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讯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 馆讯速递
北京农家女学校“银华公益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班”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
  来源: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 [ ]

铭记民族英雄之名!致敬红色文学经典!北京农家女学校“银华公益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班”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向冰心先生塑像敬献鲜花!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已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巴金   

 

一、向冰心先生敬献鲜花

 

2024年8月6日,北京农家女学校“银华公益边远地区乡村女教师”全体师生,心怀对文学的崇高敬意,踏入中国现代文学馆这座文学殿堂,开启了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

 

中国现代文学馆内的冰心先生塑像

 

首先,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向冰心先生塑像三鞠躬,表达崇高的敬意。冰心先生二十多年前为乡村女性教育事业捐献稿费,如今落地开花,桃李芬芳!到场的银华乡村女教师二班的同学代表全体校友向冰心先生敬献鲜花!

 

李晓雯校长带领女教师向冰心先生塑像三鞠躬

 

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在现代文学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女教师步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现代作家书房展”。这里,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本书籍都开启了一次心灵的对话。穿梭于书架之间,女教师们仿佛在与文学大师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交流。展览不仅展现了现代文学的风貌,更让女教师们感受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体验了文学的无限魅力。

 

女教师在参观臧克家书房

 

在现代文学馆,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作家的书房。我们可以想象,在创作的时候,作家的书房是安静的。然而作家的头脑和作家的笔下该有多少情感,该有多少故事……这是作家萧军的书房,我们可以看到萧军书房的这张书桌是很有特色的。

 

走过一个个书房,我们来到了冰心的书房,冰心书房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些信。这些信是一些小读者写给冰心先生的。这些信是谁写的?冰心先生当时收到这些信的时候,有怎样的感触?这种特殊的连接带来哪些共鸣?这些小读者从小到大再到老,文学在他们的沧桑岁月里留下了什么?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展

 

 

紧接着,女教师们来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展览精心设计了七个主题单元,覆盖了从19世纪末直至21世纪的文学历程,展现了700多位作家的创作成果,陈列了600多件手稿原件和初版图书,以及4000多张珍贵图片。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展出作家达2000多人,手稿原件和初版本图书600多件,图片4000多张。这里可以领略20世纪文学大师的风采,其中多位文学大师都在目前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出现过。

 

 

时间跨度从19世纪末一直延伸到新世纪,展览呈现了完整的文学史脉络,对中国百年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都进行了系统的展示;无论是进步作家还是非主流作家,无论是纯文学作家还是通俗文学作家,都从文学史的意义进行展出;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当之无愧的缩影和藏宝阁。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五四”初期的文学创作。当我们看到“新青年”这三个字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一种活力。

 

 

在工作人员的生动介绍下,女教师们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深入了解了“20世纪文学革命的前奏”、“五四文学革命”、“左翼和进步文学的崛起”、“战火洗礼中的文学”、“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的繁荣发展”以及“迈入新时代的中国文学”。这段文学之旅,让女教师们对文学的历史与变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她们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新文化运动时间的文学作品

 

四、坐标

 

 

  “坐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以“革命文物展+文学展”的联动力量来讲述中国故事中的红色篇章,通过“博文学之物”的方式,将不同年龄群体和不同职业身份的人凝聚在同一精神空间之中,形成了一个广大的精神共同体,让观众人们沉浸其中,重返革命历史,感受历史的涤荡。

 

讲解员老师讲述《谁是最可爱的人》展区的文学作品

 

本次特展是把观众与现实、历史相连接的重要方式,其本质是一次“文学表达”,是关于战争与革命文艺的表达。因此应将展览视作一个“泛文本”,将其放在文学的范畴中去理解。

 

讲解员老师讲述《上甘岭》展区的文学作品

 

“坐标”特展还回答了激荡人心的文艺作品从何处来,以及艺术创作的生成路径和通道是什么问题,答案就是从现实中来,也从历史中来。也正因如此,这些文艺作品才拥有了超越时空的恒久性、精神性与艺术性。

 

巴金先生的雕像

 

本次特展以文学馆珍藏革命文物为主线,带您重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缅怀一代伟人,让革命文物走进您的内心。

巴金先生的《赴朝日记》原件

 

展览中展出的巴金先生的《赴朝日记》原件是他在1952年3月至10月和1953年8月至12月两次入朝的鲜活记载。巴金“努力钻进生活”,体验并用文字见证火热的前线生活,将自己的见闻记录了下来,小小的日记本是对战争最直观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史料价值。

 

讲解员老师讲述出兵朝鲜前的决策

 

“坐标”特展告诉同学们,文学馆的革命文物特展保持着文学最本真的情感底色,文学始终保持着它的“启蒙性”。文艺工作者们在紧急时刻从未缺席,而是迎难而上,和志愿军战士们共同站在历史的最前线。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参观中,北京农家女学校乡村女教师们体验了一场充满喜悦与启迪的心灵之旅。她们感到无比兴奋,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渴望再次深入探索文学的广阔天地。衷心感谢文学馆的领导们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女教师们表示,一定会把爱的温暖带回家乡,让“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精神得到弘扬和传承!

 

 

北京农家女学校乡村女教师的现代文学馆之行,不仅是一次对文学的深度探寻,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对自我、对教育、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她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踏上了归途。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滋养心灵、照亮人生的力量。女教师将这份力量带回了校园,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这份力量将生根发芽,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照亮更多学生的心灵。在文学的光芒下,她们将更加坚定地前行,用文学的种子,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本文编辑、摄影:陈伟洁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法律声明| 浏览建议 中国现代文学馆版权所有  隐私保护
京ICP备120473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