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过刊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过刊文章
李朝平 | 抗战初期何其芳的文艺和文体意识之变 ——《川东文艺》上的何其芳佚文考疏
  来源: [ ]

《川东文艺》第一卷第四期目录页

 

 

内容提要

《川东文艺》是1938年何其芳、杨吉甫等人在万县打造的一份抗日宣传刊物,该刊的《创刊辞》及《论文学的用途》、《给比我更年青的一群》、《补白谈》,是何其芳的佚文。这些文章有多重意义——既表达了何其芳文学、文体观念的转型:也折射出他由独语体艺术散文渐趋杂文、报告文学等非虚构文学以及个人焦点向民族视野的转变,体现出时代规约下文体意识的自觉与调整。

 

关  键  词

《川东文艺》 何其芳佚文 抗宣阵地 非虚构文学

 

新近在《川东文艺》上发现的6篇何其芳的文章,都是未入集的佚文,已有2篇陆续披露[1],现将《论文学的用途》、《给比我更年青的一群》、《补白谈》与《创刊辞》一并刊布,以成完璧。《川东文艺》是抗战初期万县的一份抗战宣传刊物,也是何其芳早年尤其是转折期文学与人生行止的重要见证,惜湮没日久,直至这17期泛黄的报纸“出土”,方可一睹真容。鉴于其间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以及它在抗战史上、在何其芳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有必要先对这份刊物的由来略作介绍。

 

一《川东文艺》的由来:打造后方抗日宣传阵地

 

1937年8月,当何其芳从北平返回万县后,时任《川东日报》主笔的旧时相识秦斌[2]力邀何其芳与杨吉甫合编《川东文艺》副刊。[3]因此,二者俱为“主编人”,并由何其芳亲笔撰写刊头。这是一份小开本、“印成单页发行”[4]的刊物,每期载文1—4篇。自1938年2月7日创刊后,每逢周一出版[5],是为周刊,时有合订本出版,比如“至于《川东文艺》合订本,拟本周星期五发售”[6]。通讯联络人正是秦斌,“来稿寄本报秦凯切转”[7],而“具体编辑工作由杨吉甫最亲近的学生中共地下党员张学培(化名霍裴)担任”[8],张学培的回忆印证了这个说法:“我是杨吉甫先生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的学生……是万县中学十四班甲组学生……他和何其芳同志竭力帮助并策动十七岁的我去承当《川东日报》文艺副刊编辑。编辑‘霍裴’这个名字就是他们俩人在有趣的谐调中拼凑而定。”[9]罗泅称“刊物出了近三十期”[10],可见第22号并非终刊。废刊的原因据说是“郭福玉发表了《续万县见闻》,揭露了地方上的阴暗,受到官方的痛恨,再加上这时何其芳已去了成都,《川东文艺》也就因此停刊”[11],但停刊时间不详。顺便说明一下,几乎同时,川东日报社还有一份《川东文艺半月刊》也在印行,社址位于万县文明路,“每逢十日和二十五日出版”[12]。两刊作者间也有交集,但这是两份独立的刊物,并无承续关系。

《川东文艺》的“出土”还可纠正部分习见认知。迄今所见绝大部分《何其芳评传》或《何其芳传》几乎都将《川东文艺》被取缔,视作何其芳愤然离万的重要原因。如谓“万县反动当局在《川东文艺》创刊短短几个月之后,就下令查封了它,并下令通缉它的编者何其芳和杨吉甫。于是,在一个深夜,何其芳和杨吉甫合计了同反动当局斗争的对策,由杨吉甫继续留在万县从事另一种形式的斗争,而何其芳则去成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组织和动员新的舆论”[13]。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补白谈》表明,何其芳早在《川东文艺》第一号付印时便去了成都——“当第一号的稿子上印刷局时我却上船了。从此以后刊物在万县而我却在成都”,《杨吉甫自传》亦能印证此一说法:“冬天《川东日报》要我同他编一个副刊《川东文艺》,刚出一期,他便到成都去了,以后他便把稿寄来。”[14]可见,《川东文艺》出版发行的整个过程中,何其芳皆不在万。事件的先后顺序恰好相反,因此,《川东文艺》的停刊与何其芳的离开万县并无因果关联。

以“文学工作应该和这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配合起来”[15]为宗旨,《川东文艺》较为青睐小说、诗歌、报告、杂感、通讯、生活记录等稿件。据称,《川东文艺》刊载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周年的文章”[16]。罗泅说:“给这刊物的撰稿人,有肖乾、卞之琳、靳以、李广田、毕奂午、曹葆华、方敬、罗念生、朱企霞、祝世德、李石锋、陈敬容等……发表了李石锋的《扯洋旗》[17],梦愚的《慰劳》,亡生的《中国是征服不了的》,祝世德的《剑吟》,陈敬容的《诗二首》,实明的《论抗战期中的青年运动》等鼓动抗战情绪的诗文。何其芳也发表了《论文学的用处》《给比我更年青的一群》《万县见闻》等文。”[18]《万县地区文化艺术志》则云:“杨吉甫也撰写了杂文《试笔》、小说《一个女子》和《星期日》等发表。”[19]现以这新发现的17期《川东文艺》为据,表列其作品刊载情况。

