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当期要目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当期要目
2017年第12期要目
  来源: [ ]

本期“文学史研究”栏目中,李今通过全面梳理清末、民国时期的译本序跋,勾勒了战争、革命与人的文学这三大时代主潮在近代的发展与流变,并揭示其中蕴涵的价值理念。高屋建瓴,史料扎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罗雅琳的论文选题巧妙,其中对范长江、陈学昭、斯诺西行写作亮点的发掘,以及三位作者差异的辨析都相当深入。

“诗歌研究”栏目也相当出彩。王德威以“重生的抒情”为主题,阐述了何其芳与冯至诗歌道路的不同及“殊途同归”,并且提炼出“梦”与“蛇”,作为讨论两位诗人作品的中心意象。论述精到,见解深刻。张松建的文章论述了美籍华裔作家张错诗歌中的离散书写主题,理论深厚,文笔流畅,对诗歌文本的分析颇有精彩之处。贺麦晓讨论吴兴华作为一位曾经被遮蔽的现代诗人是如何生成乃至经典化的,其中对于组诗《西珈》的版本分析,富有启发性。

“鲁迅研究”虽然只有一篇论文,却颇有分量。祝宇红以文学史中“庄子叹骷髅”叙事母题为线索,探讨鲁迅小说《起死》的叙事渊源及其“前文本”,角度新颖,视野开阔,依据文史,打通古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80年代研究”的三篇文章各有特色。李永东由20世纪80年代冯骥才《三寸金莲》引发的争议出发,对这部小说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评价,对于重新理解冯骥才的小说创作,具有重要价值。 戴哲通过“重返八十年代”来重新解读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对人物的精神结构与小说的文学史意义都有新的审视和见解。张继红、g郭富平论述了张贤亮小说中知识分子与民间“交往”的叙事特色,所提问题尖锐,很有现实意义。

“作家与作品”栏目中,黄平在李陀发起的2001年“纯文学”大讨论的背景下,细读其长篇新作《无名指》,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指向。王百玲通过论述林白长篇小说《北去来辞》的叙事时空体系,探讨作者的创作转型,问题意识明确,论述深入到位。

王富仁先生的离世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大损失,我们特地刊发刘勇、李春雨的《王富仁学术思想评述》,对王富仁先生将近四十年的学术遗产进行总结,以此作为纪念。

 

    目   录    

 


 

文学史研究

  • 李今 | 战争、革命、人之观念的交织与流变——《汉译文学序跋集(18941949)》序论

  • 罗雅琳 | 西部中国的现代形象——1930年代范长江、斯诺与陈学昭的西行写作

 

诗歌研究

  • 王德威 | 梦与蛇:何其芳、冯至与重生的抒情” 

  • 张松建 | 尤利西斯的归来:张错的离散书写 

  • 贺麦晓 著 李春 译 | 吴兴华作为现代诗人的生成

 

鲁迅研究

  • 祝宇红 | 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

 

学术评论

  • 刘勇 李春雨 | 王富仁学术思想评述

  • 崔一 | 中韩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80年代研究

  • 李永东 | 重读《三寸金莲》与重返80年代

  • 戴哲 | 城市化视域中的《陈奂生上城》——1980年代乡村故事的转折和隐喻

  • 张继红 郭富平 | 张贤亮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与民间

 

作家与作品

  • 黄平 | 如何从现代主义中拯救先锋文学——细读李陀《无名指》

  • 王百玲 | 融入世界的旅程——论林白《北去来辞》叙事时空体系的诗学建构

  • 王晴 | 阪急电车中的时空错置——论梅娘小说《侨民》的两个版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月刊)

主管单位 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现代文学馆

编辑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唯一官方投稿邮箱为ckbjb@wxg.org.cn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