有数百家之多,较成规模的有数十家,Gravity Tales(2015年1月建立)和Volare Novels(沃拉雷小说,2015年12月建立)是其中的佼佼者。[19]

英语粉丝翻译网站建立并取得一些成绩后,法、俄、西、德、葡等国家与语种的粉丝翻译网站也开始产生。这些粉丝翻译网站不仅为其本土的线上文学带来了新的可供选择的组织、运营、传播形式和内容,也为后续中国网文平台向相应地区出海奠定了一定的接受基础。以法国为例,其原有的网络文学平台主要有本土的互动式写作平台Fyctia和国际在线阅读与写作平台Wattpad,这两个网站均允许作者在线连载作品、读者在线浏览和分享,但线上连载作品在取得突出成绩后大多会由实体出版社编辑发掘、协商出版,就此转向线下的销售和传播。Wuxiaworld取得成功后,法国本土也开始出现针对亚洲流行小说的粉丝翻译网站,如L’Empire des novels(小说帝国),其翻译资源大多来自Wuxiaworld,法译作品有《盘龙》《斗罗大陆》《全职高手》等中国网文。[20]类似NU的法语翻译小说汇总网站也开始出现,如White Novels(白色小说)。另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成立于2012年的粉丝翻译网站Rulate(意为“集体翻译系统”),它提供中日韩英等多国多语种流行小说的俄译版,整体规模较大。[21]Rulate上翻译的中国网络小说最早也由欧美粉丝翻译的英译版转译而来,但随着中国网文在海外影响力的扩大,站内有不少俄语译者开始学习中文、尝试从中文直译小说作品。截至2025年4月,Rulate收录了2210部中译俄网络小说,远高于日文和韩文小说,浏览量最高的作品有《全职法师》《全职高手》《混沌剑神》等。

 

四 中国“爽文”的产业优势与特殊吸引力

 

中国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在北美顺利吸引读者,除了得益于源自传统武侠小说、电影和古装电视剧等早期流行文艺作品的文化亲和力之外,还源于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与日本轻小说一样,中国网文也与欧美电子游戏和日本ACGN文化有强关联性。因为,只有同这些当代流行文化有强关联性、具备熟悉度的新文艺作品,才会让老消费群体闻风而动,而欧美的日本二次元爱好者大都同时是电子游戏的玩家。第二,相对于日本轻小说,中国网文有特别的阅读吸引力和整体性优势,使其能在亚洲流行文艺受众中与轻小说并驾齐驱,甚至后来居上。

从发布在Spcnet和Reddit的读者评论看,中国网文的核心吸引力为:故事主线明确,易读性佳;情节推进紧凑,几乎每章都有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悬念,可读性好;有独特的想象力体系,如修仙与武学功法、学院与门派势力、各类妖物魔兽等,内容要素丰富。例如,在《盘龙》翻译连载帖中,一位读者如此说道:“我偏爱‘我吃西红柿’的作品,原因之一是我有时候就是喜欢看那种主角的事情能顺利发展的故事,而‘西红柿’似乎也确实喜欢写这样的故事。虽然其中也会有一些挫折和悲剧情节,但总体上,主角总是不断获得成就和力量强化,这相比我最近读的其他作品来说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变化……”[22]这种保证主角能够在困难中风雨无阻地前进、在幻想性的力量体系中不断攀升,从而变得无比强大的小说,海外粉丝读者称其为“力量幻想”(power fantasy)或“进阶奇幻”(progression fantasy),在国内则主要指“升级流小说”[23],在玄幻、奇幻、科幻等题材中都十分常见,是中国网文中数量最多的一脉;或毋宁说,中国网文本身就参与了上述概念的生成。在另一篇帖子中,有读者指出,中国修仙小说的吸引力在于它拥有“与其宏大世界格局相匹配”的、个人修炼的“可能性”,“在修仙小说里,主角可以炼丹、炼器、布阵、御兽等等,包含了很多特别酷的设定。我知道下一本小说可能很糟,但万一下一本最终发展成一些真正很酷的东西呢?正是这种期待感让我一次次地回来追看。而韩文小说就从来没有给过我这种感觉——即使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韩文小说,它们的概念也都相对基础,只是执行得很好,却没有那种我在寻找的疯狂(创意)”。[24]中国网文之所以能实现其他流行小说所没有的“疯狂”创意,除了因为其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本身具有深远的文化根底,从而天然具备宽广而可供挖掘的想象空间,还因为文中大量设计并非无稽的幻想,如海外读者所说,它们构成彼此关联和交织的“力量系统”(power system),随故事线索的发展而浮现,时刻为故事的演绎而服务。最后,紧凑的情节使读者能够一直停留在中国网文营造的幻想世界中。一位从《盘龙》开始追读中国网文的老读者认为:“(中国)网络小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很容易让人上瘾(addictive),让你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因此每一章通常都会配有悬念(cliffhanger)。”[25]

“上瘾”,是海外读者追读中国网文最普遍的状态。在“升级流”之上,由中国网文读者群体发明的原生文学批评概念“爽文”与“上瘾”状态直接对位。“爽”的基本语义是明朗、痛快、畅快,在网文中,“爽”指读者在阅读专门针对其喜好和欲望而写作的小说时获得的充分的满足感和畅快感。“以爽为本”的网文就是“爽文”,如果说纸质类型小说本就建立在一套成熟且不断花样翻新的快感机制之上,那么“爽文”的“爽感机制”则进一步升级了。依托于网络媒介的在线连载和频繁互动,爽文不仅提纯和强化了快感机制,还进一步突破了现实规则的限制,以更完全地满足读者的“YY”(“意淫”的拼音首字母,即白日梦)心理、实现其内在的自我幻想。[26]“爽文”中“最有趣的高潮部分或为实现高潮而固定下来的套路”被称为“爽点”。爽点越密集的小说会被认为越“爽”,所以海外读者会认为中国网文几乎每章都有悬念——爽点的触发往往与悬念的产生与解决有关。除了“升级”,“金手指”也是制造爽点的常见套路。“金手指”是一个源于电子游戏的概念,指植入游戏的作弊程序。在网文领域,主角总能利用“正常规则之外的特殊规则”获得成功的情节常被称作“开金手指”[27],比如在修仙小说中获得一件能帮助改进修炼功法的法器就是得到“金手指”,意味着总能以比同辈更高的效率修炼。而海外读者也能从中国网文中识别出这些套路,他们通常将其简单地称为“作弊”(cheats)。