上表显示,这17期《川东文艺》共刊载何其芳、杨吉甫、李石峰、秦斌、方敬、陈敬容、祝实明等十余名作者三十多篇文章,涉及诗歌、文论、杂文、通讯、报告文学等众多体裁,而系于何其芳名下的文章则有5篇。另据向云鹄回忆,《创刊辞》亦为何其芳所撰,他说:“在创刊号上,何其芳亲笔写了《川东文艺》的刊头,并写了以宣传抗战为内容的发刊词。”[25]罗泅亦云:“抗战爆发后,诗人何其芳从北方回到万县家乡,在省立万县师范学校任教。他与老友杨吉甫为宣传抗战,便在一九三八年二月的《川东日报》上,创刊了《川东文艺》周刊。在他写的创刊词中说:‘现在谁都因为望见逐渐开展扩大的光明而歌唱、而兴奋、而努力……’。”[26]刊头确为何其芳手泽,且罗泅所引内容也与《创刊辞》符契,斯言不诬。《创刊辞》柔韧婉曲的笔调亦与彼时何氏文风相类,而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应同步开展的倡议,也能在《创刊辞》与后续之《补白谈》之间建立起互文关系。《创刊辞》的版权归属据此可坐实,《川东文艺》上何其芳佚文总数由是增至6篇。

 

何其芳

 


 

二 佚文考释:非虚构文体意识的生成

 

早年的何其芳曾绝尘弃世,隐身于由精美文辞砌成的琉璃世界,不倦地画梦,“追求着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直至眼中看见现实的鞭影,始关心“人间的事情”乃至揭示“人间的不幸与苦痛”。他认为“诗,如同文学中别的部门,它的根株必须深深的植在人间,植在这充满了不幸的黑压压的大地上”,这与《创刊辞》中“认定文学和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观点前后相继,何其芳摒弃了曾一度追随的京派文学准则——“追求绝对的美或者永久的人性”。抗战爆发后,何其芳从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高涨,进一步朝前迈进了,他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主张“文学工作应该和这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配合起来”。此时的何其芳正努力让文学成为服务抗战的一项庄严而神圣的工作,他说:“在这时代需要做的工作是多种的,任何人都应该负起他所能作的一部分。……我们决心开始耕耘起这小小的园地。”何其芳对“工作”的这番理解,既呼应了《流亡琐忆》中“我们要用工作和热血来洗去我们的羞耻”的主张,也预示着《工作》杂志的办刊宗旨。

文学服务于抗战体现的是文学观念的渐趋实用化。在《论文学的用途》中何其芳首先通过两则小故事讽刺了凭借文学谋取名利的种种市侩行径,以纠正对于文学功用的庸俗化理解。继而强调文学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功能,分别从磨砺感觉、滋润灵魂以及丰富情感等层面对文学的积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文学爱好者更易产生“广泛的同情”并甄别善恶。循此出发,他进一步叩问“文学对于社会的用处”,揭示文学之于革新青年思想、重铸国民灵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明显地,何其芳心中的文学不再是寂寞时“娱悦自己的玩具”[27],而是能够“撄人心”。对此,在他后来的《“自由太多”屋丛话》中尚有进一步发挥——“我们的文学有用论是主张文学为大多数被压迫者而用,为‘唤起民众’而用”[28]。

但何其芳也并未夸大文学的功用,只是将其视作“人类精神生活的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之一种”而已,因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不可偏废。更为重要之处在于,欲认清社会本质、获具人生真义,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尚需“密切的深入的而且勇敢的生活在现实世界里面”,而不能仅仅仰赖文学。较之于文学,现实生活跃居决定性地位,流露出文学观念中朴素的唯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哲学课堂上唯心论的束缚与折磨。

在后续文章中,他也一再重申这个观点,比如“生活,深入的生活,广阔的生活,对于写什么形式的文艺作品都是最重要的”。因此,《论文学的用途》开篇便表达了对北大哲学系系主任张颐的不满,认为张颐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康德、黑格尔哲学让“许多极其简单的道理都被弄得颠颠倒倒,糊里糊涂”[29]。另外,在推崇文学外部功用的同时何其芳也未忘却必要的艺术性,如其《补白谈》所言,“在这廿一期中,虽然有极少数的文章缺乏文艺性,有些文章是文艺了但不很完整,大体说来还是有不少的文章值得读一读的”,“文艺性”始终是他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尺之一。

随着文学观念从无用转向有用,对于抗战文学的文体形式何其芳也曾有过一番思索。当他意识到抗战的中流砥柱是有待充分动员的千千万万底层百姓时,文学作品的目标受众便由知识分子转变为“大多数的读者,尤其是乡间的读者”,从而自觉遵循通俗化、大众化文艺路线,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更简捷、更活泼的形式”来开展文学创作活动,“比如壁报、漫画或戏剧”。不过,相对于形式的雅俗转化,更加引人瞩目的是虚构文体向非虚构文体意识的转变。对非虚构的报告文学及杂文的重视,就是彼时何其芳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之后的选择。

抗战爆发后的何其芳是十分青睐报告文学的,他不再致力于“证明每篇散文应该是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创作”[30]。他说:“事实的报告是最需要的,无论社会的哪一方面的事实的报告。”在《补白谈》中他所称颂的也主要是报告文学,“比如梦愚的《慰劳》,在后方那种关于负伤兵士的访问的报告是很需要的”,还包括杨吉甫的《一个联保主任》以及何倍的《在乡下》等。在他看来这才是“有意义的文章”,并且期待“无论是报告、通讯,或者生活记录,是要生活在各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地域的能够写作的朋友们(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多多的自动的寄来”。

