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客座研究员(第二批)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研究方阵 > 客座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第二批)
李丹梦
  来源: [ ]

李丹梦,女,生于70年代,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某出版社副社长,现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曾在《文学评论》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论著三部。


批评观:

批评,作为自我修炼的志业

凭什么搞批评?简言之,就是平等心与清净心。靠自律、修炼达到平等与清净,批评的过程即是自行修炼的过程。这里说的清净心跟钱钟书先生所讲的“素心人”不一样,钱先生说“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实在意趣高远。而文学批评,尤其是现当代的文学批评,则要多些烟火气。所谓清净,是没有染污、偏见的意思。只有这样,才会平等,才会涵容三教九流,吐纳人间烟火。我一向认为,讲一个人懂人情、富有人情味是很高的评价。再渊深的批评,也离不开对人心的揣度、把握和洞察。所谓人道主义,当也以此为础石。测量批评的胸襟、境界,至为关键的坐标是看它对人世烟火的包容量,它的消化意愿与能力。批评者自然要发展个体的风格,但若过于雕琢、沉溺其中,批评的气象与格局则未免拘囿在一己的氛围,结果与自恋差不多的。如今提倡文化的多元是很时髦的口令,殊不知文化的多元即是人性的多元,是心的多重塑形与禀赋。多元并不意味着间隔,恰恰相反,它们彼此依偎、界定,多元通向的是一心。概而言之,多的实质是一,不是二。在同属一心的意义上,所谓多元,即是平等和悲悯。好的批评,是要朝着“一”的方向努力和探望的。

批判的权力从何而来?它只能建立在理解和沟通的基础上。只有把他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你才有批评发言的权力。真正的批评是从其作为对象的文本里生长出来的,虽然二者的表达方式迥异,但内里的精神就像一个人的自省、忏悔和对美好人性的希冀:痛切批判的同时,亦在深刻的自我检视和憧憬。批评的美妙体验正在于此,它实践了生活中理解的纯粹。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