当然,借助升级和金手指展开的爽文只是中国网文的基础模式。在此基础上,网文有着极大的上升空间和丰富向度,比如可以使网文世界的逻辑无限接近现实世界的逻辑,以获得真实感;加入现实关怀和人性思考,获得深刻性;提升文笔质量,加强文学性;等等。一些优秀的网文也达到了类似的水准,如爱潜水的乌贼的《诡秘之主》,以爽文原本的“工业标准”来说,这部小说缺乏明确的升级体系来供给爽点,写作的节奏也很慢,但却成为中国网文在北美粉丝读者群体中口碑极佳的“神作”。正如一位读者所分析的:“我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网络小说。正如其他人所提到的,显然它开始得慢,但之后加速发展,且从此没有显得陈旧或慢下来。世界观非常详细、独特且构建得很好,力量体系独特、有趣,并且有许多不同的有趣互动和组合,角色都有自己的动机、目标、忧虑和问题。敌人也是如此。主角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角色,阅读起来非常令人愉悦。正如本帖中一些人提到的,他不是一个传统的强大主角,虽然他有优势,但这些优势是以有趣且与剧情相关的方式写出来的,而不是简单的机械降神(deus ex machina)。”[28]

 

《诡秘之主》改编动画英文版已在海外播出

 

概言之,在海外读者眼中,中国网文当然可以不断有“更好”和“最好”;然而,“基本款”的“爽文”也不赖。就如类型电影的套路尽人皆知却不影响其精彩,北美读者往往能识别出中国网文的套路(trope),却也认为“就中国(网络)小说而言,它们其实并不比其他幻想类的作品更套路化”[29]。诸如魔法、比武、学院式的修习生活等是北美读者熟悉的流行文化要素,升级和金手指则指向中国网文在学习电子游戏互动经验、西方奇幻小说和日本ACGN文化后,经由在线连载、按章付费的本土商业机制锻炼出的经典故事套路、写作节奏等叙事技法。此二者让北美读者能够顺利进入小说世界,进而被牢牢地吸引住。接下来,中国网文还有各种带有丰沛想象力的内容要素填充其中。这些内容不是拘于刻板印象的文化表达,而是融注了东方想象力、考虑了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叙事效果,并对上述各类读者熟悉的事物加以融会贯通后输出的表达。中国网文将所有设定素材和各类经过市场验证的成功叙事案例内化为“有机”的故事构造,富有生命力和适应性。比如修仙小说中的“修炼”(Cultivate),从表现形态上看,它与超能力和异能类似,都赋予人类操纵超自然力量的能力;从发展形式来看,它与电子游戏中的角色技能相似,都能不断升级,取得更强的威力、更耀眼的效果;从文化“原理”上看,它常以丹田为核心,从丹田驱动“气”(Qi)的流动完成对身体的锻造、进行身内与身外的“沟通”,有时还令角色化生出一个可观照的、变化发展的“体内世界”,这些设计部分承自传统武侠小说脉络,部分呼应了“天人合一”“气”“内景”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生灭循环、“三千世界”等东方宇宙观。这些方面综合演绎出了中国网文特有的叙事风格与精神气韵。

在此基础上,那个在中国网文中能够不断参悟、观想并与个人武力互动着发展前进的“道”(Dao),才让北美读者真正带着兴趣去认识中国网文作为“中国故事”的精气神,开启更深层次的文化比较、理解和交流。在翻译小说版,“如果你是一名修炼者,你的道是什么”这个帖子吸引了从“书道”(Dao of Books)到“拖延之道”(Procrastination)、“运气之道”(Dao of luck)、“自由道”(Freedom)等五花八门的回答。[30]这些回答从立身之本、自我提升路径、个人志趣与追求、趣味叙事设计、宇宙和世界观等诸方面表达了对“道”的理解,在这里,“道”是无须精确定义而又圆融通透、无所不包的,这已很接近中国人自身理解这个古老概念的方式。在逐渐接受这些理解上有高度弹性和包容度的中华文化概念的同时,北美读者也开始探讨中国网文的一些不足。一位读者在2024年评论道:“许多中国修炼小说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它们过于集中在主角身上,缺乏对世界观、非主角角色以及文化的建设。有些书做得很好,有些则做得不怎么样。这也不奇怪,因为这种公式是有效的,许多写手只是依赖于他人的成功经验。最近几年的趋势一直是所有主角都轻松取胜,几乎不经过什么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上榜。榜上有名的作品通常从主角、配角到世界观构建都非常成熟。”[31]类似评论体现出相当成熟而自觉的读者意识。

上面这则评价的客观性在于,它不仅指出了当前中国网文文本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缺点,还透露出对流行文艺作品脉络的全景式了解。这表明海外读者已开始以尊重并评析一个繁荣的大众文化产业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网络文学。事实上,除了文本本身的吸引力,作为一种大众文艺、一类特定的文化产品,中国网文还具备整体性的优势。