同时,何其芳也开始了自己的报告文学创作,“不久抗战爆发了。我写着杂文和报告”[31],所谓“在他的诗人生涯中穿插进了一段报告文学的创作旅程”[32],起点应该就是1938年2月28日完稿、连载于《川东文艺》上的《流亡琐忆》。稍后又相继撰述过《万县见闻》《从成都到延安》《我歌唱延安》《日本人的悲剧》《老百姓和军队》《记王震将军》《朱总司令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等。

何其芳之所以提倡报告文学,也与外国作家的影响密不可分。据何海若回忆:“一九三八年春他去成都路过重庆时,我发现他看书不再仅限于纯文艺方面的书了,其中还有社会科学和报告文学之类。他对国内外时事都很注意。当时,西班牙正在保卫马德里,他不但要读爱伦堡在前线发回的通讯报告,还读其他有关西班牙内战的书籍和文章,他自己还作笔记,绘了地图。”[33]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对何其芳的影响较深,他在《我与散文》中引用的“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一方面是荒淫与无耻”即为爱氏名言。

何海若的这则回忆不仅佐证了何其芳彼时的报告文学转向,而且也揭示了一个“同步现象”,即爱伦堡对何其芳的影响与何其芳的报告文学创作几乎是同步的,因为《流亡琐忆》也完成于1938年初春,时间上有所重合。但是,何其芳并未对爱伦堡、基希等国外报告文学名家亦步亦趋,而是采取了一种批判性接受的态度。他后来在《报告文学纵横谈》中写道:“基希的《秘密的中国》诚然是好的。……至于他那些形式上的花样,老实说,倒显出了做作与卖弄的痕迹。爱伦堡的作品,当时还是他报道西班牙内战的作品,比基希就自然一些。但是,我们要死死地去学他,那也就会写得不自然了。”[34]因此,他极力倡导报告文学的中国化与大众化,并对报告文学进行了这样一番“朴素的定义:报告文学者,记叙当前发生的事情之记事文也”[35]。也因此,致力于报告文学的写作也构成了何其芳奔赴延安的动力之一,他说:“成了这样一个打了败仗的个人主义的散兵游勇,我才想到去投奔一枝(支)苦战了十余年的大军。这决心还带着一种写作上的企图。我当时打算专心写报告。”[36]甚至有学者还将其视作创作转型压力下,“何其芳去延安显现的主要目的”[37]。

 

何其芳:《星火集》,群益出版社1946年版

 

何其芳文体转向的另一方面则是对杂文的重视。其实,大学毕业后不久,何其芳便显示出直面现实的倾向,但对于现实的主战态势却未完全拉开。直到《给比我更年青的一群》中出现这样的句子——“那种精神实在是可佩服的,……把‘妖怪’认成了风磨而不去刺它,或者明知是‘妖怪’而由于怯懦不敢去刺它,甚至自欺欺人的说它不过是风磨,也同样不应该”,何其芳的斗士形象方初具轮廓,他热情地称颂堂吉诃德身上永不褪色的理想主义情怀和敢于向现实宣战的勇气。虽然意在教导青年学生,但也能借此窥见其自身的人生与文学律动。明显地,此时他正“沿着现实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拓展……文艺观念和自我身份定位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最重要的便是由单纯揭露向尖锐批判的转变”[38]。

因此,在文学的功利之辩扰攘不休的1930年代,何其芳终于突破京派的藩篱,渐趋左翼,在《论文学的用途》中表达了对鲁迅的由衷敬意。景慕对象由周作人而鲁迅,创作的标杆与重心随之转移,个人与社会在其文学天平上的轻重关系也发生了颠倒。但其主要意义还在于从鲁迅手中接过了“精神上的武器”——杂文。1938年在《工作》《学生半月刊》等刊物上发表的众多杂文即为明证,他说:“抗战以后,在成都我写得最多的是杂文。”质言之,何其芳1938年的文学理念中多了一重基于现实的理性批判维度。而何其芳以杂文作武器的原因,恰如《给比我更年青的一群》所言,经由书中理想社会的烛照,百姓困苦及社会沉疴愈发凸显。为实现让“所居处的世界渐渐变好起来”这一目标,就得为“这伟大的工作献上一份极其渺小的力量”,当务之急是服务于抗战。但在何其芳看来,拿不了枪杆而只能拿笔杆的他,杂文便是贡献自身“力量”的方式之一,且“在后方,在原来的岗位上,我们也可以负起这责任来”。

 

王雪伟:《何其芳的延安之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灵轨迹》,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结 语

 

17期的《川东文艺》“重见天日”,弥补了学界数年的缺憾。而其间披露的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于丰富何其芳生平史料的同时亦可廓清部分迷雾,还原历史真相。无论是《创刊辞》《补白谈》,抑或《在后方》《黄河在哭泣》等,在在体现出何其芳等人意欲打造大后方抗日宣传阵地的雄心壮志与爱国热忱。职是之故,《川东文艺》的“出土”除却拓展何其芳、杨吉甫、方敬、陈敬容等文学名家的著述边界之外,亦有助于大后方抗战文学及地方文献史料的建设。

