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讯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 馆讯速递
张宏森: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书写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党建》2024年第二期 [ ]

【导读】2024年第2期《党建》杂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栏目,刊发了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的署名文章《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书写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下是全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作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繁荣文学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文化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七个着力”部署要求,聚焦文化强国建设任务,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深刻把握文学时代使命,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学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中国作协紧扣党中央关于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围绕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健全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体系,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涵养文学生态,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始终聚焦“国之大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新时代文学前进方向,带领文学界认真学习贯彻,推动深化内化转化,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实施“两个计划”(“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热忱描绘乡村大地时代巨变,深刻反映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用文学之力贯通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强化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精神感召,在勇攀文学“高峰”的同时,有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紧密团结作家队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真正成为文艺工作者之家”,策划推出“作家活动周”系列活动,以“作家”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以“联络”为目的,邀请作家共叙佳话、共商发展,示范带动全国作协组织共建温馨和谐的“作家之家”。不断优化会员发展工作,着力增强作协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扩大青年作家、基层作家、新文学群体入会比例,更广泛地凝聚起“文学一家人”的创作力量。建立健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联系作家和基层文学组织的工作机制,围绕推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深入调研,广泛倾听基层心声,解决基层现实问题,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各省积极开展文学工作,大力推进各地文学事业发展,推动形成全国文学工作“一盘棋”的格局。

建强守好文学阵地。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带队伍、严管阵地,加强对所属报刊社网的建设管理、资源统筹和力量整合,着力打造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的坚强战斗堡垒。注重强化政治意识和斗争精神,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提高辨别真伪、激浊扬清、去芜存菁的能力,利用文学在意识形态前沿的优势、潜移默化感召人心的功能优势,借助互联网传媒的放大效应,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源源不断传递正能量。

 

2023年“茅盾文学奖之夜”现场

 

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国作协始终牢记“人民是文艺之母”,积极引导广大作家为时代放歌、为人民创作,努力架设联结文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通道。

作家要做人民的学生。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组织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基层创作实践。举办“中国一日·走近中华文明”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为作家深入人民生活、积累文学素材提供更多途径和平台。在湖南益阳清溪村举办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活动,学习作家周立波扎根人民、潜心创作的精神追求,邀请“人民艺术家”王蒙讲授“清溪一课”。组织作家到湖南第一师范溯本寻根,在岳麓书院重温“实事求是”,号召作家“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把扎根人民作为长期的自觉行动。

作品要由人民评判。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依托文学杂志《人民文学》组织实施“人民阅卷”行动,探索建立读者深度参与的作品评价体系,通过设置专栏、开展线上讨论、邀请读者参观和恳谈等方式,与读者深度互动、产生精神联系和情感共鸣,使《人民文学》杂志真正成为“人民的文学”。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设“中国作家馆”,向观众呈现“两个计划”入选图书及其他优秀作品,邀请作家与读者现场交流互动,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文学要为人民服务。注重扩大文学覆盖,加强文学公共服务,积极参与全民阅读,组织开展以“书香中国 悦读文学”为主题的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先后在上海、吉林、甘肃等多地举办文学周,以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举办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召开全国文学馆联盟年会,组织优质特色资源巡展,加快数字化赋能文学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文学场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加强文学志愿服务工作,召开全国文学志愿服务联席会议,举办专题培训班,对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项目进行扶持,推进文学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让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人民精神共同富裕。