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雷加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主持会议。
雷加(1915.2.1—2009.3.10),原名刘涤,祖籍山东,生于辽宁安东(今丹东),为“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曾任北京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1939年起,在延安《文艺战线》、《文艺阵地》等刊物上发表小说。1942年,他深入农村,创作了两部反映战时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集:《水塔》和《男英雄和女英雄》。1952年至1958年,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我们的节日》、《潜力》三部曲和散文特写集《五月的鲜花》。粉碎四人帮后,发表了短篇小说《五月雨》,出版散文集《火烧林》。新时期以来,又陆续出版散文集《浅草集》、《这里没有夏天》和小说集《春到鸭绿江》、《南来雁》。
铁凝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雷加的创作道路及文学成就,尤其肯定了其对“延安精神”和现实主义文学的执着坚守,并指出其深入生活的文艺道路和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审美追求,在今天尤具学习价值。
在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程慧民先后作了发言,随后邢培红、杨聪凤、邵济安、卢新华、马尚瑞等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方面对雷加从事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会后,雷加亲属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部分手稿。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谢永望、郑伯农、束沛德、周明、解玺璋、陈漱渝、崔道怡、刘慧英、郭娟、崔柯等在京的专家、学者和雷加的亲属等八十余人出席纪念会。 (文讯)

雷加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从左至右:陈建功、钱小芊、铁凝、李敬泽

梁海春副馆长接受雷加家属手稿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