这几篇何其芳佚文不特进一步完善了史料文献,也令人真切地感知到抗战初期其人生与文学的内在律动——随着民族与爱国热情的高涨,“画梦”诗人如何将文学当作民族解放、保家卫国的武器,推动虚构的艺术散文向非虚构的杂文和报告文学的转型,体现出时代规约下文体意识的重置与自觉。对此,何其芳不仅有诸如《论文学的用途》之类的理论探索,更有《流亡琐忆》《给比我更年青的一群》等最初的报告文学和杂文实践。而它们又直接通向1940年代何其芳更为广袤的文学世界,因此,这批佚文为我们洞察其后期作品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附录:何其芳佚文四篇

 

创刊辞[39]

“大炮响了,文学便没有了声音”。如果文学不过是逃避现实者们的一种做梦和说诳的工作,在这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它就会应了这句讽刺的话,只有沉默。因为那类神经衰弱的作者,无论他们坐在“象牙之塔”里,或者楠木的窗子下,或者沙发上,都是受不了大炮声的震击的。当他们的舒服的生活被震击得粉碎时,他们一定会首先放弃他们的文学工作,那在平时被他们呼为称[40]追求绝对的美或者永久的人性的工作。

然而我们认定文学和现实有着密切的连系[41],并且,在现在,文学工作应该和这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配合起来。

这使我们敢于不顾自己的贫弱,渴想为这时代尽一点力。

对于一般的读者,综合性的刊物恐怕是更需要、更有裨益的,但可惜发刊这种性质的刊物非我们的能力所能胜任。我们平时所爱好的是文学,并且这类刊物在书店里找得着许多种。其次,我们也知道要接近大多数的读者,尤其是乡间的读者,恐怕还得采取更简捷、更活泼的形式,比如壁报、漫画或戏剧。这些是早就应该在街头、在乡场上出现的,虽说到现在仍很少看见。我们呢,也惭愧得很,以前没有做这类工作,现在又只有以这副刊的形式与读者相见。理由是同样的受着能力和其他的限制。

在这时代需要做的工作是多种的,任何人都应该负起他所能作的一部分。“条条路都可以通到罗马”,如古语所说,只要条条路所奔趋的是一个地方,我们决心开始耕耘起这小小的园地。小,然而不让它荒芜,虽说就是说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算很胆大了,因为我们人手实在太少。我们只有依靠着自己的勤勉和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们的援助。

援助,是的,就我们方面说。就读者方面说,应该是我们十分盼望这小刊物成为更多数的人说话的地方。我们相信有许多人与我们抱着同感,即是很渴望为这时代尽一点力而又限于暂时只能做文学工作,这小刊物也就是他们的。现在谁都因为望见逐渐开展、扩大的光明而歌唱、而兴奋、而努力,但同时无容讳言,黑暗还是残留着的。正如一个新的早晨,较高出的山头已沐浴着阳光而低洼的地带仍未完全脱离夜的怀抱。我们不追问黑暗的来源,那是很长很长的历史。简单说来,是我们这古老的民族不该在进化的路途中倦怠、保守,而几乎变成愚昧。但我们应该暴露它,假若我们发见[42]了黑暗还恋恋不舍的[43]残留在什么地方。自然,我们同时应该描写这在变动中的社会的光明面。

事实的报告是最需要的,无论社会的那[44]一方面的事实的报告。散在各种职业、各种生活里的读者们把所经验、所观察、所爱、所憎的事实技巧的、真实的写出来都会是很好的文章。

期望由于这类稿件的供给的繁多,这小刊物增加它每周出现的次数。

一月五日黄昏

 

 

论文学的用途[45]

文学有什么用处呢?

当我被人这样问询时我总是先告诉他两个小故事:

初夏,北平北海公园内的一个餐馆里,我和我同系的大学同学们和教授们围一个圈子坐着,喝着茶,嗑瓜子。从窗子望出去,白塔矗立在蓝色的天空中,御带桥横跨在中海和北海的分界处,衬着湖水,显得十分明净、十分美。我们在欢宴毕业同学。笑谈间,忽然一位同学向我们的系主任发问了:

“X先生在X大学里曾和鲁迅先生同过事吗?”

“是的。”

“X先生常和鲁迅先生说话吗?”

“自然!住在一起哪有不说话的道理!”

大概这位混合着幼稚的好奇心与对于鲁迅的尊敬的同学问得太天真了吧,或者我们的系主任[46]有一点儿神经过敏吧,总之,他似乎感到有伤他的尊严了,他板着面孔再加上几句:

“鲁迅是写小说的。写小说写得好便发财;不好便倒霉。在外国也是一样。”

这是一位博士兼教授的文学论。

两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又是初夏或者初秋吧。我坐在一个山东的师范学校的教员准备室里,一个教育课程的同事忽然问我说:

“我觉得学者们被人崇拜、被人尊敬倒是应该的,但我时常奇怪为什么弄弄文学或者做小说的人也那样出名。”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真正难住了他,很久都想不出答案的问题吗?还是故意的讽刺?总之这次是我有一点儿神经过敏了,我轻轻的掷回去一句话。

“你不是很崇拜鲁迅吗?鲁迅就是写小说的。”

他哑口无言了,因为他平常是爱在他的言论上表示他的左倾的。虽说我不知道他的政治信仰倒底[47]是什么?左倾是一个太广泛的名词。

但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士对于文学的态度。

鲁迅像

 

在说了这两个小故事之后,常常是听的人笑了起来,而我就在他的笑声中停止了我的话,就不正面的答复他的问题了。现在,读者们,你们是不是也笑起来了呢?你们是笑了就完了吗?还是看穿了我这小诡计而仍然要问文学有什么用处呢?