首先是数量众多。这确保了其对海外网络读者群体的不断供应,其中的精品之作则进一步留住了阅读量较大、要求较高的读者。其次是单个章节相对较短但全文篇幅长,确保了翻译组能频繁而持续地翻译和在线发布新章节。这两个特点令中国网文在传播过程中持续、稳定地汇聚影响力,而这种原始形式与体量是在以按章付费为代表特征的中国网络文学生产机制中塑造出的。按章付费、高频更新的连载模式十分贴合互联网本身的媒介特性和传播规律,使中国网文能有效地从各类网络信息流中捕捉并维持住读者的注意力,出海后,也凭此积累起一批核心读者;中国网文明确的故事主线和类型化的叙事动力机制有利于学习和经验推广,加之从付费标准、付费渠道到平台页面设计等一系列产业化经验的支持,欣欣向荣的付费网文平台培养出大批作家,整个中国网文产业也因此积累了大量可读性佳、宜于出海的作品。[32]故而,正如一位海外读者所总结的,“质量方面,(中、日、韩)三种语言的小说在最好和最差的情况下几乎是相等的。在它们最好的情况下,(哪个更好)主要看个人喜好;但当谈到中等水平(的作品)时,中文小说脱颖而出,因为它们就像是小说界的‘麦当劳’:能轻松读下去,且质量相对稳定”[33]。

出海之后,中国网文新增了一个群体优势——“翻译组敬业”。如前文所提及的,相较于其他流行小说,中国网文的粉丝翻译组更新得更快更多,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好而多的翻译内容吸引活跃读者,活跃读者积极讨论和捐赠支持,得到激励的翻译组加快更新,更多读者被吸引而来。[34]中国网文的形式也十分适于翻译组的工作。这条海外评论通过对比日本轻小说的更新周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中国网文的翻译工作更契合网络传播规律:“中文网络小说每日更新,而轻小说则是每年发布一次。如果每天更新,你就能每天获得浏览量和捐赠。如果你每年发布一次新的轻小说卷的翻译,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或两个月,这样你只能在那个时候获得浏览量和捐赠,所以可能翻译者就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去快速翻译。而且因为轻小说是每年发布一卷,它看起来就比较‘慢’,因为你是一次性获得所有内容,而不是每天等更新。”[35]

综上所述,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的发生,是其作为“内容高地”自然溢出,通过粉丝渠道“不胫而走”,最终来到流行产业发达的欧美地区。中国网文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框架植根于全球流行文艺,事实上,它在诞生之初就深受多种流行文化的哺育,而对关注流行文艺的海外网络趣缘群体的顺利反哺,正说明它也是媒介革命中全球网络文艺发展的一部分。放眼全球,中国网络文学最先也最全面地在互联网这一新媒介环境下实现了高度产业化的文学生产,这是其最根本的优势。中国网络文学作为新兴数字文明的先进产物,其海外传播现象为新时代文学发展打开了全新视野。在此视野下,中国网文的当代性恰恰源自其充分的大众化——它在持续创造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学作品过程中,既从世界流行文艺脉络中汲取养分,发展壮大后自然与国际文艺潮流相通;又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积极构建产业优势、塑造文化特色,最终在文学表达中自然融入独特的民族性。正是大众化与民族性的有机融合,让中国网络文学这一“文学奇观”不仅成功“走出去”,更在出海之路上越走越宽。

 

五 海外原创网文的发展与AI翻译的突破

 

2016年,中国网文海外传播取得突破的消息传回国内,促使国内网站迅速进军海外市场。2017年5月15日,阅文集团海外门户Webnovel正式上线。此后,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进入粉丝网站和官方平台并行、两种模式相互竞争的阶段,在竞争中,以内容付费为核心的完整商业机制首先被快速建立起来,[36]数年后,凭借国内产业端的海量作品、作者与资本优势,以及更加灵活的海外发展策略,官方平台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渐占上风,中国网文海外传播的重心也随之转移到以Webnovel为代表的国内出海平台上。

2018年5月15日,Webnovel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宣布全站推行VIP付费阅读制度,从而建立起与国内相近的按章付费商业机制。然而,此时限制Wuxiaworld的发展瓶颈即翻译人才匮乏的问题,Webnovel也仍然难以突破。据RWX说,Wuxiaworld的译者几乎都从中国网文的早期海外读者转化而来,他们基本以英语为母语,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大多是有中国留学经历的外国留学生、自学汉语的欧美人、华裔美国人,或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的人。几位重要的网文译者都与RWX一样出身Spcnet论坛,从翻译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开始其翻译生涯,拥有较深的中国文化积累。由于优秀的网文译者十分稀缺,在招募新人时也有较高的限制,Wuxiaworld一直选择走精品翻译的路线,维持其“小而美”的网站规模。Webnovel起初致力于建立更大规模的职业译者体系,凭借资本优势从其他翻译网站挖了不少有经验的译者,还于2017年8月并购了Gravity Tales这样既有优质译作又有优秀译者的网站,[37]不过与其既有的中文作品积累相比,此举对平台整体翻译效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

对此,Webnovel背后的“起点模式”再度展现出其灵活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此前,在粉丝翻译网站中率先开辟原创版块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是Gravity Tales。收购Gravity Tales后,Webnovel立即将之作为重要的商业战略,开始投入资源重点培养海外本土的原创网文作者。2018年4月,在全面推行付费阅读机制前夕,Webnovel开放了原创功能。Webnovel将国内俗称为“低保”的新人激励制度移植到海外,新作者签约加入付费机制后,只要在小说上架的前4个月每月上传4万字以上的内容,就可以获得每月200美元的“保底”收入,而每月上传的字数越多,“保底”收入也就越高。为对标国内职业作家体系、挖掘有潜力的海外作者,从而进一步培育海外本土原创网文精品,Webnovel还推出了一年一度的征文大赛(Webnovel Spirity Awards,简称WSA)。从2020年至2024年,Webnovel已为超过70部作品颁发WSA奖项,历届获奖作品已有近七成由阅文集团通过海外合作团队进行实体出版、有声书、漫画、影视等方面的IP开发。[38]

 

2024年Webnovel征文大赛颁奖现场

 

