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客座研究员(第一批)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研究方阵 > 客座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第一批)
​张莉
  来源: [ ]

张莉,2000-2007年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论文曾获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三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2010年);《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2009年、2012年度)。出版学术专著:《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批评观:

“以人的声音说话”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批评形成了新模式:批评者借用某种理论去解读作品――西方理论成了很多批评家解读作品的“拐杖”,甚至是“权杖”。另一种模式是,批评家把文本当作“社会材料”去分析,不关心作品本身的文学性,不注重自己作为读者的感受力。我不反对文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也不反对研究者对理论的学习与化用,但我反对教条主义,它使阐释文学作品的工作变成阐释“社会材料”的工作,进而这种隐蔽的教条主义形成了可怕的从社会意义出发阐发作品的阅读/批评习惯,――一部作品是否具有可讨论的“文学性”,它是否真的打动了你的内心完全被人忽略。

囿于理论与材料的批评文字只有理论的气息、材料的气息,而没有文学的气息、人的气息,它们是僵死的。而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批评家是人,不是理论机器。在任何时候,人的情感和人的感受性都是重要的,在批评领域,在占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人的主体性应该受到重视。因而,我以为,在当下,文学批评不能只给予读者新的信息,重新表述前人的思想,好的批评文字,还应该反映作者的脑力素质,对文本具有探密的勇气与潜能。

文学批评是含英咀华的艺术。它是艺术品。它须“随物赋形”。它须生动细腻。它须缜密严谨。它须写得美。我以为,好的批评具有迷人的共性,“正如一切伟大著作一样,它带着鲜明的个人印迹;它以人的声音说话”(桑塔格语)。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