要用一句简单的话答复这问题是很难的。

并且我不像从前那样大胆、那样武断了,对于这问题。

就是在上面说过的那个师范学校的大礼堂里的讲台上,对着三百多个勤学的、老实的乡下孩子我曾说过这样的话,在我向他们讲着“我和文学”这样一个题目的后半段。

“严格的说,我没有读过一本纯粹的理论书籍,然而对于人生,对于各种问题,我似乎也有了我自己的见解。这是从哪里来的呢?从读小说来的,从读文学书籍来的。”

现在我得说这至少也有一半的错误,假若有一半的正确的话。因为在我走出大学寄宿舍之前,虽说读了许多外国有名或者不很有名的小说、戏剧、诗歌,似乎有了一些对于人生、对于各种问题的见解,究竟是杂乱的、肤浅的,或者自相矛盾的。我的生活里仍然缺乏一个中心思想,我的工作没有一个最后的目标。直到我走到社会,许多现象、许多事实强有力的教训着我,使我非常苦闷的过了一年,最后才得到了一个结论、一个信仰。

我思想的路子是这样的。

第一步,我感到人间充满了不幸。

第二步,我发见人间的不幸多半是人造的。

第三步,我肯定一切人造的东西都可用人的手毁掉它,重新造过。[48]

我是思索得多么迟钝呵!这样一条短短的路子我却走了许多年才走到了。这说明着一个什么事实呢?说明着只是坐在寄宿舍里或者图书馆里,无论读着托尔斯泰、杜斯退益夫斯基、屠格涅夫,无论读着雨果、弗罗贝尔、纪德,更无论读着梦艺[49]似的象征主义派的诗歌,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假若不密切的、深入的而且勇敢的生活在现实世界里面。

但这是不是等于说我以前所读的那些文学书籍完全是白读了呢?

也不等于的。它们之中有些练敏了我的感觉,有些告诉我人可以有着伟大的心灵,有些使我的感情丰富而且真挚。依靠这些,我才能够走进充满了不幸的现实世界里便深切的感到不合理,广泛的同情着一切的不幸的人们,并且忠实的大胆的说出我的爱和憎。

不过我摸索道路所耽搁的时间实在太长久了,假若我在从前,除了文学书籍而外,认真的读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我一定可以较早时的获得一个健全的人生观和宇宙观的。

以上是仅仅就文学对于个人的用处而说。从之得出的讨论,读者们大概可以猜到了:我肯定着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营养价[50]很高的食品之一种,但只是一种;完全靠它而忽视了其他的必需的营养物是一定会得缺陷症的。

“那末文学对于社会的用处呢?”一定有人还要这样追问的。

我还是告诉你们一个小故事吧。

这故事是非常之小,小得几乎不过一两句话而已。

我[51]就是去年的冬天,我亲自听见一个人向我说了这样的意思的话:

“小说之类新文学作品都只有拿来烧掉,青年们行为浪漫,讲什么恋爱,都是受了小说的毒。”

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呢?他根据什么判决文学书籍活该烧死[52]呢?说出来是另外一个故事,与我们的题目无关,而且太长了。

正面的答复是一个有名的事实,鲁迅最初是学医的,他想学成后一方面可以医治我国常常被中医所误的病人,一方面可以介绍西洋的科学,但后来忽然中辍了学医而从事文学运动。他感到我们的国人的精神太麻木了,而这麻木是无论中药、西药都医不好的,只有提倡文学。结果呢?使[53]大家都知道的。大家都一定想到:假若鲁迅真的学成一个医生了,而且仅仅当一个医生,那是我们这民族的多么大的损失。

三月八日,妇女节之夜。

 

 

给比我更年青的一群[54]

去年八月初,平津已失陷了好几天了,我和一位朋友去拜访一个那时还未逃出北平的名人,想从他探听一点消息。他谈论了一大阵之后,客气的说道:

“现在我想听听你们年青人的意见。”

当我们告辞出来,走在凄凉的沉寂的后门大街上,我们都不能忘掉他那句话,他用的那个字眼——“青年人”,而且感到惆怅。说句公道话,和其他的名人比起来他还是较诚恳、较直率的。然而他自己以为属于过时的一代了。论年龄他不过在壮年期,为什么这五四时代的“战士”之一已经和我们隔得很辽远了呢?