2024年,Webnovel已拥有44.9万名海外原创作家,海外原创作品数量达68万部。[39]Webnovel早在2018年就选择重金打造原创作家体系,意味着其当时已考虑到在国际网络文艺格局中,一个网文平台除了作为本土特色网络文学的输出方,还可能成为跨文化、跨语种的流行文艺源头生产者。阅文集团能够成功地在海外培养具有当地文化特性的原创网文,表明其已初步在世界不同地区的网络文学生产之间建立起底层的相通性,而海内外网文生产模式的打通,也与各地原创网文所使用的“网络文艺数据库”间的互通有无遥相呼应。比如,重生(reincarnation)、系统(system)和修仙(cultivation)等类型在中国网文和海外原创网文中都十分流行,但在具体写作倾向上,海外作者更重视主角性格与心理纵深面的挖掘、行为动机的详细刻画,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显示出与纸质文学传统和叙述惯例间更强的连续性。又如中国爽文中常见的“杀伐果断”的主角,其在海外原创网文体系中常常被归入“反英雄”(anti-hero)类型。“杀伐果断”的角色在海外“本地化”的难度在于如何将其妥善放置在合乎西方社会文化伦理的接受框架内。从读者讨论中可以看到,“反英雄”被认为与西方主流文艺叙事中的“英雄”和“绅士”相对,与此同时也与中国爽文中典型的带有“主角光环”的“少年天才”(young master)形象拉开了一定距离。反英雄主角的塑造不强调“正义”与“高贵”,他们也并非无所不能,甚至带有贪婪、自私等常人的缺点,但有时会为了达成好的目的而有意去做“坏事”,这反而使其具有了不同寻常的英雄气质。此外,也有读者提出,反英雄指这类“拒绝英雄旅程的召唤的角色”[40]。通过将“中国网文数据库”中的常见形象转换为更加本土化的“反英雄”形象,海外原创网文部分重塑了这类角色的行为与欲望逻辑,在新的文化框架内赋予其合理的动机与解释,确保海外读者也能安全且顺畅地享受“爽”的异质性快感。

 

Webnovel”反英雄“类型小说代表作《暗影使徒》

 

继网文作品翻译出海后,Webnovel的“模式输出”体现了中国网络文学在产业模式上的先进性。中国网文类型套路的输出则是“技术输出”,它以开源的思路助推国际化创作,浸入不同的文化肌理,跨文化的创作尝试与中国网络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过来能为中国网文创作者带来有益的启发。整体来看,通过发展海外原创网文,Webnovel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翻译者不足、译文本土化挑战等问题,但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以AI翻译为代表的机器翻译技术成为中国网文海外传播在“内容输出”方面真正的突破口。

在相对成熟的AI翻译技术涌现以前,网文的职业翻译体系在以人工为主要生产力的状态下建立起来。网文翻译同原创网文一样确立了在线连载、实时更新的工作模式。据Volare Novels的创立者、中译英网文职业译者Etvolare的分享,2019年,全职网文翻译的“标准发布计划”是一周十四章,或者说每天两章,一章大概为三千个汉字的长度,其中包括若干文化词汇、武术招式或中文专业术语;对粗通语言、文化积累一般、初入行的译者来说,这个翻译任务需要每天花费六小时来完成,而“如果前一天的配额没有完成,这些‘坑’也不会消失”,如果不“填坑”,读者、报酬与翻译动力的同步流失几乎是必然的。[41]在Wuxiaworld和Webnovel等网站也可以发现,虽然不同小说的更新速度和频率存在差异,但“日更”大体是所有小说更新时的基本要求。可以说,在工作状态与周期上,职业的网文翻译和网文作者是大体一致的。但是,不同于作品和作者之间高度绑定的关系,网文与译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多元化。据Etvolare所说,在网文译者中,握有稳定长期项目的译者实际上非常少。[42]在报酬和翻译目标上,像Wuxiaworld这样走精品翻译路线的网站的报酬制定主要是在翻译质量与数量间取平衡,但更侧重于质量,加上近年来Wuxiaworld在国内作品版权获取渠道上的缩窄,其翻译工作整体上被限制在较小的规模内。相对而言,拥有丰富版权资源的Webnovel采取更加灵活的翻译策略,比如根据投票人气选择优先翻译的作品,或根据付费数据针对性地加快热门作品翻译速度等,翻译报酬也更多是由平台根据小说质量、翻译速度和追更热度与译者协商决定。[43]

总体而言,翻译出海早期的发展导向是尽可能将稀缺的人力“用在刀刃上”。但是,与中国网文十几年来的积累,特别是其中坚作品层相比,无论从质还是量的角度看,人工翻译的产能都严重不足。LNMTL(Light Novel Machine Translations,轻小说机翻网)建立于2015年10月,创始人是一位海外的软件工程师兼中国网文爱好者。尽管技术不太成熟,译文比较粗陋,但由于机翻能快速、大量地输出英译版网文,LNMTL还是广受欢迎。在一份2017年的市场调研中,LNMTL的人气仅次于三大海外粉丝翻译网站和Webnovel,位列阅读平台第五,充分说明了早期海外读者对中国网文需求的旺盛程度。[44]

2018年以后,在AI技术的助推下,翻译出海的进程加速了。2018年7月,推文科技推出自主研发的网文AI翻译系统。与传统机翻相比,该系统选择在将中文译作外文前优先规范一遍原文的中文表达,“中译中”环节使机翻质量显著上升,基本可以做到直接阅读,并且便于多语种翻译的精细化开发。2022年,这项技术取得国家专利;据称,AI翻译使行业效率提升3600倍,成本则降低到原来的1%。这意味着,过去需要一小时进行人工翻译的一千字内容,在AI翻译系统中仅需一秒就可输出初稿。[45]此后,国内出海平台在全球多语种市场呈现倍数增长的态势。随着网文出海规模的扩大和AI对翻译输出流程的深度参与,2018—2022年,“AI翻译+人工审校”逐渐取代纯人工翻译成为更通行的工作模式。据调研,2020年,超六成海外读者认为在阅读中国网文过程中仍存在翻译质量不够高、阅读不流畅的问题;2021年,海外读者对翻译质量与速度的满意度已达近九成。[46]

