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陈广角

陈列大观 当前位置:首页 > 展陈广角 > 陈列大观
回望手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 全国巡展第一站
  来源: [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文学同样经历了深刻变革。其中,人们极少提及的是,漫长的手写时代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趋于终结,作家们放下了手中的笔,开始在电脑上敲出一排排方块字。

以长时段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是文明之大变,人与字的关系、书写与阅读的方式,从此发生重大改变。这种变化的规模与深度也许至今只是初见端倪。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文学迎来了光荣的新时期,是文学史的转折,同时也是伟大的手写时代最后的灿烂绽放。

文学馆手稿展现场

中国现代文学馆以馆藏手稿为基础,举办《回望手写时代》展览,凝视作家的手,凝视作家的笔,凝视保存在纸上的灵魂与手写痕迹、创造与劳作历程。以此向那个时代的写作者致敬。

“ 回望手写时代“手稿展览于2018年11月16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二楼展厅开展,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书记钱小芊亲临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本次展览在京城引起轰动,为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学成就,特将此次文学展览推向全国举办巡展,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广州。

中国现代文学馆“ 回望手写时代“手稿展开幕式现场

“回望手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正计划在外地巡展,正好赶上这时广州要举办国际文学周。于是,我们觉得特别合适!不仅因为广州本身是一个有重要文化影响的城市,而且广州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因此本次展览特别将第一站选在广州,让大家来看一看。

作为本届广州国际文学周的重头戏,本次展览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广州站展览展出了巴金、莫言、汪曾祺、刘心武、刘斯奋等16位名家24部作品的珍贵手稿,这也是第一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展出手稿,文学馆为了促成本次展览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以及手稿运输安保投入,为了回馈社会、回馈文学爱好者能一睹“国宝级”作家手稿。比我们预想中还要夸张啊,在广州城受到广泛欢迎,引起全城轰动~~

广州站,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刘方、《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等国内外文学名家、文学爱好者共计200人共赴此次文学盛会。

广州站“回望手稿时代”开幕式现场

广州站“回望手稿时代”互动交流现场

广州站,展览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刘方和观众进行交流。

展览现场

媒体现场采访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以下是来自广州的现场报道。

李敬泽在开幕式上表示:“我们在有生之年赶上文明史上的大变。整个人类从用笔写字,到咱们这一代,改了!大变!1980年代可能是最后的手写时代。每一位热爱文学的人都应该来参观!”

李敬泽与刘斯奋参观展览

那么,这批堪称“国宝级”的手稿究竟是怎么收集来的呢?对于第一次参观手稿展的观众来说,又有哪些重点要注意的呢?

本次展览的主要策展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先生,通过视频讲解,亲自为大家讲述了手稿背后的故事,传授看展攻略!

李敬泽:这次手稿展为什么这么重要(视频)

李敬泽:看手稿要学会看什么(视频)

“国宝级”手稿从哪里来?

——大多数来自《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杂志社的存稿

“(上世纪)80年代时,大家没有这个概念,不觉得作家的手稿有什么重要,(编辑们)经常拿过来编辑了就马上改,然后就拿着稿子去发稿,最后(把底稿)收回来放在一起。”

据李敬泽介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迎来了手写时代最后的黄金时期。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文学界才忽然意识到手稿的重要性。为了防止大量作家的手稿散失,中国作协和许多杂志社都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这些手稿,并移交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统一收藏。

本次展览展出的基本上都是“国宝”级手稿,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之前《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历年的存稿。例如刘心武的《班主任》,这些作品发表时曾经轰动一时,对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刻地铭记在读者的记忆中。

在过去,作家们写稿都是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不像现在在电脑上创作。“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年轻时候都读过刘心武的《班主任》,但我们一定没看到过《班主任》的手稿。一个作家是怎么一字一句用手把它写出来?我们从手稿能够看到这个作品所包含作家的个人的气息,每个人的书写习惯、修改习惯,都不一样。”

展览展出刘心武《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手稿

李敬泽说:“80年代作家的手稿展也是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重要活动。我们知道,所谓新时期的文学是和改革开放同步发展、同步前进的。所以在改革开放40周年,选择这样一个时机,来回顾一下80年代的文学,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场聚焦:如何欣赏“手稿之美”?