大概因为他的生活已经和我们这年青的一代离开了吧。

最近两三年来我总是生活在比我更年青的一群中,我常常怀疑对于那些和我相处过一年半载的少年人或者青年人,对于他们的蓬勃的生长,我是不是真的有过什么帮助?就是说我那些在课堂上的以及课外的“瞎说八道”是不是能够给与他们一点益处?不过这是无疑的,和他们在一起对于我自己很有好处。和他们在一起就犹如和希望、和勇气、和可以互相信托而又互相鼓励的同伴在一起一样。

所以我到这个学校里来不过两月,已对于同学们感到很亲切了。这是同学们在这学校里的最后一学期,再过两月大家便要分散,这使我不能不遵从同学们的意思,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一篇序,就是来说几句话。

走出这个学校,同学们无论到大学里去继续深造,无论到社会上去作事,都需要不断的奋斗。假若我真有着什么精神上的武器的话,我很愿分送给同学们,但可惜我没有。我只有一个诚实的态度,其次,一点理想。这两者合起来很容易使人变成一个“吉诃德先生”。这个世界闻名的人物是有点特别的,坐在书斋里读中世纪骑士小说入了迷,便装扮一个骑士走出去游行。当他见着一个风磨时竟把它误认成传说里的“妖怪”,一刀子刺去,结果不用说是自己吃了亏,而且为古今中外的聪明人所笑。但那种精神实在是可佩服的,他的错处在于误认而已。我们自然不应该把风磨认成“妖怪”,不过把“妖怪”认成了风磨而不去刺它,或者明知是“妖怪”而由于怯懦不敢去刺它,甚至自欺欺人的说它不过是风磨,也同样不应该。

怎样才认得清人类社会里的各种“妖怪”与风磨之分呢?怎样才能不怯懦也不自欺欺人呢?有的人主张多读书,有的人主张多生活。依我看来,两者不可偏废,最好是打成一片。我给同学们选的国文教材中有一篇《向高尔基致敬》,在那篇文章里罗曼·罗兰说到他和马克辛·高尔基的相异之点:“他的足迹遍及各地,他的脚至于出血,而这正是他的教育,我却仅擦开了我的肘子,擦开了中学和大学的座椅上的我的外裤。”[55]那几句话是需要补充的。高尔基从当洗碗的小伙计到当码头工人、到当流浪人,都不断的热烈的读着书,而罗兰坐在图书馆里,或者书斋里的时候也并未忘记民众。

我有时竟有着一些辽远的荒唐的想像。就比如关于读书吧,我想未来的理想社会里,不必像我们现在一样需要读着很多很多的书,读得都戴上了近视眼镜,因为那时实际的生活已与书上的理想合一了,而且由于文化的提高,生活本身就会带给人以各种必需的知识。至于现在,则我们必需[56]读了许多书而又和现实对照起来才会深切的感到大多数人都过着“非人生活”,才会明晰的知道社会的哪些地方有着毛病,才能够想像一个合理的社会、一个合理的人的生活起码应该像什么样。

要达到理想的社会,首先就得有一点理想。其次是奋斗,然而不幸由于愚昧,普通人多半是安分、懒惰、自私自利,而没有什么理想的。没有理想,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是无从奋斗也一定不会奋斗的。这道理很简单,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有了信仰然后会产生力量。我常觉得信仰这名词不仅限于对政治、对主义。我们对于人类社会抱着一些希望、一些见解也就是信仰。至于我自己的理想,或者信仰,说来很平凡,不过认为人类应该并且能够使他们所居处的世界渐渐变好起来,同时决心对这伟大的工作献上一份极其渺小的力量而已。

我们要献身于这种工作,就得不怕过艰苦的日子,不为迷信、偏见和庸俗的人生观所束缚。而在目前,在这民族解放战争正激烈的进行着的目前,更不可忘记了我们对民族国家的责任,应该一方面充实自己,一方面发挥出所有的力量,作有利于抗战的工作。

通过了八个月的艰苦的抗战,我们每个人都如安德烈·玛尔洛所说:“从那黑暗的深处看见光明正在回来了。”[57]然而这光明并不是坐着可以等到的,也不应该把争取这光明的责任单独放在忠勇的兵士们的身上。除了到前线去和他们一起战斗之外,在后方,在原来的岗位上,我们也可以负起这责任来。

自然,这是无疑的,后方的人们,不仅无知的人们,就是知识分子也一样,大家还没有负起他们的责任。无知的人们是可原谅的,而知识分子都应该受责备。上面我提到庸俗的人生观,就是针对着对这类人而说,因为他们有意的或无意的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这种庸俗的人生哲学的最好说明者是梁实秋教授,他用一个字来说明了,就是“爬”。稍微详细一点的解释是“向上爬”或者“向社会的上层爬”。他是无意之中说出来的,他那时在《新月》杂志上做一篇什么文章,其中说到无产阶级若有出息的话就应该向上爬,爬到资产阶级。他那次大大的挨了一场骂而且传为笑谈。其实梁实秋倒是比较傻的,因为我看到许多向上爬的有出息的人都是闭着眼睛,并且闭着嘴的。虽然社会的上层地方很小,可以由之达到那上面的梯子又非常的窄。知识阶级却不像无产阶级那样没有希望,他原来就站在梯子的中段,可以爬上去也可以被挤下来。不过所谓社会的上层倒底有些什么呢?说穿了来是很不高尚的、金钱和舒服的生活而已。

梁实秋

 

我在这篇文章开头所提到那位朋友有一次曾向我说:“在有些人看来,会奇怪我们为什么竟往低下的地方走吧。”

他是写诗的,然而他的为人正如他的诗一样,有一种粗暴、一种锻炼过的粗暴。

然而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劝同学们现在或者将来走到社会上去的时候,老老实实的饿死。在鲁迅的一篇讲演里,在他还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战士之前就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了:“我们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虽说接着他又加上一个解释:生存并不是苟活;温饱并不是奢侈。发展呢?我已记不清楚了,大概是并不是损害别人吧。