2023年以后,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AI技术突破进一步解放了机器翻译的潜能。现在,AI不仅同步适配多语种的翻译,还了解许多“本地化”的知识和语言用法。2024年,Webnovel新增AI翻译作品超3200部,占平台翻译小说总量近一半。AI翻译在一年内达到了过去数年的产能,其翻译质量优良,在Webnovel畅销榜前一百的作品中,AI译作占比约四成。Webnovel的翻译小说已覆盖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印度尼西亚语、日语等多个语种,甚至还有超过400部斯瓦希里语作品。[47]由于机翻整体水准的提高,一些粉丝读者也开始选择通过翻译插件等技术手段来“自助阅读”中文作品。不过,要生产水准更高的翻译作品,在AI翻译后,仍需人工精修译文。因此,AI也在加速过去的翻译团队向编审校团队的转型。总而言之,AI翻译大大提高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内容出海效率,突破了原有的传播瓶颈。

 

六 资本流量平台的兴起与国际竞争的展开

 

2020年以后,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具体体现在一批借鉴国内流量平台模式的新出海平台在海外的兴起,以网文原作或以其常见套路为灵感来源的出海微短剧的兴起,以及围绕着网络文学原著文本展开的IP开发与国际共创的兴起。伴随着各类生产要素以各种合作形式在海内外市场环境中更加活跃地流动,一个全球性的网络文艺市场正在形成,投射出网络文艺国际竞争与文化交流的新前景。

Dreame(无限进制旗下,2018年9月上线)和Goodnovel(新阅时代旗下,2020年4月上线)是国内出海流量平台的代表,其内容付费主要建立在海外原创网文的基础上,而其模式主要参照了移动时代后国内兴起的流量平台。与起点中文网等侧重于原创内容生产的内容平台相比,流量平台模式的重点在于以资本助推内容分发,以人力和大数据算法展开作品推送渠道的精细化运作。Dreame和Goodnovel都通过把网文中常见的戏剧性情节拍成短视频、制作短图文,然后将其作为广告置入大数据推荐网络,同时投入资本进行大规模广告投放的方式来获取读者,进而融合“霸总追妻”“相爱相杀”“携宝虐渣”等中国网文经典套路,发展出“狼人”“亿万富翁”等广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女性向类型文。[48]这些流量平台的读者往往不是从此前的海外网文粉丝群体转化而来,而是从未接触过网文的新受众,因此其也为中国网文打开了进入海外大众消费市场的新可能。在北美图书类手机应用畅销榜上,Dreame和Goodnovel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超越了Webnovel,截至2025年5月,两个平台分别位于榜单的第13名和第2名。[49]

 

Dreame和Goodnovel网站首页

 

2014年至2017年,在北美粉丝翻译网站活跃的时段,一批年龄主要分布在18—25岁的欧美男性网文读者群体兴起,玄幻、奇幻、修仙升级文是其最喜爱的网络类型文。2018年以后,随着Webnovel翻译输出更多类型文,网游文和系统文等泛电子游戏类型也上升为海外读者最欢迎的网文类型。2020年以来,由于出海流量平台的兴起,中国网文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的女性消费群体开始快速增加,海外网文读者群体对不同类型网文的喜好与消费格局趋于均衡。[50]另一个通过内容分发和广告投放捕捉潜在受众并成功取得快速发展的出海文化产品是微短剧,代表性的平台有ReelShort(中文在线旗下,2022年8月上线)、DramaBox(点众科技旗下,2023年4月上线)等。与网文类似,短剧的出海方式主要有译制剧和海外本土化拍摄两种。短剧出海市场的迅速成长[51]说明与此前单纯的网文作品输出相比,现阶段中国网络文艺的海外传播在内容媒介和平台模式上有了更多选择,但原创文艺作品的生产、产业化经验的探索与积累仍旧是其发展的重心。

近年来,中国网文在海外的IP开发风潮也强调了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相较于此前以影视剧为主的传播方式,网络文学的IP开发与对外交流更强调围绕作品出海展开多方面、多媒介的增值性开发,辅以海外在地的本土化宣传,或直接与海外团队合作进行国际共创,这一调动文化产业链更多环节的方式目前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以晋江文学城为例,截至2023年8月,晋江文学城累计输出作品4500余部,与上百家合作方成功签约,除亚洲与欧美市场外,其版权出海的影响力还拓展至中东和中亚,此外,它还完成了42部影视版权、59部漫画版权、10部动画版权及1部游戏版权的转化。2024年,晋江文学城又新增海外出版签约超500部。[52]不过,考虑到精品IP所具有的传播潜力,当前中国网文的海外IP开发仍有许多上升空间。比如,国际范围内的现象级作品,就是当前的IP开发所缺乏的。尤其是在新一轮网络文艺的国际竞争正启动的当下,IP开发不应只局限于打造中国网文作品的延伸传播效应,还应逐步成为带动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升级的重要方向。

