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陈广角

陈列大观 当前位置:首页 > 展陈广角 > 陈列大观
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鲁迅先生与书籍装帧”展
  来源: [ ]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中国现代文学馆将于2021年9月25日举办“鲁迅先生与书籍装帧”展,从本馆的唐弢文库、巴金文库、倪墨炎文库、侯金镜文库等作家藏书文库中,提取了鲁迅先生的著作及其参与装帧设计的书刊版本共61种展示给公众,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书籍装帧是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好的书籍装帧既要恰当地反映书籍的内容、特色和作者的意图,又要有美感,达到雅俗共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是对书籍装帧格外重视的作家。他对于书籍封面的设计,偏重于作为书籍的精美的装饰,但也不排斥高度概括书的内容化为形象的做法。既能吸收西方美术的精华,也积极提倡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他为自己的著作《呐喊》设计的封面,醒目有力,又稳重朴雅,落落大方,体现了高深的艺术修养。

《呐喊》1926年10月北新书局初版。此为1935年9月卄二版。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藏。20×14×1.1厘米。

 

展厅整体效果照片

 

除了61部珍贵的展品外,此次展览还精选13部作品,以实物、放大封面图和鲁迅关于该书装帧的通信手稿节选相结合的形式,做特写突出展示。欣赏这些设计,阅读这些通信,一方面能领略到鲁迅先生在书籍装帧上的巧思,比如《坟》的封面,图案是荒野上的一口棺木,旁边有几株小草,扉页上画了一个小方形的题饰,方形以花边组成,内容包括:雨、天、树、月、云,小方框上站着一只猫头鹰。封面仿佛在说,旧中国如荒野,死一样的寂静,而扉页题饰似乎象征着旧中国如雨天一样阴湿;那只猫头鹰则大概在比喻鲁迅先生自己。


《坟: 1907-1925》1927年北京未名社出版。鲁迅设计文字,陶元庆作图。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藏。19.5×14×1.5厘米。

 

《奔流》(月刊),1928年6月北新书局发行。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馆期刊库藏。22.5×16×0.8厘米。封面设计选米黄色胶版纸,字体用偏方头,再加双勾线,横式,下面以阿拉伯数字表明期数,庄严朴素。

 

另一方面,也能看出鲁迅先生不愧一位全能的装帧艺术家。装帧艺术,不仅仅指为一本书设计一张封面画,它还包括为一部著作设计环衬、扉页、正文排版格式和版权页,还要关心纸张、印刷、装订等等。凡是鲁迅经手付排的书稿,对上面所说的装帧工作,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他对封面的印制要求也非常严格,一定要做到和设计原作不差毫厘,这和他对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性格有关。

鲁迅1926年10月29日致陶元庆信谈《彷徨》的设计

 

鲁迅1931年11月13日致孙用信谈《勇敢的约翰》装帧

 


瞿秋白译文集《海上述林》,1936年诸夏怀霜社校印。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藏。22.8×16.1×3.5厘米。本书装订分两种,皮脊精装和蓝色丝绒精装。其中丝绒精装烫金字,在技术上大费周折:需要先用蛋清压服绒毛,再烫上金字。成书金碧辉煌,落落大方。

 

通观展览,观众们还可以发现,在鲁迅先生的影响和指导下,那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青年设计人才,如陶元庆、钱君匋、孙福熙、司徒乔、陈之佛等等,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书籍装帧作品,使书籍的内容与外在形式相得益彰。


陶元庆装帧书刊(部分)。陶元庆为鲁迅、许钦文著译设计的封面很多。《彷徨》的封面,人物图案化,上有漫画笔调的一个太阳,极富装饰性,鲁迅曾赞不绝口;许钦文的《故乡》,封面原来是陶的一幅题为“大红袍”的画作,当年读书界对之评价很高。陶的封面画后来渐渐以细线、淡色构图,鲁迅评之为:有新的形,新的色,东方情调,民族特性……。他是当时前途无限的青年美术家,刚刚由中学美术教师转至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做教授,不幸年轻轻地病逝了(1929年)。

钱君匋装帧书刊(部分)

 

陈之佛装帧书刊(部分)

 

鲁迅先生一生同教育家蔡元培一样注重美育,提倡新美术,他编印版画集,指导青年木刻工作者,本次展览中也融入了一些代表鲁迅先生美术追求的元素,如以鲁迅木刻形象装饰展厅、以鲁迅手绘在自制笔记本上的猫头鹰和鸟图标为说明牌标识等。

《怒向刀丛觅小诗》,黄新波木刻作品,1974年。原作尺寸:15.5×30.5CM。

 


展品说明牌

 

展厅的通道墙面布置有“鲁迅先生生平图片小辑”,参观者可进一步了解其装帧作品的创作背景。

展厅照片墙一角

 

此外本展还设置了立体版本的互动模型,供参观者打卡留念。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1月5日,观众可通过中国现代文学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