四月十一日下午

附记:这篇文章本来是应成都成属联中这学期毕业班的要求,给他们的毕业纪念册作的一篇序。写完后我才发觉:这和普通所谓序是多么不同呵,这仍是把我平常的一些感想抒写出来,仍是一篇文章。

四月十三日早晨

 

 

 

补白谈[58]

昨天晚上接着航空寄来的《川东文艺》第二十号和吉甫的信,单张的《编后》有这样一行:“本刊已出版至廿一期。它的内容形式怎样?这是要亲爱的读者加以批判的。”信上开头是这样两句:“川艺从二十一期要弄好一点才成了。请你多分点心在这上。”

这使我感到惭愧。

虽说从第一号起本刊的主编人下面就印着我的名字,我实在是未尽编辑的责任的。当第一号的稿子上印刷局时我却上船了。从此以后刊物在万县而我却在成都。在成都,不但要教书、改卷子,我还和一些人办了一个名叫《工作》的文艺半月刊,而且还间或给另外一些刊物写一点。当人家一次再次的到我屋子里来要文章,我怎能吝惜我的帮助呢(假若那也可以算作一种帮助的话)?假若我是一条牛,我愿意为一切人挤尽我的乳汁。这样一来给本刊我就真没有多分一些精力时间了。开头我还是比较用心的为它写一点的,后来由于没有时间的余裕,《诗歌杂论》那种草率的芜乱的东西也寄去补白了。至于在成都要得的稿子也是非常少的,就限于几个熟人的。

然而竟也出到第廿一号了。这恐怕全是吉甫和凯切[59]的力量。

在这廿一期中,虽然有极少数的文章缺乏文艺性,有些文章是文艺了但不很完整,大体说来还是有不少的文章值得读一读的。这在我是一种安慰,仿佛可以减少一点我精神上的罪咎。因为在这人力、物力都极可珍惜的目前,本刊还不是完全无意义的糟蹋了纸、油墨、排字工人的精力和读者们的时间呀。比如梦愚的《慰劳》,在后方那种关于负伤兵士的访问的报告是很需要的。比如吉甫的《一个联保主任》,我读后便觉得很应该也有那种描写后方的光明的一面的文章出现,因为我们平常都只愤慨着贪官污吏及其爪牙的众多,却几乎忘却了还是有着前进的而且能够苦干的人在各个角落里努力着。对于不孝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要尽力的抨击、说服,希望他们悔改;对于一些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着的我们的兄弟,我们应该以我们的文章当作热情的鼓舞的手膀去拥抱他们。又比如最近一期何倍的《在乡下》,虽说我还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不知写的是哪一县的乡下,那短短的文章是像鲜明的有力的粗线条一样描画出来了落后的地域的可悲愤的现象的。

我希望本刊上以后多有这一类的作品出现。

说了这句话我也就想起了对于过去的本刊的缺点的批评了。除去一些比较小的缺点,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刊出的外来的稿子太少。因为上面所说的那种比较有意义的文章,无论是报告、通讯或者生活记录,是要生活在各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地域的能够写作的朋友们(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多多的自动的寄来的。我们比较固定的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无论在万县、在成都,所看见的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往往是畸形的社会的一面。

我要重复的说出我们在《创刊辞》里所说的话。我们愿意在[60]这刊物成为所有的读者说话的地方,因为这刊物也就是你们的。把你们所身受的痛苦、快乐和一切使人感动的经验,把你们所见到的一切可憎或可爱的人物、事件、社会现象,用任何形式写出来,而且寄到本刊来发表。

六月二十六日夜。

 

李朝平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404020

 


 

注释:

[1]参看拙文《何其芳〈流亡琐忆〉初版钩沉》(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以及《论何其芳的听觉转向——以新见佚文〈诗歌杂论〉为中心》(载《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4期)。

[2]秦斌,又名秦凯切、一痕,万县后山乡人,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其兄时任《川东日报》社长。“在北京读书时倾向进步,与何其芳、杨吉甫相识。”参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万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万县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万县出版社1989年版,第41、52页。

[3][8]向云鹄:《何其芳与〈川东文艺〉》,《何其芳研究资料》1982年第1期。

[4]丽砂:《其芳老师在万县师范》,《何其芳研究资料》1982年第1期。

[5]其中第9—12号写的是“本刊暂定每星期出一版”,“出”与“一”排版顺序颠倒,应是“每星期一出版”。后来有些调整,第22号显示的是“本刊暂定每星期三出版”。《补白谈》曾援引杨吉甫致何其芳信:“本刊已出版至廿一期……川艺从二十一期要弄好一点才成了。”据此推测第21号应是《川东文艺》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出版时间的调整也极有可能是从此期开始的。

[6]秦一痕:《邮箱》,《川东文艺》第5号。

[7]参阅《川东文艺》1938年第1号报头所在栏。

[9]张学培:《师道光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万县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万县市文史资料·第17期·杨吉甫专辑》,1984年版,第20~21页。

[10]罗泅:《抗战以来的万县文学活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万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万县市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6年版,第102页。