2024年,在亚太发行商推出的所有非游戏平台中,收入居前二十的有日本本土漫画平台Piccoma、韩国网漫平台Webtoon、中国网文出海平台Goodnovel以及短剧出海平台ShortMax和GoodShort等,由此可一窥当前网络文艺国际竞争的整体状况。[53]以韩国为例,2001年,韩国宣布成为超高速互联网普及率世界第一的国家,其大众互联网产业也起步很早,韩国网络小说兴起于2013年,但网络漫画是其更早成熟、如今也更具优势的网络文艺。[54]韩国将围绕着网文和网漫的IP开发作为其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并且也旨在走向国际,是当前中国网络文艺出海的直接竞争者。2021年12月,Wuxiaworld被韩国互联网企业Kakao收购,之后其实时人气榜上中韩两国的网文基本平分秋色,其译文比重也逐渐向韩国网文倾斜;同年1月,韩国另一互联网企业Naver全资收购成立于2006年的欧美著名线上写作社区Wattpad;同年5月,Kakao收购2015年成立的美国原创小说平台Radish;2022年4月,Naver收购日本电子书服务公司eBook Japan,韩国网漫开始进入日本漫画市场。对比中韩两国的网络文艺,如果说中国在网文体量和品类上优势明显,而韩国相对来说是网漫更为发达,那么,虽然中国短剧近年在出海市场异军突起,但与《鱿鱼游戏》(2021)、《黑暗荣耀》(2023)等韩国制作的全球大热网剧相比,中国在影视方面仍需积累更多的IP开发经验。[55]回望2003年中国网文付费机制初步建立的时刻,当时,正是由于影视、动漫、游戏等网络文艺缺乏足够的发展条件,门槛更低的网络文学才有肆意生长的空间。今天,这份“不匹配”又成为一块“限高”的“天花板”。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深耕多年、硕果累累,但其所出之“海”,始终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国际环境。

 

韩国制作的全球大热网剧《鱿鱼游戏》《黑暗荣耀》

 

结  语

 

从全球网络文艺发展的总体格局出发,我们看到,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性质在于,它是一种高度产业化的文学生产。它不是简单的“网络+文学”,而是把互联网的媒介基因转化为平台运行机制,创造出一套与网络媒介最匹配的生产机制。以网络文学生产机制为核心动力,文学这一古老甚至被认为已经“过气”的文艺形式,插上了新媒介的翅膀,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换个角度说,如果没有中国网络文学“独成奇观”式的发展,文学在网络时代未必能呈现出如此丰饶的面貌,它带给世界的,不仅是焕发着中华文明魅力的“中国故事”,更是成熟的运作机制、千锤百炼的类型套路、时时更新的数据库。这是中国网络文学对文学,也是对网络文艺的独特贡献。

2014年以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和主流化进程同时发生。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下,其全球性拓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命题深度交织。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普通人广泛参与的文学活动——这一新媒介环境中产生的“新大众文艺”,如今正通过海外传播深刻塑造着全球范围内读者的网络阅读习惯和口味。随着国际资本的入场,竞争力量的出现,一个全球网络文学市场正在形成,这必将有力推动世界文学从印刷文明时代向网络文学时代的变迁。

 


邵燕君 雷宁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


 

(本文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8期)

 

 

注 释

[1]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达50.7亿元,出海作品数量为80.84万部,海外用户规模达3.52亿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高莹:《彰显新大众文艺新气象》,中国社会科学网,2025年5月12日,2025年5月13日引用。

[2]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495.5亿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累计达到6.38亿人,网文作者规模达3030.1万人,网文作品数量达4210万部。冯思然、李慧楠、岑振唯、李弘:《新大众文艺崛起 多价值生态重构——基于〈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的解读》,《中国数字出版》2025年第4期。

[3]作为对比,2023年美国出版业贸易收入中数字格式(包括电子书和有声书)收入约占43亿美元(约合309.2亿元);2024年日本数字格式漫画的销售额为5122亿日元(约合260.2亿元);2024年韩国网络小说与网络漫画市场规模分别为1.35万亿韩元(约合69.5亿元)和2.189万亿韩元(约合111亿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AAP StatShot Annual Report:

Publishing Revenues Totaled $29.9 

Billion for 2023”, August 22, 2024, 

accessed April 25, 2025,

https://publishers.org/news/aap-statshot-annual-report-publishing-revenues totaled-29-9-billion-for-2023/; Kyodo News,

 “Japan manga sales top 700 bil. yen for 

1st time on digital growth”, February 25, 2025,accessed April 25,2025,

https://english.kyodonews.net/news/

2025/02/8382b018906e-japan-manga-

sales-top-700-bil-yen-for-1st-time-on-digital-

growth.html; 출판정책연구실, “2024년 

웹소설 산업 현황 실태조사”, 

April 3, 2025,accessed May15,

2025,https://www.kpipa.or.kr/p/g3_1/143?; 

김기윤기자,“K-webtoons achieve record 

2 trillion won revenue”, January 4, 

2025, accessed May 15,2025,

https://www.donga.com/en/article/all/

20250104/5381161/1?utm。

[4]例如,据调查,2021年美国人均书籍阅读量为12.6本,与2001年至2016年相比降低了2~3本,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相近的时间段里,大学生人均阅读量下降了近6本。Jeffrey M. Jones, “Americans Reading Fewer Books Than in Past”, January 10, 2022, accessed April25, 2025,

https://news.gallup.com/poll/

388541/americans-reading-fewer-

books past.aspx。

[5]参见李强《“后发环境”里的文学媒介之变——论中国网络文学的诞生》,未刊稿。

[6]参见邵燕君《以媒介变革为契机的“爱欲生产力”的解放——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动因的再认识》,《文艺研究》2020年第10期。

[7]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2.9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5.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2月3日,2025年4月25日引用。

[8]2016年9月26日,邵燕君在全国第二届网络文学论坛的主旨报告《全球媒介革命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的域外传播》中,首次将中国网文被英语世界的粉丝自发翻译、获得数以百万计的读者的情况介绍到国内。这一现象很快引起重视,媒体广为报道,如《老外也爱中国网络小说》,《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29日。

[9]2024年,00后作者在Webnovel签约作家中占比约45%,00后作者在2023年阅文集团新增作者中占比约60%。《上海国际网文周发布出海趋势报告,中国网文深入全球流行文化》,“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微信公众号,2024年12月27日,2025年4月25日引用;《Z世代的状态,阅读可见?!》,“阅文集团”微信公众号,2024年4月22日,2025年5月15日引用。

[10]Spcnet论坛下设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剧集、电影、演员、娱乐新闻等版块,以及“武侠小说”“武侠翻译”“游戏/动漫”“音乐”“旅行和美食”等版块,截至2023年8月初拥有超过七万名注册成员,于2024年7月关闭。Galvatron prime, “SPCNET FORUMS CLOSING JULY”, June 9, 2024, accessed April 12,2025, https://wuxiasociety.freeforums.net/

thread/1442/spcnet-forums-closing-july-2024。

[11]Lawrence Eng,“Anime and Manga Fandom as Networked Culture,” in Mizuko Ito, Daisuke Okabe, and Izumi Tsuji, Fandom unbound: Otaku culture in a connected world,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158-161; R. Cai,“Gender imaginations in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and the wuxia world, ”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vol. 13, no. 2 (Fall 2005), p. 442; Doobo Shim, “The Growth of Korea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Korean Wave,”in Beng Huat Chua and Koichi Iwabuchi, East Asian pop culture: Analysing the Korean wave, Pokfulam,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p. 27.