——手稿不仅记录着作品创作、发表的过程,更包含作家鲜明的个人气息

1980年代,莫言在创作《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等作品时,共手写4万余字,修改誊写数次寄给杂志社后才刊登发表。那时,他的手稿版面笔迹干净清晰,亲切自然,每一页纸就像是在写一次“黑板报”。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手稿

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中,莫言的手稿非常火热。其中,《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是1985年他在《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的中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1967年莫言12岁时发生的故事。

李敬泽以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为例,介绍说,看莫言的手稿就会发现他的字体和现在的笔迹相比,变化很大。“观众一看莫言当时的手稿,那个字体是写黑板报写出来的,他本来确实也当过连队的通讯员,写过黑板报。那字儿,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一看就是写黑板报的美术字。”

李敬泽还表示:“这批展品的特殊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作家手稿,同时还记录着稿子发表的过程,包括编辑、校对在稿子上的加工,还保存有稿签等等。”

“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作品的完成需要)一个作家自身的修改,有些手稿上还有编辑的修改,这都反映出一个重要作品,它的形成痕迹是明明白白地留在上面的,和电脑打印稿不同。这是蛮有意思的。”

邓友梅《据点》手稿

电子屏幕上的字句,与装帧设计好的纸质书籍,再和作家最初创作时的手稿相比,三种不同载体的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阅读作家手稿和笔迹,更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和作家对话的奇妙感受。

广州朋友们表示,能真正亲眼看到大作家们亲笔手稿的机会很少,如此珍贵的手稿大多数都收藏在博物馆、图书馆、文学馆内,而且是特藏部,只有在主题特展时才可一见,非常珍贵。

刘震云《塔铺》手稿

刘震云《塔铺》手稿

上边两页泛黄而珍贵的原稿选自刘震云当代短篇小说的精品《塔铺》。近距离欣赏小说手稿的感受,和读一本纸质图书,是完全不同的。

刘震云是河南作家,从《塔铺》的纸稿中可以看到,他把原本写的“父母”“爸爸”字眼修改成了“大人”“爹”,修改后的语句更贴合乡土文学气息,读起来更接地气,符合创作时的语境,让小说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观看手稿,猛然间还会有种穿越时空,回到1980年代和作者交流的感觉,带给人非同一般的阅读体验。

和其他用方格稿纸书写的作家不同,展览中张承志的《黑骏马》手稿是用空白纸页写成的。

张承志《黑骏马》手稿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1948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1年毕业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以及蒙古语等语言,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等。《黑骏马》是张承志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

喜爱作家巴金的朋友们注意啦!据说,想真正读懂《随想录》,不能不阅读《随想录》手稿。因为读手稿可知,这部大书中很少有哪一篇是一挥而就的,往往几经修改,反复锤炼。

几经修改的巴金《随想录》手稿

《随想录》是巴老在晚年创作而成,对当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巴老也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面对面观察这份手稿,可以看到除了遣词造句上的斟酌,《随想录》整个故事的总体结构、内容上的情节发展,更是通过巴老一次又一次地修改逐渐成型。

看展思考:从纸笔到word文档,文学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书写方式的巨变,影响力深远

从纸笔到电子文档,写作载体的变化究竟会为文学作品的创作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李敬泽看来:“这种文明之大变,我在展览前言也讲过,它的深度、规模和长远影响,也许我们直到现在也还没看清楚,还没完全浮现。”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没有电脑的出现,一直停留在手写时代,根本不会有后来的网络文学。

“中国现在每年的长篇小说新作的出版量大概有四五千部,这和使用电脑有很大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年长篇小说总产量,加起来也比不上现在一年出版的作品多。”

李敬泽认为,文学的载体是一定会影响内容和气质的。“试想古人在青铜器上刻字,在竹简上写字,那得多庄重、多简练,深思熟虑才写下那么短短几行,哪容得我们滔滔不绝?”

他还提到,明清时期小说的兴起,也正是得益于商业印刷的普及。“一部《三国演义》靠抄写来传播,是抄不过来的。变化一定有影响,但它不一定是直线的影响,我们也要防止过于简单地作出文化判断。”

而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当初在创作《白门柳》的时候,精打细磨,通常一天只写几百字,日积月累16年才创作出这部长篇小说。他更笑称,一天要是写了3000字,那可是“大丰收”了!

展览现场

只有看到这些手稿,不然,后来的我们何以了解一篇名作创作过程的种种曲折呢?

作家创作作品的手稿是历史书写的主要来源。当作家在创作时,他是怎样创作,又是如何思考,这些从修改的痕迹都可以看出;一部文学作品从作家手中到出版,手稿上还可以看到编辑的修改。这就是手稿之美。

并且,这些手稿还可使之后研究的学者们重建和理解过去,研究作家创作、修改的笔迹,还可以对一些有关创作的疑点作出澄清,对作家创作风格加深了解。它也为海内外中国当代文学的版本研究、作家传记研究、创作心理研究、作家心态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人们可以通过对大师们笔迹的观察,发现艺术创作最隐微的奥秘。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刘方在现场发言表示:“我们希望这样一个展能够让更多的作家、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市民都参与,大家共同回顾那样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感受手写创作的独特魅力。”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