[11]罗泅:《抗战以来的万县文学活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万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万县市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6年版,第102页。龚明德曾在《老川大的〈工作〉和〈半月文艺〉》中推测《工作》第7期上署名“郭梦愚”的《续万县见闻》出自何其芳之手,这个推断或难成立。因为《工作》上的《续万县见闻》与《川东文艺》上的《续万县见闻》应是同一篇文章,那么,“郭福玉”与“郭梦愚”便是同一人。而郭福玉则实有其人,据郑华回忆,郭福玉是永川人,从万县师范学校毕业后一度被解聘,住在红十字会里,后任教于国本小学。参阅郑华《回忆刘孟伉同志》,政协四川省万县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刘孟伉在万县》,1988年版,第45页。

[12]《川东文艺半月刊》第1卷第4期。

[13]尹在勤:《何其芳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7页。

[14]杨吉甫:《杨吉甫自传》,未刊手稿。

[15]《创刊辞》,《川东文艺》1938年第1号。

[16]向云鹄:《何其芳与〈川东文艺〉》,《何其芳研究资料》1982年第1期。

[17]根据这次发现的《川东文艺》,应为“《挂洋旗》”。

[18]罗泅:《抗战以来的万县文学活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万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万县市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6年版,第102页。

[19]四川省万县市文化局编:《万县地区文化艺术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0页。

[20]目前辑得的17期《川东文艺》,除了第1号和第22号报眉上印有明确的出版日期之外,其余各期皆无。对于这种情况,则以报头栏信息和创刊号时间相结合的方式推算其出刊时间。比如第4号报头栏云:“三、本刊暂定每星期一出版”,而《川东文艺》的创刊时间是1938年2月7日,那么第4号的出刊时间便是1938年2月28日。

[21]《挂洋旗》是李石峰应何其芳之邀而写的,“他要我给《川东文艺》写稿子,我答应了,写了一首诗《挂洋旗》给他,后来发表在他编的《川东文艺》第二期上”。参阅李石峰《与何其芳一面之缘》,《何其芳研究》1985年第8期。

[22]“实明”以及后面的“祝实明”“祝世德”系同一人。其中,“祝世德”是本名,而“实明”“祝实明”为笔名。此外,尚有“拾名”“祝笑我的”“夏留仁”“惠流芳”等笔名。祝世德是何其芳、方敬等人在万县读初中时结交的一位小学教员,被称作他们的“第一个新文学的信使”(方敬语)。参阅徐传东《何其芳与祝世德交往初考》,《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第1期。

[23]这是《论非战文学》的续篇,第7号未一次性载毕。

[24]即郭梦愚,详前注。

[25]向云鹄:《何其芳与〈川东文艺〉》,《何其芳研究资料》1982年第1期。

[26]罗泅:《抗战以来的万县文学活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万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万县市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6年版,第101页。

[27]何其芳:《梦中道路》,《刻意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8年版,第75页。

[28]何其芳:《“自由太多”屋丛话》,《星火集续编》,群益出版社1949年版,第4页。

[29]何其芳:《附记二》,《还乡杂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版,第105页。

[30]何其芳:《我和散文》,《好文章》1937年第11期。

[31]何其芳:《后记》,《夜歌》,诗文学社1945年版,第175页。

[32]朱子南:《中国报告文学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33]何海若:《何其芳琐忆》,《何其芳研究资料》1982年第1期。

[34][35]何其芳:《报告文学纵横谈》,《关于现实主义》,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第239、240页。

[36]何其芳:《后记》,《星火集》,群益出版社1946年版,第200页。

[37]王雪伟:《何其芳的延安之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灵轨迹》,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38]李朝平:《唯美诗人向文化斗士的转变——何其芳旅蓉佚文暨一份刊物梳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6期。

[39]载1938年2月7日《川东文艺》第1号。

[40]字序有误,“呼为称”应为“称呼为”。

[41] “连系”应为“联系”。

[42]“发见”应为“发现”。

[43] “的”应为“地”。

[44] “那”应为“哪”。

[45]载1938年《川东文艺》第6号。

[46]此处的系主任指的是时任北大哲学系系主任的张颐(1887—1969),四川叙永人。张颐是同盟会成员,先后获得密歇根大学和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任北大教授,1929年至1935年间任北大哲学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黑格尔、康德哲学。

[47]“倒底”应为“到底”,余皆若是,不再一一出校。

[48]类似表述亦见何其芳《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谈〈画梦录〉和我的道路》,载《文艺阵地》1940年第7期。文辞略有出入。

[49]“艺”为“呓”之误。

[50]“价”后疑脱漏一“值”字。

[51]“我”疑为衍字。

[52]“烧死”疑为“烧掉”之误。

[53]“使”疑为“是”之误。

[54]载1938年《川东文艺》第11号。

[55]引文源自罗曼·罗兰《直接地从民间来的——有力的、坚实的》,译者吕伯勤。

[56]“必需”应为“必须”。

[57]在《成都,让我把你摇醒》(载《工作》1938年第7期)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像一个盲人的眼睛终于睁开,/从黑暗的深处看见光明,/那巨大的光明呵,/向我走来,/向我的国家走来……”由此可知,此诗化用了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玛尔洛(1901—1976)的文字。“安德烈·玛尔洛”现通译为“安德烈·马尔罗”,坊间有《反回忆录》《人的命运》《王家大道》等中译本行世。

[58]载1938年7月6日《川东文艺》第22号。

[59]指的是秦凯切,即秦斌。

[60] “在”疑为衍字。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