[12]2025年3月,NU列全球网站排名第6087名,月访问量达一千万人次。SimilarWeb, “novelupdates.com”,

April 29, 2025, accessed April 29, 2025,

https://pro.similarweb.com/#/digitalsuite/

websiteanalysis/overview/website-performance/*/999/1m?webSource=Total&key=novelupdates.com。

[13][15]邵燕君、吉云飞、任我行:《美国网络小说“翻译组”与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专访Wuxiaworld创始人RWX》,《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

[14]截至2023年12月,除了《鹿鼎记》(3145条)和《天龙八部》(1521条),武侠翻译版金庸作品粉丝翻译帖的回复数大多未破百,而同一时间的《盘龙》翻译帖有4594条回复。

[16]吉云飞:《“征服北美,走向世界”:老外为什么爱看中国网络小说?》,《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

[17]统计数据来自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在每半年时间跨度内选取有两个版块网页快照记录且彼此相近的时间点采集关注者数量数据,进行大致对比。其中,由于2016年数据缺乏,图中只列一组数据。

[18]2016年6月,Wuxiaworld有30万以上的每日来访人数,读者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北美读者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Webnovel推出后,2018年1月,Wuxiaworld仍有25万日独立用户,月点击量1.33亿人次,为Alexa全球网站排名的第1136名。可以说,Wuxiaworld为中国网文培育出了一个稳定的海外读者群。吉云飞:《“征服北美,走向世界”:老外为什么爱看中国网络小说?》,《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邵燕君、吉云飞、肖映萱:《媒介革命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2期。

[19]Gravity Tales由美籍华人GGP(网名全名Goodguyperson,中文名孔雪松)建立。GGP是Spcnet论坛上较早加入网文翻译工作的译者之一,他组建了Gravity Translation翻译组,有较好的英译作品储备和翻译经验。成立后,Gravity Tales很快成为北美第二大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与Wuxiaworld上清一色的玄幻与仙侠文相比,Gravity Tales还翻译了一些网游文、都市娱乐文,此外,由英文母语作者模仿中国网文形式创作的英语网文也是其一大特色。Volare Novels则由中国台湾人Etvolare(中文名艾飞尔)建立,与Wuxiaworld、Gravity Tales并列北美早期中国网文三大粉丝翻译网站,以翻译科幻、悬疑等在中国网文内部也属“非主流”类型的网络小说和女性向小说为特色。邵燕君、吉云飞、肖映萱:《媒介革命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2期。

[20]《本土的和拿来的:法国网络文学研究——法国徐爽教授作客北大网文研究论坛》,“媒后台”微信公众号,2017年12月17日,2025年5月4日引用。小说帝国现已闭站。

[21]2025年5月,Rulate达到411万人次月访问量,日均访问量超13万人次。SimilarWeb, “tl.rulate.ru”, June 11, 2025, accessed June 11,2025,https://pro.similarweb.com/#/

 digitalsuite/websiteanalysis/overview/website performance/*/999/1m?webSource=Total&key=tl.rulate.ru。

[22]SAimNE, “i hope they don’t”, September 13, 2014, accessed August 9, 2023,

https://www.spcnet.tv/forums/showthread.

php/38429-%E7%9B%98%E9%BE%99-

Coiling-Dragon-by-I-Eat-Tomatoes

(%E6%88%91%E5%90%83%

E8%A5%BF%E7%BA%A2%E6%9F%BF%

EF%BC%89-NO-SPOILERS!!!/page51.

[23]“升级”是网络小说中主角不断在力量等级体系中上升的常见套路,与电子游戏同气连枝,因此人们直接采用电子游戏里的词“练功升级”来描述此类小说,称之为“升级流”。参见邵燕君主编《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版,第280页。

[24]Vast Entertainment 471, “It would prob just be…”, May 17, 2023, accessed April 13, 2025, 

https://www.reddit.com/r/noveltranslations/

comments/13jeml4/cn_kr_or_jp/.

[25]Pandizlle: “I don’t know about that”, 

June 1, 2018, 

accessed April 13, 2025, 

https://www.reddit.com/r/

 noveltranslations/comments/8nk4ux/as_i_

read_more_novels_i_realize_

how_great_coiling/.

[26]Belldandy:《[写作素材]起点爽文经典桥段》,转引自崔宰溶《网络文学研究的原生理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23年版,第118页。

[27]邵燕君主编:《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第256页。

[28]Repul, “I think it’s the best…”, March 24, 2020, accessed April 15, 2025,

https://www.reddit.com/r/noveltranslations/

comments/fnz2ck/how_good_is_lord_of_

the_mysteries/.

[29]Vi_sucks, “That’s called a trope”, February 26, 2024, accessed April 16, 2025,

https://www.reddit.com/r/noveltranslations/

comments/1b0egrt/why_do_chinese_novels_

revolve_around_the_same/.

[30]AntontheBlock, “If you were a cultivator, what would be your dao?”, October 6, 2024, accessed April 16,2025, 

https://www.reddit.com/r/noveltranslations/

comments/1fxmui4/if_you_were_a_

cultivator_what_would_be_your_dao/.

[31]Hunmingnoisehdb, “One issue that 

a lot…”,February 27, 2024, accessed April 16, 2025,https://www.reddit.com/r/

 noveltranslations/comments/1b0egrt/

why_do_chinese_novels_

revolve_around_the_same/.

[32]截至2022年底,累计超过200万人与网络文学网站签约。其中,持续写作的活跃作者约70万人,职业作者近20万人;来自全国数十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的作者累计创作了上千万部作品,在现实、幻想、历史、科幻等主要类别下打造出超过200种细分类型。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中国作家网,2023年4月12日,2025年4月17日引用。

[33]MrAverageD: “CN novels are probably the…”, May 18, 2023, 

accessed April 17, 2025,

https://www.reddit.com/r/noveltranslations/

comments/13jeml4/cn_kr_or_jp/.

[34]Nuj, “Stay with me on this…”, February 17, 2017, accessed May 4, 2025,

https://www.reddit.com/r/LightNovels/

comments/5ulw59/im_seriously_jealous_

of_how_dedicated_chinese/.

[35]Fishyfishbait, “I think it’ s 2 things”, August 30, 2016, accessed April 17, 2025,

https://www.reddit.com/r/noveltranslations/

comments/50de4m/translation_speeds_

of_cn_kr_jp_works/.

[36]Wuxiaworld建立起以“付费提前看”为特征的预读付费机制,并完成了翻译体系的全面职业化,而Webnovel在站内逐步推行按章付费机制,并推出针对海外原创写作体系的新人作者激励制度。参见吉云飞《“起点国际”模式与“Wuxiaworld”模式——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两条道路》,《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2期。

[37]Webnovel建立后即开始以每章50—80美元的固定价格大量招聘翻译(这与当时Wuxiaworld译者的中等收入水平相当),并以重金(最高年薪达数十万美元)从Wuxiaworld等翻译网站挖人。吉云飞:《“起点国际”模式与“Wuxiaworld”模式——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两条道路》,《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2期;RWX、吉云飞:《从粉丝翻译网站到商业网文平台——再访Wuxiaworld创始人RWX》,《网络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

[38][39]《上海国际网文周发布出海趋势报告,中国网文深入全球流行文化》,“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微信公众号,2024年12月27日,2025年5月9日引用。

[40]Medicine Kind 9121, “What’ 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tihero and 

villainous leads?”,

April 25, 2025, accessed May 9, 2025,

https://www.reddit.com/r/Progression

Fantasy/comments/1k7es3m/whats_the_

difference_between_antihero_and/.

[41]Etvolare, “So you want to be a web novel translator…”, November 3, 2019, accessed May 12, 2025,

https://etvolare.com/so-you-want-to-be-a-web-novel-translator/.

[42]Etvolare, “So you want to be a web novel translator…”, November 3, 2019, accessed May 12, 2025,https://etvolare.com/so-you-want-to-be-a-web-novel-translator/.

[43]2016年12月1日,Wuxiaworld与阅文集团达成20部左右作品的版权约定,获得了大部分来自起点中文网的在译小说的版权。之后半年内,随着Webnovel的上线,Wuxiaworld与阅文的关系转向竞争,版权获取遭遇难题。2018年至2019年,广泛寻求适合翻译的作品与合作的Wuxiaworld先后与中文在线(旗下有17K小说网)和纵横文学合作,但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吉云飞:《“起点国际”模式与“Wuxiaworld”模式——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两条道路》,《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2期;RWX、吉云飞:《从粉丝翻译网站到商业网文平台——再访Wuxiaworld创始人RWX》,《网络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

[44]《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白皮书》,艾瑞咨询,2017年9月14日,2025年4月25日引用。

[45]刘江伟:《人工智能翻译助力网文“一键出海”》,《光明日报》2024年1月6日。

[46]《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艾瑞咨询,2020年8月31日,2025年5月13日引用;《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艾瑞咨询,2021年9月3日,2025年5月13日引用。

[47]《上海国际网文周发布出海趋势报告,中国网文深入全球流行文化》,“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微信公众号,2024年12月27日,2025年5月13日引用。

[48]肖映萱、王欣泽:《中国网络言情的“模式出海”与本土化演绎》,《百家评论》2025年第1期。

[49]《美国 App Store 排行榜 - iPhone - 图书(畅销榜)》,七麦数据,2025年5月14日,2025年5月14日引用。

[50]《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白皮书》,艾瑞咨询,2017年9月14日,2025年5月15日引用;《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艾瑞咨询,2021年9月3日,2025年5月15日引用。

[51]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出海短剧流水超4.3亿美元(约合31亿元),预计全年流水将达5亿美元(约合36亿元)。短剧出海收入目前呈指数级增长态势。《了解短剧出海,推荐你看〈2024中国短剧出海商业生态观察报告〉》,“剧风营”微信公众号,2024年12月24日,2025年5月14日引用。

[52]《“同舟共济”——晋江文学城二十周年庆典暨第五届作者大会在京举行》,“晋江文学城”微信公众号,2023年8月7日,2025年5月17日引用;《展望2025:“晋江IP”输出延续多元精品化》,“晋江原创小说阅读”微信公众号,2025年1月22日,2025年5月15日引用。

[53]《2025年亚太发行商非游戏应用市场洞察》,SensorTower,2025年2月13日,2025年5月15日引用。

[54]金恩惠:《从“Internet小说”到“Web小说”——媒介融合生态下韩国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确立(1990—2017)》,《网络文学评论》2018年第5期;金恩惠:《从中国网文的“彻底网络化”反观韩日网文生产机制》,《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第4期。

[55]以《鱿鱼游戏》为例,其第一季为播放平台Netflix(奈飞)带来至少 9 亿美元的收益;2024年末至2025年初播出的第二季在播期间创造了超4亿小时的总观看时长,位居全球英语和非英语剧集综合榜单首位。赵天舒:《奈飞又赢了“鱿鱼游戏”》,《北京商报》2025年1月22日。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